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白酒再促销一下,满800元送一瓶40度的马祖高粱酒。
前天我写了一篇不要只因为误信什么通货膨胀理论就无脑买房,结果有群友就问我是不是我的立场变了? 不看好房市了。
这个问题应该要详细说明,我从2015年在天涯发帖,谈了一些房价走势的基本概念,并且当时是乱点鸳鸯谱把什么成都重庆武汉长沙合肥南京济南这一路一带的省会都乱点一通,说反正这些都得涨。其中除了南京较高以外,2015年的时候这些城市除了核心区,多半价格不到一万,所以随便喊喊随便买,也没限购,人靠近那里就买那里。
但是三年多过去了,价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城市都已经涨了,并且还在上涨的路上,所以此时,要是在乱喊随便买,那就不叫分析了,而是无脑多军了。
记得我刚开始写东西的时候,好几篇文章拿老蛮或者其他人的文章来反驳,包含看多的欧神也是照样找出问题反驳。因为每个人都有擅长也同时有短板,为了吸粉和获得赞赏,有些话他们说死了也很难随便中途改口。
但是我可以改口,一个城市房价均价不到一万的时候我喊买,但是当它到了三万,我还继续随便喊买,那就是陷入了他们同样的陷阱了。
三年来,有些城市从七千爬上来两万,我照样继续看好,有些城市从七千上来两万或者三万,我态度就变了。
这种变化,我们很难预测到一个目标价,但是我认为至少可以根据所能查到的,群友所说听到的,微信群里面多方信息和综合网上评论,进行不断的微调,最终排出一些次序。
今天我就把目前仍然继续看好和不看好的几个城市大胆的列一些,反正说错没人需要负责,所谓看好,仅仅是针对房价涨幅看好。
从地理交通、人口结构、国家支持等等方面,我认为未来仍然可以持续看好十年的城市是:
省会(限购城市):南宁、昆明、郑州、广州、武汉、长沙、合肥、海口、济南等等。
普通城市(部分限购):徐州、滁州、泉州、湛江、北海、湘潭、株洲、赣州、襄阳、版纳、防城港、珠海还有郑州以及武汉周边几个可以连接成一个城市的小城市等等等等。
而认为可能已经有了一定涨幅,暂时满足或者很快就会满足短期上涨的城市是:重庆、成都、西安、深圳、厦门、福州、温州、上海、天津等等等。
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看好杭州青岛苏州这类的城市,其实是我研究的不够多,并且我看好列出来的不是说这个城市的发展好与不好,而是单独只看从目前的价格还有没有机会五年做到能翻倍或者翻倍的预测而已,所以不能乱评说,我一个人怎么可能清楚那么多城市,硬要排出来徒增困扰。
至于比如南京,我很早就说未来会超过上海,但是怎么走的问题,是先潜伏五年再开始还是怎么走,这个就很难判断。
为什么看好南宁和昆明,我可能注重的是人口因素更多,为什么看好郑州武汉广州,我可能注重的是作为地区性的龙头老大,并且在各方面都有中上以上条件搭配,是一个综合的评分结果。为什么看好合肥济南是结合了人口和综合经济因素以及交通提升能力等,为什么看好长沙,是对应的价格还可以介入,为什么看好海口,主要也是长期的需求因素会不间断的持续。
那又为什么不那么看好成都重庆,之前有写过是因为产业、人口、地理位置等方面都没有良好条件,而西安也是类似。但是不看好成都为什么这一年又爆发的这么厉害,我想了想,检讨误判的问题和是否要坚持原则,还是不应该公开说,有想要了解的还是到我的微信群【二三线房地产投资】里面说比较合适。
有些城市受到国家的干扰很大,要做两年的预判都很困难,比如北京和贵阳。
这些判断,基本都在我的历史文章里面或者我的微信群里面讨论过,不懂的,我会让群里对当地买房房产比较多的、比较了解市场的人多给群友解释并且判断,我一般不太愿意参与,例如环京城市,环渤海湾城市以及华北东北地区城市,
而更多的是我在查询资料的过程,累积下来的印象,懒得每次都抓下来数据保存,例如各省财政收支的变化、各省职工老龄化问题、少子化对未来的影响等等。
例如:
据财政部网站4月9日消息,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延续
稳中向好态势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质量效益持续改善。在此基础上,1-3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3.6%。1-3月,全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7.3%,比去年同期加快2.6个百分点;
全国非税收入同比下降7.5%,比去年同期回落18.1个百分点
。1-3月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为87.7%,比去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
如果真的短期看不清楚,就简单的给自己画一个标准,比如,有地铁的加5000,在网状地铁里面核心区的再加5000,省会再加5000,人口排名前七名的省会再加3-5千,符合三甲医院多,大学多,小学生人数多的,再加3-5千,GDP特别高或者临近往来密切的城市很近,有吸附力的,再加3000,外地人移入比例每提高10%,就加3000,这样给自己不断提高买房的理由进去。这些加价方法,都来自已经上涨的城市所发生的计算而来,绝不是凭空想出来,比如从厦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已经发生的去综合归纳。
还有很多因素,是我个人不确定的,但是也不想花时间去做分析的,比如年龄结构,生育数量,年轻人财富与上一代财富之间的关系,一个地方的人性特性等等等,这些因素的参入,我只会用自己的感觉去评估,不能公开说,里面也许涉及女性歧视或者地域歧视甚至智商歧视,只能默默的自己判断,然而我感觉这些真的有影响,而且还真的不能把这些城市随便乱说出来。除非有人入群询问,我会认真的问你:请你告诉我十年后这个地方谁来买你的房子,他们愿意出什么价格,他们在这边做什么工作,收入如何?
今天杂七杂八说了一些,不太具体,我整理一下:
-
有些城市你尽管可以继续研究要不要买房,有些城市就干脆直接放弃了,转战其他地方。
-
注意分散风险,不要全部四套五套房子都放在一个地方,有甚者还有人目前两套贷款,每月还款额几乎等于自己全部收入,每天过着担心的日子。
-
有希望的城市,要勤快跑盘,有票或者能买的,目前市场趋于冷却,一定有好房子可以挖。
-
注意观察限购条件,有些城市房价暂时不行是真的是因为限购引起,但是
潜在户籍人口足够多,未来收入也持续在增长,当地政府财政状况好的,附近人口还在持续移入的
,这种地方,挑选房子就不能太挑剔了,随时好房子就没了。
-
随时记得查查租售比,问问自己五年后谁会来买自己的房子,五年后估计目前有三分之一的房子到时候的价格应该会跑不赢余额宝收益。
-
看过的房产公众号,都要想一下作者推荐该地方推荐某个楼盘有没有什么利益关系,如果确定有,最好避开他们对特定城市的观点。
后记
我以前看到别人的公众号,老爱说这样的话:这个城市如果要发展,就一定要如何如何,要当官的改变什么什么做法,要当地人摆脱什么什么观念,我看到总是觉得好笑,说的好像人家会听你的。上次有个人写了一篇投资不过山海关,据说后来被黑龙江的老大看到了,特别叮嘱要转发给所有的省内官员好好看看,反省下..........原来就是看看,如此而已,该干嘛继续干嘛。
不过我现在发现,原来他们这些作者,
真实意图只是在表达自己对这个领域这个城市问题有非常透彻的理解,说给读者看的
,不是真的给上级看的,所以,我以后也会写类似的建议,建议某个城市应该如何如何。
比如:东北要复兴最快的办法就是撤掉省级单位,由中央直属大约十个城市即可,然后所有官员与江浙一带的官员轮换位置,三年时间全部换掉原来的官员,其他什么都不用做,国家也不要继续往里面投钱就可以把东北恢复成一个具有能力养活自己的地方了,甚至还能把年轻人吸引回去一部分。
融创计划在北海兴建61层大楼
看样子可能是在乐视出事前定案的
已经有楼盘模型了
位置在北海高铁站附近
看来高铁站估计暂时不会搬迁了
下面广告我会一直放到我去北海,反正就是复制粘贴而已。
目前已经有人计划委托,如果委托的人多,我就在北海多留一些日期,好好处理,务必帮群友选到好房子。
由于有群友知道我六月份要去北海,希望我帮他找房子也要买一套,委托给我,让我帮忙处理手续,他工作忙,并且愿意支付一点费用,其实从各地去北海的班机很多,我一直建议大家自己亲自去跑,我只是推荐一下,不想涉入这些事情,并且推荐了其他北海的几个中介,然而好像效果也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