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FOMC声明,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下调50BP至4.75-5.00%区间。
犀利的降息,却配套以温和的说辞,而市场偏偏采信了。
鲍威尔认为降息是美联储政策的“重新校准”(recalibration),美联储政策重心已经从控制通胀转向防范就业市场风险,但这个过程将是逐步的(“That process will take place over time”),也就是说降息节奏是逐步有序的。
而前期市场普遍认为降息50基点,即陷入“衰退式”降息的认知,明显被抹了稀泥,需要更多信息的佐证。
市场似乎自证了好日子还在,并不想跌。
大宗能化商品先抑后扬、温和反弹。
由于市场意外地将美联储降息“超预期”视为“预防式”降息的偏多,对经济衰退的预期有所减弱,原油价格启稳反弹。地缘方面,黎巴嫩连续发生大规模通信设备爆炸,造成大量伤亡,关注黎以事件演变。今年全球石油需求相比去年下降,尤其我国传统旺季“金九银十”未及预期,成品油出口受到管制,库存压力较大,而且欧洲柴油价差也处于历史低位,反映整体市场需求疲软。市场大概率继续震荡,第一个不确定因素是10月初OPEC开会,需要等待产量政策消息面;第二不确定因素是我国需求不行对原油存在压制,但整个市场仍然预期利好消息的出台。暂认为原油的相对底部为65或60美元/桶,即美国产业相对舒适的油价位置,而高位需要等待上述消息面的释放。
而动力煤行情仍旧稳中小强,坑口行情呈面煤稳中下跌,籽、块煤坚挺上涨。近期铁路发运量持续低迷,港口库存下滑,港口市场报价小幅探涨,下游询货以刚需为主,但贸易商报价偏高,下游抵触心理较强,市场交易量偏少。进口煤报价坚挺,印尼矿方报价上涨,叠加海运费高位运行,进口贸易商拿货成本攀升,但终端电厂大多以刚需拿货为主;高卡澳煤报价同样小幅上调,随着为期20天的大秦线秋季检修和国庆假期的临近,后续得多注意电厂日耗问题,非电需求驱动和冬储预期情况,供需关系变化问题以及政策等,这期间煤炭难以形成大幅下跌。
市场容忍了美国的衰退不愿下跌了吗?
市场会担心国内政策不及预期不愿上涨吗?
来看看能化品种。
我们看到,前期建议关注的金油比、铜油比这种大逻辑交易表现不俗,而能化板块却始终如螺丝壳里的道场,交易价值有限。比较而言,大逻辑交易,需要强大的持仓能力;而能化板块交易相对中庸平和,涨跌只有阶段性理由,没有趋势性理由。
而从交易角度,原油是强现实弱预期,但预期已经交易掉了,在市场对美联储降息温和反应之下,不能继续指望原油暴跌行情。暂时
判断为震荡行情,不建议操作;或逢原油震荡偏低,做多SC做空能化估值偏高品种。
鉴于长假及宏观心态、地缘事件波动不定,我们依旧倾向于多MA空聚烯烃、做空PR加工利润等温和策略。而单边策略倾向于短线,或是等待矛盾发酵。
同样的煤化工,MA后期港口存去库趋向,而EG存累库趋向,关注台风对船期和卸货的影响。供应端,MA内地装置下周开车较多,供应或仍有加压;需求端,MTO装置基本回归,后期仍有开工提升空间,并关注“金九银十”及国庆备货的节奏。成本端,煤价坚挺使内蒙古煤制甲醇利润有所收窄。
聚烯烃 9 月中旬后供应端压力有所增加,下游需求尤其棚膜逐渐进入旺季,PE管材、包装膜等开工稳定,聚乙烯短期有支撑。“金九银十”国内需求环比改善,尤其棚膜及包装膜订单 9 月份继续回升,但海外消费放缓制约出口订单。PP供需两旺,PDH利润差且面临丙烷旺季,但生产企业库存偏高,同时整体检修装置有限,供应相对充足,对价格上行明显阻力。鉴于PP存在丙烷旺季预期,做空MTO利润的头寸,应予波动反复操作,或逢高迁仓至LL。
随着EB的反弹,继续关注EB的估值交易,四季度BZ预期累库,而EB预估供应紧缺,形成逻辑悖论。需要关注EB下游需求和价格传导,关注EB外盘走势及内外盘价差情况,等待原油进一步明朗或供需矛盾进一步放大。
总体而言,能化板块因原油震荡不定而失去坚定而持续的方向,适合根据盘面高抛低吸,而我们需要根据基差、库存、利润和结构,做一些强弱配置而反复操作。
最后,再来一首马老师的诗收尾。
《看山歌》
马法凯
文章回顾:
商品投研的新质生产力
什么是基本面逻辑交易?
商品投资中的钟摆回归交易
甲醇市场逻辑速写
能化板块的估值之锚和利润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