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等6部门对外公布了第二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35个旅游公路类项目在101个公路交旅融合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约占入选案例总数的50%。这些项目在充分理解旅游公路建设理念、合理选用旅游公路建设技术、完善旅游公路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地域优势,开创符合自身条件的建设新路,让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不仅拥有“一路顺风”的旅途还享受到多姿多彩的美好生活。
©摄图网
各地慧眼如炬、不谋而合,将建设重点聚焦在具有极高公众关注度和国家级资源条件的旅游公路线路,通过整合资源、规划运营、宣传推广,将美丽中国的美丽山水人文通过蜿蜒畅达的走廊呈现在人们眼前。如环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秉承“打好‘大武夷’品牌,把‘双世遗”用活用足”的宗旨,以生态和茶文化为主题,对全域资源和业态进行了梳理和规划,用251公里生态旅游公路系统串联起环带上的朱子文化、闽越文化、茶文化、建盏文化等,通过举办闽北特色民俗节庆活动、挖掘古茶道古关隘等徒步线路、推出沉浸式《梦回宋代》体验等119项活动,激活武夷山核心引擎效应,使“爱武夷(251)”品牌深入人心。青海省“梦幻海北”旅游环线在环青海湖经典旅游线路的基础上根据沿线四县特点,推出“金色门源”“天境祁连”“藏城刚察”“河清海晏”等子品牌路段,开发祁连山国家公园冰雪之旅、探秘探险之旅、“中国原子城探秘之旅”等特色支线,并通过举办王洛宾音乐文化旅游节、门源油菜花系列文化活动、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持续放大“梦幻海北”品牌影响力。各地还积极围绕大别山、太行山、秦岭、黄河等既具有我国地理标志意义还具有深度历史文化底蕴的景观资源,打造推出了大别山国家风景道(霍山段)、太行天路、秦岭一号等一系列旅游公路项目;围绕自身具有独特旅游吸引力的资源,打造鄂尔多斯“千里草原风情大道”、海南“环岛”为国家级旅游公路品牌建设奠定了基础。
乡村旅游公路以其促进乡村振兴的独特使命在诸多案例中占有重要位置。十年“四好农村路”建设带动涌现出一大批美丽农村路,让散布在祖国大地间的乡土风情焕发夺目光彩。各地想方设法依托乡村生态资源优势,联动生态农业产业,以路添美、以路促旅、以路强农、以路兴商,以路为“轴”带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找准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新“路”径。如威县梨产业观光路——“梨想之路”是基于30万亩沙化土地谋划的一条绿色A级梨产业带,除融合梨全产业链外,还整合革命老区等红色文化,连续举办七届“梨花节”、红色研学、采摘体验、梨电商大会等特色活动,打响“威梨”品牌。“锦绣五莲·齐鲁风情5号路”以山起势、以路串景、以景活业,将散落在群山中的景区景点、特色村庄串珠成链,包含25个旅游特色村、43个精品民宿、68个农家乐、121个精品采摘园,探索出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从“山水观光”到“休闲度假”转型的全域旅游发展之路。全县共新建、改造旅游公路836公里,覆盖了全县76%的村庄,樱桃、苹果、板栗、小米等特色产业片区通过旅游公路串点成片、成带,越来越多的群众更加便捷地走出山区,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产品走进城市商超、搬上餐饮食堂,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客商走进山区。
拥有优质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及自身交通优势的服务设施在交旅融合发展中寻求产业突破和效益突破,在满足交通运输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利用或盘活闲置土地,拓展旅游业态,打造新型IP,成为旅游产业中的一个新产品,也为交通行业发展打开了新格局。如太石交旅融合服务区作为甘肃省首个旅游目的型服务区,以“花香洮河·水韵太石”为主题IP,以“洮河如意湾”为旅游品牌,围绕“儿童游、水上游、度假游、特色游”,精心打造马家窑文化美食街、淘淘兔乐园、船坞酒店、水上会客厅等7大功能区,策划40余项特色运营业态,填补区域内水上旅游业态的空白;在差异定位、灵活招商等运营管理新模式催动下,不仅在开业季迎来了“开门红”还在今年国庆假期期间持续火爆。新疆S21阿乌高速的建成直接改变阿勒泰地区旅游中转路径,联通新疆乌鲁木齐、阿勒泰两大核心旅游城市,具有重要的交旅融合意义,其设置的5对服务区按照“一区一特色”打造,配置有网红打卡点、沙漠休闲娱乐综合体和湿地公园等适应不同需求的多层次业态;还以准噶尔盆地特色动物蒙古野驴为原型设计,融合公路自驾旅行文化,打造了一个个性鲜明、外形有趣的“路萌主”IP形象“阿呜”,开发了系列公路文创品牌;并挖掘在地文化与新时代旅游需求,建立“一个公路旅游嘉年华主节庆、一个公路冰雪狂欢季次节庆、四季特色节事、N个特色活动”的节事活动体系,提高游客在这条“黄金之路·奇遇之旅”中的参与度,感受好玩儿又有趣的沙漠旅途。
此次示范案例的遴选彰显了各类泛旅游公路建设在全国呈全面开花、蓬勃推进之势。旅游公路在“资源大整合、区域大协同、发展大融合”中正展现出无限张力。各地也在逐步探索联合发展之路,其中衢州、黄山、南平、上饶四市联动共建的“95联盟大道”是长三角地区首条跨省域旅游公路,全长1995公里,串联了四省四市9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80多个4A级景区及沿线古城、古镇、古村等各类人文生态景观。项目突破了以往大修大建的传统模式,通过整合资源,利用现有的道路资源,借助统一标志标线,将原来四市分段、分散、分类的国省道以及县乡道路进行连通赋能,以每公里约8万元的较小投入,盘活了总造价近400亿元的交通资产,惠及四省四市1400万人口。
公路是深入祖国各地的毛细血管,公路交旅融合建设对于引导产业成型,充分发挥旅游业就业容量大、产业关联度高、乡村振兴作用明显的优势已经产生了重要的实际意义。“旅游公路”终将成为各地响亮的品牌,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交通建设新理念的推广中,在带动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行动中,在推动交通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系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