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水木纪要
最有效、最及时分享公私募、公司、行业等投研纪要和市场热点分析。掌握市场信息差,掌握财富代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众网青岛  ·  王健林,突发! ·  20 小时前  
大众网青岛  ·  王健林,突发! ·  20 小时前  
IT服务圈儿  ·  本地部署 DeepSeek ... ·  2 天前  
爱平度  ·  ​2月5日,拍到了! ·  3 天前  
内蒙古自治区邮政管理局  ·  英勇救火显身手,为快递小哥点赞! ·  3 天前  
内蒙古自治区邮政管理局  ·  英勇救火显身手,为快递小哥点赞!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水木纪要

AI服务器电源调研纪要,需求高速增长!

水木纪要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科技自媒体  · 2024-11-14 23:44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关于服务器电源市场、AI服务器电源、碳化硅器件、各大厂商情况等内容。文章指出服务器电源市场主要由台资企业主导,国内企业如麦格米特也逐渐切入市场。新一代产品GB200电源相比上一代产品电源价值量大幅提升,碳化硅器件在现代服务器电源中扮演重要角色。台企占据AI服务器电源市场较大份额,未来市场份额变化不大。此外,文章还涉及其他厂商如光宝、伟创力、汇川等的介绍以及麦格米特的发展情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服务器电源市场概况

服务器电源市场主要由台资企业主导,AI服务器电源市场去年被台达和光宝两家公司占据75%至80%的份额,预计未来市场份额变化不大。

关键观点2: GB200电源的特点及优势

GB200电源相比上一代产品电源价值量大幅提升,主要原因是单功率提升、电力电子部分升级以及散热和电磁干扰问题带来的成本增加。碳化硅器件在现代服务器电源中扮演重要角色,其高能效、小尺寸和散热性能能够满足数据中心对功率密度和空间限制的要求。

关键观点3: 麦格米特在AI服务器电源市场的情况

麦格米特已切入AI服务器电源领域,进入英伟达的供应链。其优势在于通信电源领域的积累以及与英伟达的合作。未来,麦格米特将继续与ODM和OEM服务器厂家合作,拓展业务。

关键观点4: 其他厂商在服务器电源市场的情况

其他厂商如光宝、伟创力等在服务器电源市场也有一定地位。未来市场份额将取决于其商务拓展能力以及能否融入如英伟达等主要供应链体系。

关键观点5: 数据中心对冗余配置的要求

数据中心对冗余配置的要求取决于具体应用场景和客户需求。一般采用N+1或N+N冗余配置。政府或军事用途的数据中心通常会采用N+N冗余,而普通商业应用则多采用N+1即可满足需求。


正文

更多一手调研纪要和研报数据,点击上面图片小程序

AI服务器电源调研: GB200电源配置, 价值量测算,供应商份额及竞争格局-聚焦麦格米特/光宝/伟创力/欧陆通/汇川

要点

服务器电源市场主要由台资企业主导,国内企业麦格米特也逐渐切入,并已进入英伟达供应链。-新一代产品(GB200)相比上一代产品((H100和H200)的电源价值量大幅提升,主要原因是单功率提升、电力电子部分升级以及散热和电磁于扰问题带来的成本增加。

碳化硅器件在现代服务器电源中扮演重要角色,其高能效、小尺寸和散热性能能够满足数据中心对功率密度和空间限制的要求。

台企占据了AI服务器电源市场75%至80%的份额,预计未来这一份额变化不大,但新进入者可能会分得5%至8%的市场份额。

在AI服务器电源领域,由于NVL72电源附加值较高,因此盈利水平相对较好

以下是专家观点:

当前服务器电源市场的竞争格局如何?有哪些主要厂商参与其中?

目前,服务器电源市场的竞争格局主要由一些台资企业主导,如台达和光宝。此外,国内企业如麦格米特原本专注于通信电源,现在也逐渐切入AI服务器电源领域,并已进入英伟达的供应链。代工厂方面,伟创力也是英伟达供应链的一员。因此,在未来,预计这些公司将在服务器电源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为什么GB200相比上一代产品H100和H200的电源价值量有如此大的提升?

GB200相较于上一代H100和H200在多个方面都有显著提升。首先,从单功率来看,H100和H200的单芯片功率约 为700瓦,而GB200则达到2700瓦,是前者的近四倍 。服务器配置也不同,H100和H200基本上一台服务器配置7-8颗,而GB200 NVL72相当于配72颗,因此对功率要求大幅提高。其次,GB200在电力电子部分进行了升级,以此提高能效和减小尺寸。传统上使用硅基MOSFET和IGBT,而现在则采用碳化硅器件,国产碳化硅器件价值量是传统器件的2-3倍,而进口品牌甚至可达到3-4倍。此外,由于功率的大幅提升,对散热能力和热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还需应对更强的电磁干扰问题。这些因素共同导致电源整体价值量显著提升。

碳化硅器件目前是否还是主要依赖进口?

主要还是取决于应用。虽然每家都做IGBT,但是每家的IGBT性能参数不一定完全一致,这也是为什么国际大牌跟国产还是有区别的。需要综合考虑可靠性、稳定性、能耗等综合因素,例如英飞凌、三菱和东艺等,它们凭借多年积累,在可靠性、稳定性及综合性能上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即便国产品牌逐步崛起,但在核心参数及可靠性上仍与国际领先水平存在差距,这也是为什么进口品牌价格较高但依然被广泛采用的重要原因。

服务器电源成本中,碳化硅占据了多大占比?

对于英伟达最新一代NVL配备的电源,电子电力这一块占到30%左右,可能更高一点,取决于配置。因为电源里面主要是电力电子强电部分,还包括1C驱动的集成电路、电感电容、PCB板和机壳。主要核心的就是强电部分,目前碳化硅主要依靠英飞凌等头部厂商,台达、光宝和伟创力与他们之间有长期合作关系

目前麦格米特在技术上与台厂相比有哪些差距?其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麦格米特在技术上与台资企业确实存在一定差距。台资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规模、品控和质量控制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尤其是在电源领域有长期的积累。然而,麦格米特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作为通信电源领域的老牌厂商,麦格米特在中大功率电源方面有技术沉淀,并且正在将资源投入到AI服务器这一热门赛道中。尽管目前存在差距,但这种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此外,麦格米特拥有一些头部客户,不排除未来在AI赛道中与英伟达等公司合作,从而进步缩小与台资企业之间的差距。

台达和光宝在AI服务器电源市场中的份额是多少?未来市场份额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 去年,台达和光宝两家公司占据了AI服务器电源市场75%至80%的份额,其中台达约占60%,光宝约占15%至20%。预计今年这一份额变化不大。然而,随着麦格米特和伟创力等新进入者加入市场,他们可能会分得5%至8%的市场份额,未来,这些新进入者能否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将取决于其商务拓展能力以及能否融入如英伟达等主要供应链体系。如果商务关系拓展得好,在英伟达整个供应链里面有资源的话,不排除可以做到10%左右台达和其他厂商主要在哪些地区进行生产?这些地区对其业务有什么影响?台达主要在泰国进行电源生产,而国内的东莞工厂则主要负责开关电源及PC电源的生产。泰国工厂是AI服务器电源的主要供货基地。同样地,麦格米特也将部分生产放置于泰国,泰国目前已经在出货通信电源,同时也在美国正在建设工厂。

台达的毛利率和净利润情况如何?

在AI服务器电源领域,由于NVL72电源附加值较高,因此盈利水平相对较好。例如去年台达仅从服务器电源业务就实现了3亿美元(约20亿元人民币)的收入,今年预计翻番。而明年随着GB200放量,这一数字还将继续增长,利润有望达到数十亿美金级别。因此,公司重点资源也正向这一块倾斜,以抓住快速增长带来的机会。台达的AI服务器电源占整体服务器电源收入的15-20%左右,服务器电源大概150亿人民币左右的收入。

短期内还有可能有其他大陆厂商进入英伟达的供应链吗?

短期内应该不会。

麦格米特能够进入英伟达供应链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技术优势还是其他因素?

麦格米特能够进入英伟达供应链是多方面综合考量的结果。首先,麦米特本身在通用电源领域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并且长期为爱立信、诺基亚和西门子等国际大厂供货,这使其在客户基础和技术实力上具有明显优势。此外, 麦格米特与艾默生有商业关系,而艾默生后来被Vertiv收购,而Veriv与英伟达一直合作紧密, 这也为麦格米特提供了进入英伟达供应链的重要商务优势。最后,英伟达为了保证其供应链安全,也会引进多个供应商。另外,麦格米特也-直在积极主动对接国际市场,去年业务基本40%以上都来自国外。

麦格米特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他们将如何拓展业务?

麦格米特未来将继续与ODM和OEM服务器厂家合作,如鸿海、广达、纬创、纬颖等。服务器厂商通常会根据品牌、产品力和价格进行综合考量分配份额,因此麦格米特预计初期份额可能会稳定在5%至8%。

Vertiv作为散热厂商对英伟达服务器电源方面有怎么样的影响力?

影响力肯定是有的,大家都在一个大的系统里面,虽然可能侧重点不同,但是供应链之间的商业关系存在很强的影响力。相当于Vertiv为麦格米特进行了品牌背书。

目前各大厂商如台达、光宝等是否能满足未来产能要求?

各大厂商如台达、光宝及麦米特已经提前规划产能扩展,以满足未来需求。尽管GB200电源价值量高,但从生产角度来讲数量上没有很大的扩张。目前H100单瓦价格在1块钱左右,GB200相当于单价提高了5-6倍.

英伟达下一代服务器Rubin对电源需求有哪些变化?

英伟达下一代服务器对电源需求将显著提升。目前GB200使用的是5.5千瓦电源,而明年可能需要8千瓦电源。 在这种情况下,将采用更高效的氮化镓材料来提升能效和工艺密度。此外,在散热方面,将从目前使用液冷风扇交换系统逐步过渡到浸没式冷却系统。如果浸没式冷却技术成熟,不排除明年会采用浸没式冷却技术。浸没式的散热效率更高,但关键在于使用合适的冷却剂以及良好的密封性。而台达到目前为止还未涉足浸没式这一领域,但Vertiv具备相关能力,有望参与其中,国内厂商英维克在技术上应该问题不大,在浸没式冷却剂方面使用的是第三方产品所以整体技术上没有太复杂,关键在于如何参与竞争并进入供应链。

能否大概测算-下Rubin需要的电源的价值量是多少?

可以根据从5.5千瓦到8千瓦的增长比例来测算,整体电源价值量的增长基本是同比例关系,即大概增加50%左右。氙化镓成本相比碳化硅不会贵很多,因此对价值量的提升作用不大。从砗基到碳基是一个显著跃升,但从碳基到氙基之间差异较小。

数据中心对兄余配置有何要求? 不同应用场景下有何区别?

数据中心对冗余配置的要求取决于具体应用场景和客户需求。一般情况下,会采用N+1或N+N冗余配置。其中N+1表示一个备用冗余,而N+N表示100%的冗余,即每个正常负载都有一个备份。例如,对于政府或军事用途的数据中心,由于其高可靠性要求,通常会采用N+N冗余,而普通商业应用则多采用N+1即可满足需求。此外,不同业主对于数据可靠性的要求不同,也会影响具体选择哪种冗余方式。GB200目前以N+1为主。

电源是否会像光通信一样,随着技术的升级,需求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光通信或铜缆等连接方式可能随着芯片开发而变化,但是电源属于基础设施,无论前端如何变化,对电力供应的基本需求始终存在。电源最基本的作用就是用于供电,随着电源配置数量的增加,还需要对电源之间的电流分配均衡进行管理,另外还涉及节能。

麦格米特在AI服务器电源的毛利率情况预计如何?

应该也不低,预计跟其通信电源的毛利率相差不大

麦格米特的其他业务如何?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如何?

麦格米特在通信电源领域,包括医疗电源、白色家电产品、智能控制器之类都有涉及。业务主要在东南亚、印度欧美等地区拓展。业务主要核心是以电力电子为主,向周边进行拓展。电源这一块,核心的电力电子技术都差不多。麦格米特本身以技术为导向,与汇川技术相似,很重视研发,未来在国产替代方面机会比较多。以汇川为例,目前产品基本上都是以替代日系、欧美系产品为主,主要是做工业自动化产品,现在基本已经替代了日系和台系品牌,在高端变频器方面去替换西门子和施耐德。汇川产品以前定位中低端,现在定位中高端,现在中端产品替代基本完成,开始向上替代高端产品,预计这一块应该有很大机会。在自动化领域,国产占比45%左右,未来应该还有40-50%的空间去替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