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PPP大讲堂
中国PPP大讲堂汇集国务院、财政部、国家发改委、银行、产业基金、律师事务所、PPP专业咨询服务机构等领域的专家,致力于服务PPP行业。本平台每日为大家推送PPP相关新闻信息和项目案例、实操经验等文章。欢迎大家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PPP大讲堂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摸底启动!重点覆盖PPP、棚改等大项目!

PPP大讲堂  · 公众号  · PPP  · 2018-07-16 10:57

正文

课程推荐:

厦门市 · 7月25 - 27日PPP财务测评、政府债务监管、政府融资平台转型…

长沙市 · 7月26 -28日PPP项目投融资操作和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

点击最下方“ 阅读原文 ”可在线报名PPP实操学习

助力城投转型,邀您合作共赢!

本平台携专家组开展城投转型咨询及服务。

欢迎对接资源。王主任 18600987208(同微信)

让你的PPP事业从这里开始



核心提示: 中债资信公用与机构部分析师白子渐认为,由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来源、投向等诸多信息透明度较低,不利于风险判断及后续处置安排,建议持续加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清理核查,严控地方政府新增隐性债务。由于发行地方债是地方政府唯一的合法融资途径,而地方债今年额度为……

近日获悉,一轮由多部门参与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摸底排查正式启动,重点针对地方棚改、PPP等重大项目负债、资金流情况等。

多位业内专家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此举旨在摸清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底数,并有望在摸清“家底”后,出台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对风险的早下手、早处置。

区域性隐性债务风险需关注

中诚信国际评级有限公司董事长闫衍介绍,中诚信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按三种口径测算,结果处于20万亿到30万亿之间,如果与显性债务比较,约为显性债务的1.4至2倍。地方政府显性债务总量可控,但需要关注区域性隐性债务风险。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不容忽视。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已取得重大进展,但隐性债务风险正在积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大多在市县两级政府,潜在不合规比例较高,部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还款来源和担保措施缺乏实际保障。如果不能合理平衡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两者之间的资金缺口只会通过不断的“金融创新”甚至直接的违法违规融资予以弥补,“堵暗道”工作难以避免“顾此失彼”或“堵而不实”的处境。

连平进一步指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短期内会增加其财政压力:隐性债务“去杠杆”将形成较大资金缺口;个别隐性债务可能打破“刚性兑付”:近期一些原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城投公司的债券违约现象发酵。去年中期以来,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陆续受到一定限制和治理后,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即已出现明显下降。

在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看来,目前对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担忧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PPP方面,担心搞所谓假PPP、伪PPP,而实际增加了负债。二是有些地方融资平台,在实行市场化转制中“暗度陈仓”,仍在形成地方“隐形债”。三是现在越来越被地方政府重视的产业引导基金,在推进过程中间又出现了地方隐性债务问题。

2018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用途分析

2018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债券偿债来源分析

下半年地方债发行规模将显著抬升

据中债资信统计,2018年上半年全国共有28个省级政府和2个计划单列市政府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累计发行规模14,109.13亿元(293支),同比下滑24.18%。其中,一般债10,435.85亿元(占比73.97%),专项债3,673.28亿元(占比26.03%);公开发行债券11,241.60亿元(占比79.68%),定向发行债券2,867.53亿元(占比20.32%);置换债9,688.72亿元(占比68.67%),新增债3,328.72亿元(占比23.59%),还本债1,091.70亿元(占比7.74%)。从发债频率来看,月度差异较大,但总体呈现逐月大幅上涨态势,进入二季度以来尤为突出。

整体看,2018年上半年地方债发行节奏放缓,但根据中债资信此前的测算,2018年地方债总体发行规模不低于4万亿,预计下半年地方债发行规模将显著抬升。

2018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概览

化解风险亟待市场化、阳光化转型

尽管总体风险可控,但长期仍存隐忧。不少专家认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一方面是加大排查清理力度,“严堵后门”,另一方面是“更开前门”,最终促进地方债规范化、市场化、阳光化。

中债资信公用与机构部分析师白子渐认为,由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来源、投向等诸多信息透明度较低,不利于风险判断及后续处置安排,建议持续加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清理核查,严控地方政府新增隐性债务。另外,建议依据债务资金投向,明确地方政府与融资平台的偿还责任。

具体来看,对于新增债务中用于无收益的纯公益性项目的部分,通过财政资金、国有资产变现、土地出让、政府债券置换等方式依法筹措偿债资金;对于用于有一定收益的准公益性项目的部分,优先使用项目收益和举债主体其他收入偿还债务;对于以市场化方式举借的经营性项目债务,由举债主体自行承担偿付责任。

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认为,严监管下地方政府存在融资紧的问题。对于融资困难的地区,可以合并城投,组建新的综合性城投集团,将业务相同或者互补的城投公司合并,实现城投的业务多元化,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和协同效应,提高城投融资能力。

“加快市场化转型,尽管很困难,但城投资产中扩大经营性资产比例是不得不走的一步。”李奇霖表示,对于公益性资产占比高的城投,剥离隐性担保后可以成为地方项目的实施单位,还可以作为社会资本方参与PPP项目;对于市场化参与度高的城投,可以考虑旅游、养老、公用事业等板块;对部分评级不高的城投来说,也可以考虑通过ABS融资。

“过去一年中央出台了62号文、97号文,为地方政府融资开前门,包括土地专项债券、收费公路专项债券、项目收益专项债券等。这些制度的出台为地方债务处理奠定了良好基础。”闫衍指出。

目前,地方债“前门”尚有继续敞开空间。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推算,目前来看,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投向是基础设施投资。去年基建投资总规模约为17万亿,其中约1/3是外部融资,也就是说外部融资总规模约为5万亿。由于发行地方债是地方政府唯一的合法融资途径,而地方债今年额度为1.35万亿,如果要保持同等基建规模,今年基建投资的外部融资缺口在3万亿以上。

新时代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建议,通过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责任,既要保障中央的财税收入,又要积极引导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广义财政收支结构的优化。由于地方债相对受限,应当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来化解地方债务。长期以来,地方财政缺口很大程度依靠土地财政来弥补,随着棚改货币化的边际收缩和房地产调控趋严,未来土地财政收入可能会逐渐放缓。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中国股票策略主管朱海斌认为,对于地方融资缺口,中央政府可以通过发行一些特别的中央政府债务,通过银行拨分少量存款准备金来购买国债,提供结构性支持。中央政府在财政政策上有更大空间,银行也没有大的损失,只是替代持有国债。


【课程推荐】


关于举办新形势下建设类央企国企与地方政府

合作的模式归结与创新培训的通知

首先感谢您对本平台的关注。


当前,控制地方政府债务以及防范金融风险已成为中央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从当前来看,政府债务严监管背景下及PPP政策收紧的趋势下,央企国企如何参与地方基建项目并预防投资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帮助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各金融机构及投资类企业系统学习掌握相关政策法规,创新投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发展路径,大讲堂将举办“新形势下建设类央企国企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模式归结与创新”培训班,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时间安排:

北京市     08月22-24日 (22日全天报到,24日17:30结束)

桂林市     08月29-31日 (29日全天报到,31日17:30结束)


二、具体培训内容(应用实操课程体系):

(一)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建设类项目的形势分析

1、 政府债务的监管力度加强(结合2017年以来新政)

2、 政府平台公司转型的趋势明显(结合2017年以来新政)

Ø 平台转型的必要性

Ø 平台转型的重要性

3、 PPP模式的收紧(结合2017年以来新政)

Ø 资管新规及23号文对PPP项目资本金的严重影响

Ø 92号文及54号文等对PPP项目的影响

4、 央企国企与转型后的政府平台公司的合作机遇

Ø 平台公司转型的几个重要方向

Ø 央企国企参与地方政府转型业务的优势分析

Ø 央企国企参与平台公司转型过程的重要性

(二) 央企国企与城市运营的结合

1、 城市运营商的概述

Ø 城市运营商的概念

Ø 平台公司参与城市运营的必要性和意义

Ø 城市运营涵盖的项目

2、 运营类项目的特性及融资深入分析

3、 当前我国运营类企业的性质分析

4、 央企国企参与城市运营的模式分析与设计

Ø 运营与PPP 模式的挂钩问题

Ø 财政补贴项目的应用领域

Ø 深入分析92号文中的绩效考核挂钩

Ø 使用者付费在PPP项目中的占比问题

Ø 几种财政补贴项目落地难点分析及金融机构的关注要点

(三) 央企国企在片区综合开发中的机遇

1、 当前状况下片区综合开发的模式分析

Ø 工业地产开发模式

Ø 产业新城开发模式

Ø 产业加投资开发模式

2、 平台公司开展片区综合开发的模式

3、 如何处理土地招拍挂问题(尤其关注涉及商业地产的合规性问题)

4、 深入分析资源补偿类项目的融资难点

5、 片区开发项目如何处理与房地产商之间的关系

(四) 央企国企参与平台公司转型后的特殊业务

1、 合作参与金融机构业务

Ø 平台公司参与金融机构的意义

Ø 主要业务发展方向及模式

2、 央企国企参与平台公司的产业投资项目

Ø 优质房地产开发项目

Ø 地方特色资源和产业项目

(五) 央企国企如何开展“融资代建”模式

1、 传统融资代建模式的概述

Ø 传统融资代建模式的兴起与交易结构

Ø 传统融资待见模式的合规性分析

2、 未来融资代建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

Ø 以平台代替政府

Ø 融合技巧性应用政府的“信用”

3、 ABO模式在传统基建项目的创新的应用

(六) 央企国企在平台公司作为社会资本方的形势下参与PPP模式

1、 平台公司参与PPP的职能转变

2、 平台公司参与PPP的优势与劣势

3、 央企国企与平台公司在PPP项目中的双赢合作

Ø 增加业务获取概率

Ø 资本金的相互补充(同时解决央企出表)

(七) 央企国企在新规下的资本金解决路径

1、 项目资本金及配资的难点分析与解决思路

Ø 项目资本金的性质

Ø 资本金的期限过长

Ø 资本金的成本高

Ø 资本金内部的比例结构冲突性强

2、 央企在192号文中的挑战

Ø 投资总量控制与项目实操中的灵活处理

Ø 注重实质重于形式的问题

3、 金融新政形势下项目资本金的新趋势

Ø 当前常见投资模式的分析

Ø 投资人的选择(尤其是资管新规对金融机构的重大影响)

Ø 组合投资模式的应用

(八) 央企国企运用产业基金参与地方政府基建项目

1、 产业基金在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功能演变过程

2、 资管新规、私募新规与23号文对于基金出资人的影响

3、 对赌模式在产业基金中的应用

4、 土储新政(财综[2016]4号、[2016]90号)后,产业投资基金参与土地一级开发项目的创新模式实务及案例分析

5、 产业投资基金非标转标准化退出的方式及案例解析(以资产证劵化为主)

6、 如何运营产业基金整合各种资源

Ø 运营商和资源整合方在PPP项目中的窘境

Ø PPP基金对于运营和资源整合的意义

Ø 通过基金进行资源整合的运作模式

7、 注意基金参与项目采购流程中的合规性问题

Ø 注意“通道”的风险

Ø 采用联合体投标和中标后引入投资人的风险分析与建议

8、 产业基金模式的归结


三、参加人员:

政府:发改、财政、住建、法制、交通运输、能源、水利、环保、农业、林业、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医院、卫生、养老、教育、文化等部门人员;

平台:地方政府性融资平台公司(城投公司、投资公司、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国有资本经营中心、水利投资公司、交通投资公司)、城市公共事业(供气、供水、供电、公共交通、环保、公园)等部门人员;

企业:证券公司、商业银行、借贷公司、基金公司、担保公司、评级公司等单位的主管人员。建设领域央企、国企、大型民企单位管理人员。


四、培训费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父母必读  ·  我才不要和你比孩子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