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凯迪网
凯迪社区唯一官方订阅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哔哩哔哩  ·  纪录片首曝,《哪吒2》的幕后秘密 ·  17 小时前  
哔哩哔哩  ·  如何应对“致命”流感? ·  17 小时前  
哔哩哔哩  ·  全网1亿粉丝的毒舌大神,来B站了! ·  17 小时前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企业巡展——【2 ... ·  昨天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企业巡展——【2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凯迪网

操心“阳刚之气”解决不了教育问题

凯迪网  · 公众号  ·  · 2021-01-31 19:00

正文

教育部答复了一个政协提案,被喷出了好几亿的流量,今日央视下场评议,又奉献了两个热搜。
是因为回复不得体吗?不是,是因为问题不对头。原来那份政协提案叫做 《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 ,一些女网友一看这题目就炸了, 啥意思?这是影射我们的蔡徐坤、鹿晗、吴亦凡……么?
所以, 无论你答复的多么滴水不漏都没用,只要你一碰这问题就输了。 可是作为国家部委答复政协提案是日常工作呀,不答复怎么行呢?就好比你打12345反映问题,不也得转到相关部门限期答复么?
至于政协提案,五花八门也是由来已久,又不能捂住人家嘴不让参政议政,所以真是没法办。
教育部的答复没什么硬伤,唯一被抓住个“阳刚之气” ,今日央视重点也是在掰扯这个“阳刚之气”,曰:阳刚之气并不等于简单的“行为男性化”。教育不只是培养“男人”“女人”,更应注重培养人的担当和责任感。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让身体和心智一并健康成长,才是最该被关注的。
这个点评算是稍微安抚了女性网友的不忿, 主要就在于弱化了“男性化、女性化”的提法 ,而把阳刚之气重新定义为什么“担当、责任感”之类。
然而, 阳刚之气这个词,其实承担不起这么多内涵。 自古以来,阳刚之气不过用来形容一种男子气概而已。譬如看见一排兵哥哥走来,感觉好有阳刚之气,就这么简单。
阳刚之气不是中性词,一般不用来形容女性,非要用的话人家可能觉得你在骂人。
所以呢,无论是试图隐藏这个词条的性别属性,或是强行附加些品质属性,都没必要。几千年的定义,你说改就改的么。即便强行解释,也无法解除女性网友的反感。
实话说了吧,现在一部分女性就不想听什么阳刚之气,就是喜欢当红小鲜肉那种造型,粉丝量证明了一切,你还说什么呢, 最好提都别提这四个字,天下太平。
我们必须承认,女性对男性的审美已经多元化了 ,而且作为我们东亚区域来说,明显的倾向于中性化审美,最典型的就是那种韩流路子,非常的妖娆、俊俏,性别特征模糊。从审美上说,这也没什么不可。
但这个风格最避讳的评价就是“女性化、不男不女”等,虽然说的是一码事,但是不好听。因为喜欢这种风格,所以不许别人贬低。
当然,不是全部,仍然有不少女性保持经典的男性审美,譬如高大、健壮、勇武等等。咱这说的都是外表啊,不触及灵魂。就好比婚姻市场上身高低于175的男性被强烈歧视,谁管你啥灵魂,就算再有担当再有责任感也没用。
所谓阳刚之气、阴柔之美也都是一种外在描述,而已。
西方审美肯定比我们要粗犷一些,你看那些当红明星就知道了,还是硬汉多一些。像我们这里几亿粉丝的小鲜肉,那边女孩子评价不高,有人做过街头实验的。
审美的不同,并没有罪。
外国女孩尽可喜欢他们的硬汉,我国女孩也尽可喜欢我们的小鲜肉,男孩子们还省点事儿呢,毕竟练肌肉比化妆可要辛苦多了。
毕竟大多数男人也是为女人而活,女孩子喜欢什么样的造型,就得往什么方向招呼。 所以现在呢,男青年化妆的也多了,伪娘也多了,在短视频上还颇受欢迎呢。效仿者越来越多,所以不免引发一些老家伙的担忧。
其实不必, 这些审美方面的迎合,不代表他们男性荷尔蒙的丧失。 你看那些小鲜肉纷纷曝出私底下抽烟的花絮,跟他们光洁无暇的外表产生了落差。大家做生意而已,私底下抽烟喝酒吹牛逼这些爷们恶习,都少不了的。
建议顺其自然,别再杞人忧天,男青年女性化的问题,官方不用操心了。 放心,他们到了中年,都会恢复男儿身的。同时也建议女性朋友,尽可喜欢自己喜欢的,但也不必过于忌讳人言,动不动就重拳出击,阳刚之气都不许提了,这也太霸道了吧。
END

作者信息

本文来自凯迪社区原创作者: 纸上建筑 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纸上建筑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意见。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后台处理。



往期推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