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限次重复博弈  ·  //@西峯_突然之间://@李迅雷:说明一下 ... ·  昨天  
秦朔朋友圈  ·  《封神》,费翔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上海保姆朋友圈鄙视链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6-04 16:50

正文

来源:格十三( GSSW13);作者 :十三姐


在上海,不光牛油果有歧视链,保姆也有。

上海人管保姆或钟点工尊称一声“阿姨”,那是发自肺腑的尊称。 要知道,在这种国际化大都市里,一个阿姨见过的世面可能比你多得多。

很多人一生中总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保姆,在这些保姆中,也总会有一些能重塑你的三观,教你做人。

第一次了解“阿姨见的世面比我多”时,我儿子还没出生,我挺着一个圆滚滚的肚子,迎接来了第一位人生导师王阿姨。

王阿姨的上一个东家,住在浦东小陆家嘴著名的仁恒滨江园,这奠定了阿姨的起点比较高。

来到我家第一天,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晚上7点多,她倚靠窗边,远眺万家灯火, 发出一句感慨: “你们这个小区啊,不行。”

我滚圆的肚子都来不及颤抖一下,耳边又飘来阿姨的声音:

“你看看,这都几点了,已经晚上7点多了,小区里怎么这么多小孩儿在外面狂奔和喊叫?这个点,小孩们不是应该在练琴,练书法,练一字开吗?”

我当时就震惊了。这个阿姨真硬核!

本来阿姨说我们小区不行,我还以为她迷恋物质,眷恋荣华富贵……谁知在阿姨眼中,她看到的并不是这些虚荣的表面,而是实实在在的精神内核啊!

她嫌弃我们这个小区晚上没有洋溢着此起彼伏的琴声。

见过世面的魔都保姆,形成了一条家庭教育歧视链——

孩子由保姆带着散养的 苦练素质教育的

在上海,最见过世面的保姆,就是一个教育实践专家。她一定是带小孩上过补习班、去过英语角、陪练过钢琴小提萨克斯、在篮球架下上过篮、在棒球场上挥过杆!

这样的保姆,在耳濡目染的岁月里,她也被熏陶成了语数外样样精通、音乐绘画都看得懂、走出家门不怕丢人、走出国门也能为中华保姆代言的优秀人才!

当你发现某个小区里保姆之间都不问“你东家给的钱多不多”,而是问“你东家小孩上的课多不多”,那么这个小区的素质就肯定不会太差,居民的文化水准也都差不多,而且,不差钱。

可惜王阿姨来我家只是过渡一下,我还没从她身上学到更多的人生哲理,她就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出了高级证书,获得了一份位于碧云社区的高端offer。

用她的话说:要求不太高——懂点英文,会做西餐,到国际学校接送小孩的时候不怯场就行了。

临走时,王阿姨做了一顿“北欧风味牛排”,叮嘱我老公“吃的时候什么也别蘸,老外都吃原汁原味儿!”吓得我老公拿黑胡椒的手一哆嗦,撒多了,阿姨差点翻脸。

这就是魔都保姆的另一条家庭餐饮歧视链——

成天吃外卖的

阿姨语重心长地跟我老公说:

“你要努力,将来争取早点换房,这个小区啊,不行不行,我跟你讲哦,我们原来小区里的老人每天都组织合唱,跳华尔兹,学电脑制图,你看看你们小区的老人,除了跳广场舞就是搓麻将,啧啧啧……”

这体现出了魔都保姆的小区文化氛围歧视链——

搓麻将的小区

经过阿姨总结,我们这个小区似乎处在了歧视链底端呀!

听了阿姨的建议……后来……我们真的换了一个小区。

所以你看,保姆的力量是无穷大的。

一个优秀的保姆,她不图在你家挣多少钱,图的是一口气!

她的梦想就是去到下一家的时候可以骄傲地说:“我上家在xx小区,可好了,你们这个小区啊,不行,不行。”

我们家之前买车的时候,一咬牙就买了个价格高好几万的。不为别的,为的是我家阿姨从车上抱着孩子下来的那一刻,不自卑。

这不就造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吗?我们大魔都的人不断追求上进,蒸蒸日上,也有阿姨们的一份默默的鞭策和激励啊。

经过了第一次的人生洗礼,我们也成为了更好的自己(住进了更好的小区)……第二次请保姆的时候,我们明显有了点底气。

没做几天,阿姨跟我们抱怨, 在小区里交不到朋友,社交圈太狭窄

“以前我们小区啊,好多都是全职妈妈,她们很注重亲子关系的,每天都有一段亲子外出时间,那么我们那些阿姨就有时间聚会呀,今天李阿姨那里喝茶,明天张阿姨那里聊天,每天都开茶话会的!”

我望着阿姨寂寞的背影,竟无语凝噎。

魔都保姆对东家女主人的工作性质也形成了一条歧视链——

干活多工资少的

这位阿姨洞悉这届老母为逃避带孩子不肯辞职的世纪大骗局,说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最后看我坚持不辞职,阿姨辞职了。

儿子小时候我们带他去打预防针,阿姨打扮的花枝招展,穿了一件漂亮的真丝长裙。她说: 我不能丢东家的脸啊!

毫不知情的我妈,穿了件小破衬衫拎了个帆布袋子也来了,垂头丧气跟在一身名牌的保姆身后,就怕人家问 谁才是孩子外婆 ”。 我妈当时的心情是:怕你不问,又怕你乱问。

回家后我妈就不理我爸了(虽然逻辑上说不通),但是,呵呵,女人。

后来我总结出来了:一个家庭综合实力强不强,主要体现在保姆身上。

我们小区就有个保姆,每天下午固定时刻,遛娃的时候包里塞两本手绘书,别的保姆遛娃就遛娃了,她遛着遛着坐下来,掏出绘本,跟孩子读个两三页,然后继续遛。

她说:“我上一个东家是大学教授!”

魔都保姆对东家的职业性质也是有歧视链的——

在家上班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