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街侦探
不爱八卦不足以语人生,以专业水准分享金融圈内八卦,有料、有趣、有内涵!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时报  ·  场上发生了什么?林孝埈回应 ·  昨天  
澎湃新闻  ·  免签入境新政+1,今起执行! ·  昨天  
新华社  ·  夜读|五种心态,成就更好的自己 ·  3 天前  
人民日报  ·  【夜读】珍惜那个和你聊得来的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街侦探

海鼎吴昭松:数据应用和决策建模才是智能零售核心竞争力

金融街侦探  · 公众号  ·  · 2018-10-30 19:23

正文

吴绍松在海鼎研讨会开放致辞


“作为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我们也一直在寻找一条可能融合的路径,把海鼎的能力升级成一个开放的平台体系,让实体商业能以一种更低的门槛接入和应用新技术,将主要精力聚焦在业务本身的数字化使用上,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自有的个性的商业逻辑。” 海鼎公司总经理吴绍松表示。

近日,第十八届海鼎研讨会在上海隆重召开。 海鼎现代商业管理用户研讨会,自1999年始办至今已接近20年,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海鼎研讨会见证了我国零售行业发展。


这一届海鼎研讨会还设置了智慧零售和智慧物流分会场,围绕着“智慧零售”和“智慧物流”两大核心,展开了精彩的内容分享与趋势探讨。


2017年以来,新零售、无人店、数字化、AI、资本布局等等不断孵化,业态创新、技术试水、线下线上融合,以及供需关系、物流和信息流重构……实体商业再次受到追捧。随着资本的不断涌入,中国零售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对于零售企业和信息化服务商来说,当下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零售企业不得不去思考是自建平台还是引入新技术服务商,信息化服务商也面临自身系统重构与新技术服务商对接还是转型的两难选择。


海鼎作为深耕零售行业近30年的信息化服务企业,面对不断涌现的信息化需求,持续探索应变之道,在总部精细化管理、供应链自动化、门店数字化等诸多方面开拓创新,研发迭代了多项新产品来满足企业的信息化需求。


然而面对大量新场景的探索,单一模式的创新已经越来越难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只有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提高对多方位资源融合使用的能力,围绕消费者打造场景,形成数字化的化学反应,才有可能实现突破。


海鼎公司总经理吴昭松在业内首先提出“开放共生”的理念, 他强调“开放”是一种态度,是乐于拥抱各方资源并对自身做出积极的改变。


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于海鼎智慧零售的构想,通过ERP系统的开放,使得企业管理流程可以随着新业务的应用一同迭代发展,进而实现实体商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数字化要有目标


数字化大热,但是如何实现数字化升级,很多企业都摸不着头脑。 面对业内普遍存在的迷茫,吴昭松认为,“我们一遍一遍地呼吁回归商业本质,加强商品和服务,提升供应链及管理效率,但不可否认,现在谈的回归,要在数字化的基础上。”


他强调,数字化升级就像POS系统的出现,替代了手工记账的时代一样。顾客行为及企业作业场景数字化是当前正在发生的事情,现在纷繁出现的智能化设备都是采集入口的形态。


在吴昭松看来,代替人工采集、提升准确度和效率,移动互联网平台及相关技术,必然会全面接入企业信息化过程。 随着诸多新场景的出现,企业效率的提升已开始进入深水区,并通过数字化手段深化信息在企业各运营环节的应用。

数据应用和决策建模才是核心竞争力


作为新一代信息革命最热门的技术之一,大数据掀起了IT投资和信息化建设的浪潮,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探索和应用大数据,提升企业运营管理效率。


零售企业在销售、运营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商品、会员、财务等数据,但是如何运用这些海量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为企业采购、运营、供应链等各个环节提供决策指导呢?


吴绍松在海鼎用户研讨会演讲


吴昭松谈到,数字化给企业决策者带来了更多维度的参考。 如何看懂这些数据并应用于企业各个环节,以加深企业对消费者的认知与理解,提升服务的温度与商品流通效率?这将是接下来企业管理者及人才培养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


当然了,在考虑数据应用的同时,如何在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情况下,打通各个环节的信息流,以及各系统之间存在的壁垒,让数据流动起来?也是眼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零售企业的困境和软件服务商的选择


当新业务的发展和新技术服务商入局时,零售企业需要与诸多的新技术服务商对接。同样地, 在企业引入大量新系统时,也不得不面对许多集成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少企业尝试自建中台系统,以达到通过技术手段保障企业规则统一,打通各系统信息交互的目的。但是吴昭松认为,这样的设计也存在很大的隐患:接入的系统都有自己的业务逻辑和闭环,谁也不愿意打破。每个系统都比较封闭,集成打通成本费时费力,这种做法只是把服务商之间的打通工作由企业自建平台来承接了,系统间的不通畅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更加严重的是,随着业务的发展,各系统仍然在各自领域不停增长,而企业资源如人、财、物、管理流程等,在各新增业务中将越来越冗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