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会急切地告诉我,自己是道德的,甚至,你可能还会进一步扩展,认为某某某是不道德的。
不可否认,曾经我也有这样的时刻。当某一热点事件出现,立马以自己的所谓道德标准去检视事件当事人,然后得出一个别人道德或者不道德的结论,这道德,包括善恶、好坏、喜恶等多种情感和判断。
直到最近看到下面这一段文字:
“孤独感的探讨一定要回到自身,因为孤独感是一种道德意识,非得以检察自身为起点。群体的道德意识往往会变成对他人的指责,在西方,道德观已经回归到个体的自我检视,对他人的批判不叫道德,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才是。”(蒋勋《孤独六讲》)
再结合我们经历过的种种事件以及自己在事件中的表现,才发现,自己很多时候也是不自觉地受了群体道德意识的影响。站在局外批判当事人,即便多年后最终证明当初自己的判断是错误的,我们也依然习惯继续以群体的道德意识去批判他人造成了这恶果,却从不会去考虑当年自己曾也支持过那个错误的结果,甚至为那个错误的结果欢呼过,也甚至,那个错误的结果就是在这样的群体道德意识压力下所形成的。
没有一片雪花认为自己造成了雪崩,没有一滴雨水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而当雪崩发生、洪水泛滥,那一片雪花、那一滴雨水却可能还在批判其他的雪花和雨水造成了这场灾难。
仔细想来,很多事件中,我们都是这样。
最近的一起,因一则名为《福建男子猛追小偷致其身亡 涉嫌过失致死被起诉》的新闻而成为热点。毫不意外地,大家情绪激动、义愤填膺,一致对有关部门进行声讨。当然,又有人将此上升到社会道德观念倒退等高度,认为这一切都是执法机关的一纸起诉书或者一纸判决书造成的。
虽然事后经过证实该则新闻存在不实,实际上该案只是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还没有最终决定起诉。但之前那些义愤填膺、声讨声一片的人,并不会觉得自己之前的行为有什么不当,也不会觉得自己那一声附和对该负面消息的散播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仿佛过去就过去了,犹如之前在很多热点事件上一样,曾经某一刻觉得与自己息息相关,就好像杀了贾敬龙是杀了自己一样,谁要杀他就是与自己有不共戴天之仇;但事后,很快也就忘掉了,也许过一段时间你再问他,他可能会反问你,贾敬龙是谁呢?
呼格吉勒图案也如此。我想知道,当年在呼格吉勒图被判决死刑执行时,有多少人是欢呼的?认为强奸杀人的恶魔得到了法律的制裁?亦或者,当年有没有舆论一致要求对所谓的“凶手”处以死刑?如今,二十年过去了,该案被证实为冤案。那些当年觉得义愤填膺、大快人心的群众,今日,你们是不是又一致加入了声讨办案机关、要求对相关人员追责的大潮中?我们除了随波逐流、推波助澜,有没有哪一刻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自己应该有独立的意识?有没有在哪一刻反省过自己,在这样的热点事件上过于盲从?有没有从自己的认知和喜好来断章取义?
有太多的时候,我们“想当然”;即便事后被证实并非如此,我们大概也不会去回想并追问自己,当初为什么会“想当然”?于是,在下一个公共事件出现时,我们继续“想当然”地判断和声讨。
诚如蒋勋在其《孤独六讲》中另一段文字中说得那样“如今社会中,从上至下,不管是政治人物或市井小民,都在振振有词地指着别人骂:不道德!”
纵观我们今天的社会,是不是也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就像在“宝马”离婚案中,如果我们不骂马蓉不道德,就好像是我们自己不道德、心虚一样。更多的言论或者所谓的道德,都变成了一种表演,表演给其他人看,证明我们自己是“大众”中的一员。我们害怕被孤立,害怕孤独感,害怕面对自己,总想把自己融入“大众”中,似乎才能找到一丝安全感、归属感。
但道德观以检视自身为起点,“对他人的批判不叫道德,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才是”!
“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作假,就会变成各种形态的演出,就会让最没有道德的人变成最有道德的人,语言和行为开始分离。”
是不是很多时候,我们认为那些看起来温文尔雅、风度翩翩、蔼可亲、慈眉善目、一身正气的人最后的真相却可能被证实是道貌岸然、荒淫无度、心狠手辣、贪腐成性?
那些道德的楷模、好人的榜样,真得就是表现出来的那样吗?
在危急的时刻,或许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吧。各种最美人物的出现乃至得到赞颂,不过是因为之前我们以貌取人、以金钱地位取人,觉得那些底层的人民做不出高尚的事情,而现实忽然变成这些人见义勇为了、拾金不昧了等等,所以,我们要冠之以“最美”的称号。
然而,下一次,遇到类似的人物、类似的场景,我们会不会作出不同以往的判断?如果不能,每一次的狂欢亦或者是同仇敌忾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应该往伤口上撒盐,也不需要在锦缎上添花;最需要的或许是对伤口的包扎、对锦缎的爱护;如果做不到,哪怕是默默等待伤口的愈合、静静欣赏锦缎的美丽,也是一种善良和道德。
这个社会,不缺的是对别人的批判,缺的是对自我的反思,包括自己,也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或是说形成了这样一种习惯。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面对热点事件、新闻盛宴时,我们都能有所改变:从道德的裁判者,变成真正有道德的人。
(文中引用的内容均来自蒋勋的《孤独六讲》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