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家访季,上海南部一所小学的老师,向班里家长发出了家访邀请,邀请家长们在指定时间到达学校附近的一家咖啡店,三人一组,每组一个小时进行面谈。两个整天,近四十位家长先后热热闹闹地在咖啡馆见了面。有家长自称,被老师“集体面试”了……
家长林女士介绍了自己最近遭遇的另类家访。
(网络图)
林女士儿子新学期即将升入三年级。今年暑假,孩子所在的班级新换了班主任。新班主任上任后,给家长们发了微信,邀请家长在指定时间,到咖啡馆接受家访,每个小时接待三位家长。
新班主任还列出一个时间排片表。之后,这个班级近四十位家长,分成两天,都按照指定时间段,去了这家学校附近的咖啡馆。
林女士和另两位家长被安排在其中一天的下午5点到6点这一档时间。三位家长都在下午快5点时到了咖啡馆,他们和前面一批家长还碰了面。班主任让林女士这三位家长围着咖啡桌坐下,然后让每个家长分别介绍自己孩子的情况。接着,班主任问了一下孩子的优缺点,对家长们提了点要求和希望。然后表示,时间到了,家访要结束了。
可是,家长们因为第一次到咖啡馆接受家访,话匣子有点关不住,有的说起自己孩子的优缺点,就有点“刹不住车”。一个小时到了,家长们还聊得有点意犹未尽。
林女士说:“
见班主任
,我还是有点紧张,
是排着队上前的。我感觉像是被集体面试了!
”林女士当时也问了班主任,为何要在咖啡馆做家访?对方的解释是:“
天热,咖啡馆也比较凉快。而且这样效率高,家长比较放松,集体谈话时间紧凑。到家里家访,路上会浪费不少时间,万一时间有变化,或者有的家长一说起来没完,又不好意思打断,时间拖久了还会影响后面的家访。常常一天下来,也走不了几家。
”
该班主任还解释称:“
另一方面,我们老师到孩子家,有的家长很客气,又要整理房间,又要拿冷饮,又要留吃饭。个别家长还会送上‘信封’,虽然老师会再三推让拒绝,但也浪费了大家的时间。
”
林女士说,当天咖啡馆里喝饮料,老师和家长都是AA制,各付各的,他们这批是当天最后一批,老师和家长都没有在咖啡馆里用餐。
有家长也报料说,不仅是咖啡馆,也有老师把家访放在了肯德基。
家住虹口的费妈妈说,女儿在某民办初中读初一,暑假班主任约好的上门家访,因故临时改在肯德基里。
“事先约定的时间,老师因学校里有临时活动,不能离开太长时间。”班主任向家长建议,可不可以在学校附近找个地方,大家一起坐下来交流一下。费妈妈立即答应了,“家访如改期,我和班主任都得重排时间,只要有机会和老师面对面交流,家访在不在家里并不重要”。
和老师在肯德基店里的交流,费妈妈挺满意,因为通过老师的介绍,她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孩子在学校里各方面的表现
,“虽然和班主任老师早就互加了微信,但平时没有重大事项,也不好意思打扰老师,见面交流,信息沟通很充分!”
家访,难道不应该是到家里吗?
对此,
有家长表示
,老师在咖啡馆或快餐店家访,家长不用特意整理家里的房间,还杜绝了送卡。
张女士说:“这样很好啊!以前老师来我家,我要整理一天房间。打扫卫生,光扔盒子就要扔掉一大堆。以前我还要纠结要不要送卡,现在在公众场所家访,有摄像头,家长都不会送卡了,这样更益于师德清廉。”
但也有
部分家长觉得不适合。
费妈妈的先生就不完全赞同妻子的看法。
“老师家访当然还是到家里好,孩子也在场,当着班主任老师和父母的面,给孩子提的要求或是孩子自己做出的承诺,他会更加当回事,去咖啡馆太草草了事,老师追求了效率,但是对孩子的了解会不够全面。”
也有家长表示,家访不就是应该到家里吗?老师到家里来家访,不仅可以和家长做交流,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接触到孩子,还可以看看孩子的生活环境,接触家里其他成员。
同时,
老师之间也意见不一。
有的老师认为到家里家访好,也有老师认为:“可以让家长自己选择,如果家长喜欢在家就到家,不喜欢在家,那就到咖啡馆。”
还有些家长在发问:“学校允许老师到咖啡馆家访吗?”
对于家访出现的新形式,一些教育界人士表示,要综合分析,不要一棍子打死。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有规定,第一次家访一定要到家。”
上海新黄浦实验学校校长王洪伟和上外附小校长王石兰都声明。
上海新黄浦实验学校校长王洪伟说:“
学校规定,第一次家访必须到学生家里进行,老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居住环境等。
首先要搞清楚‘家访’的定位。家访是非常特殊的一种交流形式。现在这个社会老师和家长有多种交流形式。如果去咖啡馆,那就不叫家访,而是老师和家长交流。
家访还具有沟通的私密性,如果是在咖啡馆这样的环境就不太适合。
”
王洪伟表示,对新的家访现象还不是很了解,所以
既不赞成,也不反对,面对问题要具体分析,综合地分析这种现象。
“如果我得知老师在咖啡馆家访,首先会把老师和家长孩子都叫过来,大家一起沟通家访的地点是否合适。因为有的学生住在出租屋内,夏天又比较闷热,不愿意在家里家访,所以双方都要进行协商,老师也不能一味地自顾自地选择家访地点。”
“家访就是要在家里进行。老师要结合家里的整体环境和孩子在家里学习的情况,跟父母一起交流,解决孩子的问题。
如果去咖啡馆家访,就违背了家访的初衷。
如果得知老师在咖啡馆家访,校方会找老师谈话,这样做,校方是反对的,并且
咖啡馆的环境不适合家访,校方会正确引导老师进行有效家访。
”上外附小校长王石兰说。他认为,咖啡馆的环境不利于家访,老师要清楚自己家访的目的和责任。
上海市不少区的教育局、学校明确规定,老师家访要到家。
静安区教育局副局长孙忠说:“
静安区教育局规定,老师家访要去学生家。
但是各个区的情况有所不同,有的老师和家长的需求也不同,他们可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会出现这种新形式,
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很难统一评判。
”
对于老师上门家访,
不用说家长一定都很重视。
学校为什么要对学生家庭开展家访?
家长在接待家访中可以做些什么?
继续看下去哦↓↓↓↓
卷毛的妈妈:
非常好的一件事啊。我们是去年入园的,之前的家访中,我家卷毛还会招呼老师,很客气的请两位老师吃水果呢!
不过,个人感觉宝宝的入园焦虑问题不会因为一次家访有所改变,家访和孩子提前去幼儿园熟悉环境、老师结合在一起,对宝宝入园适应更有作用些。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幼教研究员贺蓉:
假期里开展入园前的新生家访,对老师们而言虽辛苦,但是很必要。这项工作在很多年前在我们幼儿园就形成制度化了,发展到现在已经很自然的融于老师们常规教育教学工作中。新小班教研组每年在7月会专题研讨,根据新情况会修订新生家访工作要求。基本来说,
新生家访工作任务一方面是帮助家长了解入园要做的一系列准备,另一方面也促进教师了解家庭教育的状况、孩子的个体发展状况。
静安区威海路幼儿园费世津老师:
新生家访很重要,便于老师提前了解孩子的家庭生活习惯、家庭主要带养的方式、性格以及体质(特别是过敏体质),有利于老师提前做好准备,在兼顾全体小班新生的共性需要同时也为每个孩子的个别化需要做好充足准备。
新生家访还是家园联系工作的重要一环,应该说是个起步,养育好一个孩子真的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努力。
经验:新入园学生家庭接待家访须备
老师上门家访,表示对孩子的重视,家长借此可以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情况,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等等,便于孩子提前熟悉老师,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参考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