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睿医界
行业资讯,会议信息,专家点评,医院建筑个性解析。 共同探索绿色医院发展之路,寻求健康建筑解决方案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睿医界

我国公立医院新建、改扩建医院建筑的认识误区与反思

睿医界  · 公众号  ·  · 2017-11-24 18:2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我国卫生事业在“十二五”获得了迅猛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我国公立医院新建、改扩建医院建筑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我国公立医院新建、改扩建医院建筑仍然存在着认识误区,

其误区有:

1、缺乏医院发展规划;

2、缺乏区域卫生规划中医院建设的定位;

3、医院建筑的复杂性;4、医院建筑的设计;

5、医院建筑的设备材料专业性。

其反思:

1、必须高度重视区域卫生规划;

2、必须高度重视医院总体发展规划;

3、必须高度重视新建、改扩建医院建筑基本建设程序;

4、必须高度重视新建、改扩建医院建筑的专业性整体设计;

5、必须高度重视研究国家法律法规政策;

6、必须高度重视医院建筑降低运营费用。

我国“十二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的卫生事业迅猛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我国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迎来了新一轮发展高潮,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健全。“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加,我国公立医院新建、改扩建医院建筑成果硕果累累,许多县级公立医院在新建、改扩建中建立了ICU病房,包括基础技术力量都得到显著的提高。“十二五”以来,国家共安排中央投资1130亿元,重点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地市级以上医院儿科等方面建设。随着我国各地公立医院新建、改扩建医院建筑项目完工并投入运营,必将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健全与发展做出新贡献。

医院建筑是民用建筑中最为复杂的建筑类型,具有专业技术极强、使用功能复杂等特点。从事建筑行业的人都知道,建筑永远是一个遗憾的工程,特别是医院建筑即是大型民用建筑,除了具备大型公共建筑特点外,还具有独特的医疗卫生行业特点,其复杂性比普通公共建筑大、难度高,而医院建筑永远是个缺陷建筑。医院建筑无论新建、改扩建,都涉及到立项、设计、审图、施工、装修、安装、调试、验收交付等环节,医院建设管理必须按照基本程序,遵循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本文对我国公立医院新建、改扩建医院建筑存在着认识误区进行反思。

1.我国公立医院新建、改扩建医院建筑的认识误区

“十二五”期间,我国公立医院新建、改扩建医院建筑掀起了一轮新高潮。据统计[2],我国至“十二五”末,公立医院达13314家。我国公立医院规模扩张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许多地区公立医院规模越建越大,以至出现了类式“航空母舰式”医院建筑群的综合医院,突破了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规定的省级综合医院的建设规模1500张床以上的规定,给医院管理和运行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根源是各级管理者在思想上存在着认识误区,盲目追求医院规模扩张,给医院医疗服务、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后勤保障、物资供应等带来不确定性风险,不利于我国公立医院的健康发展。

1.1 误区一:医院建筑缺乏医院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我国公立医院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新建、

改扩建医院建筑越来越多、医院规模越建越大。但是我国公立医院建设并没有像国外医疗机构发展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就医环境人性化、更加注重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更加注重医院建筑节能和运营成本控制。各级管理者普遍重视医院建设,轻视医院规划。我国公立医院普遍缺乏医院总体规划与发展战略,即使有规划,也是挂在墙上。正是我国公立医院没有中长期发展规划,新建、改扩建医院建筑项目凡是在原址上进行的,都是见缝插针,最终导致医院布局凌乱,医院功能分区和流程不畅难于完善、难于满足我国新时期现代化医院发展的要求。

1.2 误区二:医院建筑缺乏区域卫生规划定位

我国公立医院区域定位是依据一个城市人民群众医疗保健服务

需求和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合理性相匹配。有资料研究表明我国东部人口密集地区公立医院规模扩张的问题很可能将进一步加剧,区域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差异显著。如河南省卫生资源一方面是总量不足,一方面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质医疗资源80%以上集中在大城市,特别是省会郑州市,地县、偏远地区和农村医疗资源相对不足。

我国公立医院定位决定了医院发展方向,公立医院同综合医院或大学附属医院,其配置要求是不相同的,普通公立医院只是满足所在区域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体现对人民群众的关怀和亲切感,专科医院则更应当体现出各自的专科特色,这与所在区域的经济基础、人口增长数、服务半径等多种因素相关,应发挥其医疗资源的效用。综合医院或大学附属医院除了承担医疗保健服务之外,还要承担大学医学院(部)的教学、科研工作,其医院建设功能与普通医院建设功能是有显著区别,但是各级管理者普遍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公立医院在区城规划中的作用,更没有认识到医院定位发展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医院可持续发展留有空间和位置的重要性,偏面追求医院规模性,往往容易引起公立医院盲目扩张行为,使公立医院规模建设及发展失控。

1.3误区三:医院建筑的复杂性

我国公立医院建设、改扩建医院建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复杂性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公立医院所在城市医疗服务水平、定位、服务半径、规模大小、是否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其医院建筑和流程是不同的,我国公立医院缺乏系统性、专业性医院建设研究,许多问题即待解决;另一方面是公立医院新建、改扩建项目的前期立项和审批程序复杂,加之前期缺乏以政府为主导的可行性研究,缺少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单位,我国医院建筑项目审批涉及部门多,环环相扣,如有一个部门审批不通过,就会影响项目推进,而且许多项目都是有时间节点限制的。各级管理者虽然重视立项审批环节,对医院建筑复杂性也有思想上认识,但是重视不够,投入精力去做应有政府部门承担的前期规划及论证工作,导致了公立医院代替行使各级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的职责。

1.4误区四:医院建筑设计的整体性

我国公立医院医院建筑设计是依据其定位和功能而定的,对医

院新建、改扩建项目设计要求是不同的。新建医院难点在于规划,以及建成后医疗市场形成和培育之间的矛盾。而医院改扩建其要求更高,即有新建项目与即有建筑在建筑风格的协调性,还是功能分区、流程充分满足的合理性,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及满足新旧建筑之间衔接、设备管线和物流供应的保障性。现在各级管理者热衷于医院新建、改扩建结构设计和外观设计,忽视了医院扩初设计和深化设计,特别是医院建筑中具有独立性、专业性系统的整体化设计。这些系统即与整个医院建筑有机结合,又具有相对专业独立性。各级管理者认识不足,往往为了节省设计费用,忽视专业性强、独立性大、复杂性难的专业系统一体化整体设计,如实验室系统、病理科系统、放射和核医学系统、生殖中心系统、物流配送系统、纯水系统、有害职业岗位通排风系统、高层医疗建筑避难间等项目,导致我国公立医院新建、改扩建医院建筑完成后,整体功能与专业功能配套难于满足医疗服务功能的需求。

1.5误区五:医院建筑的设备材料专业性

我国公立医院无论新建,还是改扩建医院建筑,其医院建筑中

各系统涉及到设备配置和材料选择上难度更大、专业性更强、复杂性更多。各级管理者往往只重视新建、改扩建医院建筑的造价控制,却忽略了医院建筑的设计功能要求,医院定位,医院运行保障,医院建筑的设备匹配性、安全性、可靠性是否能满足医院运行的需求,存在着模糊认识,没有充分考虑到设备和材料的性价比,偏面地认为造价控制越低,就越能满足医院建筑的使用要求。

2、我国公立医院新建、改扩建医院建筑的反思

2.1 反思一:医院建筑必须高度重视区域卫生规划

新建、改扩建医院建筑应当符合所在城市区域卫生规划和卫生资源配置要求,符合医院发展要求,同时应当满足所在城市人民群众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克服医院规模的盲目扩大性。天津市在“十二五”期间启动新一轮卫生资源调整,通过调整区域、城乡、专业之间医疗资源配置结构和布局,形成更为合理、均衡的医疗资源格局。天津市在调整卫生资源中就是以政府主导,系统规划,科学决策,树立大卫生资源观念,打破隶属关系,以人为本,真正做到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因此,各级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医院内涵管理、高度重视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后勤保障支持系统、物资供应等管理环节,适度控制好医院建筑和医院规模的扩张。

2.2 反思二:医院建筑必须高度重视医院发展规划

新建、改扩建医院建筑必须符合各级医院发展战略和规划,符合各级医院总体规划建设要求,特别是要重视新老院区衔接区域以及老院区单体建筑优化解决方案,制定实施计划和方案,克服新项目建设的盲目性,有利于医院战略和规划发展,有利于医院科学发展。英国学者约翰•威克斯主张从医院规划设计开始就要把医院“生长”和“变化”这些不可避免的特性考虑在内。因此,各级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医院总体规划发展的科学性,充分考虑医院建筑的专业性、复杂性和经济性,不断完善医院总体规划的发展。

2.3反思三:医院建筑必须高度重视基本建设程序

新建、改扩建医院建筑项目应当符合当地政府建设程序要求,而不能为了追求建设速度,违背科学规律,仓促上马工程建设,前期准备不足,缺乏有效论证,往往会给整个医疗建筑带来硬伤,造成项目建成之后,使用功能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再进行二次改造。实践证明,

医院建筑必须高度重视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基本程序: 项目建设书阶段, 可行性研究阶段, 设计阶段, 建设实施阶段, 竣工验收阶段。凡是认真执行建设程序的,在医院建筑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建设速度还是建设质量都不会有问题,而违背建设程序的,往往会造成医院建筑建设签证多,并会增加变更造价费用。

2.4反思四:医院建筑必须高度重视设计的整体化

新建、改扩建医院建筑项目设计很重要。现在我国已经涌现出北京、深圳、上海、山东、浙江、江苏等储多从事医院建筑设计的设计院,医院建筑有许多独立的专业系统组成,这些专业系统即有独立性,又有系统的整体性,不能任意隔裂开来。各级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医院建筑的设计,必须高度重视具有特殊功能区域的一体化整体设计,避免人为拆分系统性的专业设计,破坏其整体性和功能性,以至于建成的医院建筑不能满足患者需求、不能满足医务人员需求、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功能需求。

2.5反思五:医院建筑必须高度重视国家法律法规政策

新建、改扩建医院建筑项目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要求,也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政策要求。各级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医院建筑依据国家建设标准和规范,符合环境保护政策、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符合国家消防法规、符合高层医院建筑规划建设避难间规定,符合交通流线和停车政策,依法依规建设好医院建筑,满足现代化医院发展的需要。

2.6反思六:医院建筑必须高度重视降低运营成本

新建、改扩建医院建筑项目不能只注重投资、规模、建筑设计,而忽略医院建筑建成后投入运营的成本及费用,忽略没有在建设投资规划中考虑运营费用,医院建筑的能耗相当于两个四星级酒店的消耗。英国政府从20世纪60年代,对大规模医院建设之初就对建设投资实施程序控制,不但追求投资效益最大化,而且后来逐渐增加运营费用控制,从而使英国医院建筑追求全寿命周期投资效益的最大化109。我国各级管理者应当从英国医院建筑中得到启示,应当更加重视医院建筑运营成本管理要求,不能盲目追求医院规模扩大,应当重视医院规划和建筑设计,将医院建筑节能放在优先考虑的重要地位,多采用新技术、节能设备,符合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达到绿色建筑星级运营标准。各级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医院建筑的经济性,更必须高度重视医院建筑建成后降低实际运营成本费用,实现我国公立医院新建、改扩建医院建筑运营成本的最佳经济性。

本文作者: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朱晞


点击阅读原文,线上报名“12.08第五届全国绿色医院建设大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