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经济发展与骑自行车进行比喻十分贴切,有惯性和势能强调的要有动力和能量,保持前进的方向和劲头;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强调的是要因地制宜、符合实际,保持合理区间。而稳中求进则是核心要义、精髓所在。
第一,惯性和势能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就像骑自行车,保持稳定的持续的速度,有足够的动力,即便遇到不平坦的道路也能一直前进。有惯性就强调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使中国经济的基本盘更加稳固;有势能强调的是经济发展要有韧性、优势和动力潜力,这样才能不断突破新的高度,保持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局面,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这就是我们的发展优势和发展动能,我们有强大的信心和底气推动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
第二,经济发展要寻求适合自己的速度区间,找到平衡点。正如骑自行车,太快容易失控冲出道路,太慢会失去平衡容易倾斜倒下。因此经济增速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或者说需要不紧不慢,增速过快可能会导致资源过度消耗、环境破坏、产能过剩等问题,增速过慢又会阻碍国家社会发展,不利于做大蛋糕,因此要积极进行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找到合适的速度,这个速度应该既能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
第三,稳中求进是必然遵循的总基调。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就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稳中求进不仅仅是速度上的把控,更是对发展质量的追求,正如我们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如我们持续在民生领域下大力气,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总之,经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是一道综合题,一方面要加强政策引导与调控,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创新驱动发展;另一方面注重民生改善,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