文 | 张是之
大家好,今天要上架新书《经济学入门 50 讲》的签名版,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上次照片跟大家混了个脸熟,新书到手这次用视频跟大家打个招呼,以后可能会经常出来「云摆摊」,欢迎大家常来捧场。
签名版新书在我的小店
「一课经济学诚品店」
上架销售,书是从京东下单购买的,运过来都是一整箱一整箱的。
签名之后不可能用简单的包装袋裹起来寄走,所以我新购置了发泡膜、塑封袋、热缩风机、封口机,当然还有包装盒和包装袋。
这样确保你到手的书,虽然是签过字的,但还是和从京东购买的是一样的,有塑封膜有包装盒。
保证运输质量的同时,有那么一点小小的仪式感。成本增加也是很明显的,所以价格会按照书的标价 58 来销售。
不过本人的签名并没有太多的艺术感,但可以保证清晰可认。
另外,今天小店将同步上架另外一个小产品,是跟钱有关的,下面就是这个产品的来龙去脉。
1.喜欢那张 100 亿的
儿子小迈今年 8 岁,对钱有了那么一点了解,但现在家里常年用不到现金,他对钱的认识可能和很多孩子一样,微信扫一扫就有钱。
睡前卧谈偶尔也会谈到钱的问题,他倒是丝毫不掩饰想有钱、有很多钱的想法。
一次聊到不同国家的钱,他也很好奇,不同国家要用不一样的钱,为什么不能用同一种钱。
简单跟他解释了下为什么,我估计也是懵的。但没关系,他只要感兴趣就好,我就有办法慢慢让他理解。
后来为了让他有个更直观的认识,索性找来很多个不同国家的货币让他认识。
于是毫不意外,他喜欢那个面值最大的,100 亿,100 后面还有 8 个 0。
我喜欢 100 亿的
2.想要花钱就要先挣钱
小孩子嘛,都有那么一点攀比心。给他买了一个电话手表,但看到同学有更高配置、功能更多的,还是想要。
虽然已经告诉他「想要」和「需要」之间的区别,道理他也懂,但就跟大人种了草一样,过段时间就会提出换手表的想法。
堵不如疏,索性告诉他,想要换手表可以,自己挣钱攒够了就可以换。
答应倒是答应了,但还是苦于不知道怎么挣钱。
正好前面他对 100 亿津巴布韦元特别感兴趣,而对 1 美元却没有感觉,这是他的「痛点」,很多孩子肯定也有同样的兴趣和疑问。
所以我就跟他合计一起来做一个产品,既要有意义,还能传递知识,经过一个多月的讨论、修改和试产,就有了今天的这个产品。
我们都知道,从想法到落地,往往还是有很远的距离。
很多时候,一些小事就可以让我们放弃当时的想法。
我和小迈说好要这个小产品之后,他也经常会打退堂鼓。
一方面,担心产品没人买没人要;另外一方面,我说要给他录像还要带他去路边摆摊来卖,他担心别人会不会笑话他。
虽然是个男孩,但他不是那种气场很强,特别自信那种性格,需要给他很多鼓励才敢去尝试。
所以反复给他讲,别人为什么会买你的东西,你一定要能够给别人带去价值,让别人有所收获才行。
只要你能做到这一点,就不用怕别人笑话你。因为笑话你的人不会买你东西,你也就不必在意他们的看法。
重要的是,别人花钱买你的东西,那是对你的认可,他们对你的看法才是你需要重视的。
我虽然很忙,也不知道能不能卖个好价好量帮他实现愿望,但答应决定的事情,说做就不要轻易退缩。
至少,要把这个事的完整流程走一遍,既可以让他知道挣钱是怎么回事,也可以让他知道生产这么一个小产品的原材料,并参与到生产过程中来。
原来计划的是用崭新的一元钱人民币,但后来想想不如用美元更有吸引力,毕竟我们生活中不常用,大部分人其实从来没有机会接触美元。
当然,津巴布韦元更用不到也接触不到了,特别是面值 100 亿的货币。
最初用的是 A4 的相纸和画框,迈妈认为太大了不够精致,换成了小的十寸的画框,相纸也是十寸的高光相纸。
仅仅有一张美元和一张津巴布韦元放在一起,那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钱却没有背后的故事或者知识。
所以我跟小迈商量着怎么才能丰富它的内容,于是放一个二维码在上面,扫一扫二维码便可以知道这背后的故事。
但他想挣钱就要他来出镜,我给他准备好稿子,让他来讲解,所以就有了下面这个视频。
不过只有他一个小孩子的视频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也出镜制作了一个关于通货膨胀的小视频。
虽然是为了卖货才录制的视频,但我们父子俩的讲解水平实在是不高,不足以支撑起这两张钱背后的知识量。
于是最后决定再寻找其他资源来丰富这个产品上的二维码,于是找到了一个讲解通货膨胀不错的视频,但其中有些错误还有写敏感的地方无法上传,所以做了剪辑。
另外找到了央视纪录片《货币》中讲解通货膨胀的片段,再加上精心挑选了 12 本和货币、通货膨胀这个问题有关的中文书籍(含译作),7 本英文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