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彬/
冰川思享库
(
I
D:ibingchuansxk)
本文共计
2194
字,建议阅读时间
8
分钟。
只要与性有关的内容,总是会很容易形成流量中心,很容易吸引用户的关注,积累到庞大的用户。这对于很多创业公司来说,无疑是很有诱惑力的。
去年很火的VR/AR,似乎已经销声匿迹了。不过,最近媒体记者发现,它正在以另一种形式“普及”起来。
据媒体记者调查发现,在某些网店上销售VR眼镜会赠送黄色视频资源。
这种行为甚至一度成为行业的“潜规则”。
在电商运营平台与有关部门的打击下,一些网店被关闭,但只要一有机会,一些电商又会顶风作案,类似的行为又会死灰复燃。
此前有言论称,色情业推动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VR这一曾经很火,却又迅速落入低谷的新兴技术,难道真要靠色情内容重新回到巅峰么?
从事过互联网的人都知道,在门户网站时代,与性相关的文字或图片,总是很容易带来巨大流量。
有时为了完成所谓的KPI,冒险打擦边球的情况并不少见;尽管相关部门的整治一波接一波,却无法彻底清除这些内容。
互联网本身是一个平台,而非内容,但平台的发展需要内容的推进,反之亦然。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色情,或者说,涉性内容是互联网的一大“推动力”。
同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不少的APP也是借助与性有关的内容,迅速成为流量中心,吸引众多用户的使用,然后崛起成一个体量庞大的企业。
这在国内外皆然。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在乔布斯发布iPhone4之后,有记者问他,苹果是否永远不会让用户在iPhone上安装没有获得苹果公司批准的软件。当时乔布斯只是提醒记者,要注意到安卓上有色情APP。尽管乔布斯都没有提到那款软件的名字,但在接下来的12个小时里,却有1万人下载了那款APP,是平时的十倍,而该APP的商店,流量迅速增加了两倍。
只要与性有关的内容,总是会很容易形成流量中心,很容易吸引用户的关注,积累到庞大的用户。这对于很多创业公司来说,无疑是很有诱惑力的。
远的不说,去年某一执着社交的支付软件,不知是兵行险着,还是意外失控,新推出的圈子功能被与性有关的图片所占据,引发巨大的舆论反响。最终导致高层不得不迅速出手平息舆论。
当然,涉性内容之所以在互联网上这么“受欢迎”并不是互联网的原因,而是人类本身就有先天然的“性需求”。
“食色性也”,人好色,色是民生问题。
在漫长的前互联网时代,无论是八十年代末开启的卡式录像带时代,还是九十年代中兴起的碟片时代,“性内容”都会以或明或暗的方式游走于地下社会和地上社会之间。
在中国,色情录像带或碟片一直都属于非法的淫秽物品,消费它们是违法行为。
而且消费它们也不安全,因为色情录像带和碟片都是实体,所以在前互联网时代,色情消费也就受到了抑制。
但是,抑制一旦被放开,那么增长就是井喷式的。
有趣的是,在中国,“放开”依赖的条件不是法律的许可,当然也不是文化的开花结果,而是技术的拓展。
终于,在中国人的语境中一直被避讳的性,在互联网时代迎来了春天。
因为互联网技术不仅取消了色情内容传播的物理限制,但同时又能保护人的私密性。更重要的是,互联网降低了性消费的成本。
但是要注意的是,互联网放开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而性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刺激的。VR或许就是来解决质量问题的利器。
VR提升质量,互联网带来数量,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流量。
也正因为此,致力于以性内容起家的公司纷纷将其锁定。
尽管在国内有借性内容成功的APP,但我们在注意到这种“成功学”的同时,也需要看到在它们功成之时,所付出的不小的代价,无论是对内容的清理整顿,或是为重新树立自己的形象而所做的努力。
对于互联网网站也好,APP也好,借助与性有关内容形成流量、积累用户,或许是一种可行的手段。
但如果说它能推动技术的发展,却值得商榷,尤其是像VR这些技术。
虽然国外有不少公司,将色情内容与VR设备相结合,利用VR技术产生的浸入式体验,来开辟市场,获取利润,但要说因为产生了巨大的流量与用户,从而推动VR技术的发展,却很值得怀疑。
我们与其说是色情业成为VR的发展动力,不如说是VR技术与设备成为色情业发展的新工具。
要知道,无论是AR/VR这些技术,目前都掌握在主流的企业里。Oculus Rift是Facebook的,Hololens是微软的,谷歌眼镜是谷歌的。
这些公司是不会允许通过官方渠道发布色情内容,或者会完全禁止色情内容。
而去年的VR/AR大火之后,却又迅速跌入谷底,虽然与这些产品的内容难以获得用户喜欢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恐怕更在于当前VR/AR技术、设备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够成熟有关。要克服这些问题,还需要投放更多的研发成本。
而从国外媒体的报道上也可以知道,目前从事此类行为的企业,其VR技术要求也不高,只要基本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就行。
因为这是一种新的体验方式,即便不够好,却也足够了。在那些报道中也提到,用户对于这类内容的要求并不高,比如视频清晰度等。
所以,要说这些内容足够形成动力,推动VR技术,恐怕很不现实。
更何况,这里面涉及到基本的底线问题,如果认为这样的内容可以推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因此就自由放任,显然是错误的。
正如所谓的“技术无罪”本身就是谬论的,认为色情内容可以推动VR技术的发展,也同样是有问题。这些内容固然足够吸引眼球,也确实会形成巨大的流量、积累足够多的用户,刺激新的需求形成。
但是其产生的收益,对于本身并不追求多精湛技术效果的企业,很难相信它们会投入到这些技术的研发与改进中去。
更何况,这种技术上存在的难题,并非轻而易举就可以攻克的。色情是VR技术的发展动力?恐怕相反吧。
声明:
本文
由冰川思享库授
权
转发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作者所有!
关注铅笔经济研究社公众号,并回复以下数字,或点击以下链接,查看精彩铅笔社文章。
回复“201”,
国家存亡的意义
(令人惊奇的大格局精彩长文)
回复“202”,
伊斯兰问题还是阿拉伯问题
(寻找现代伊斯兰恐怖主义的根源)
回复“204”,
北京为什么是首都
(寻找北京成为首都的那段历史)
回复“205”,
林毅夫,张维迎争论的是什么?
(为你解惑2016年中国经济学转向元年的一场争论)
回复“208”,
重新理解市场
(打破人们对市场长久以来的认识,一篇读了后对世界的看法都会改变的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