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古史
本公眾號專注收集、整理并發佈中國中古史領域相關學術資訊,以期達到交流的作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冷笑话  ·  坐过最害怕的一次缆车,真·命悬一线! ·  3 天前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全自动闯祸机和全自动洗地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古史

石雲濤《絲綢之路與漢唐文學的關係》出版

中古史  · 公众号  ·  · 2024-05-02 21:09

正文

【九色鹿】|石云涛著《丝绸之路与汉唐文学的关系》出版

鸣沙 2024-04-30 12:03



丝绸之路与汉唐文学的关系

石云涛 著

612页|128.80元

2024年4月出版



前  言


自“丝绸之路”这一概念提出,丝绸之路研究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学术史,作为一项世界性课题成果丰硕。在这一领域,国内外涌现出许多著名学者,丝绸之路成就了许多杰出的甚至大师级的学者。近年来,由于“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丝绸之路研究更加引起广泛关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研究高潮。一个“冷门”领域迅速成为“热门”领域,过去主要集中在历史学和考古学领域的研究,如今各个领域和各方面的人才都与丝绸之路建立了联系,投入了丝绸之路的研究。在这种背景下,一个长期被忽略的课题浮出水面,丝绸之路与文学关系研究成为学术聚焦点和新的学术生长点。


丝绸之路与文学的关系不是人为附加的,而是天然生成的。世上本无所谓的路,走的人多了,就形成了路。丝绸之路作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最具有重大意义的道路也是“人”走出来的。文学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和情感投射,文学的发展变化是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晴雨表,文学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审美表现。人类社会有了丝绸之路,便有了反映丝绸之路的文学。虽然那时还没有“丝绸之路”这个概念,但这条经济贸易之路、文化交流之路、东西方对话之路和文明互动之路早已成为文学表现的对象。它的交通条件、自然风貌、历史变迁,它的经济贸易活动,它带来的文化交流,激发了人们创作的兴趣和灵感,给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强大动力。它给文学带来的影响,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可能都是无与伦比的。中国文学具有深厚的丝路文化意蕴,丝路沿线国家产生了与丝路文化相关的文学,其存量现在还不能做出具体的估价。


在研究丝绸之路和对外关系史的学人中,关注到文学材料的不乏其人。陈寅恪运用诗史互证的方法研究元白诗,其《元白诗笺证稿》中有的考证涉及丝绸之路和文化交流,如关于《阴山道》诗的考证,便涉及唐与回鹘的绢马贸易;美国汉学家薛爱华《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日本学者石田干之助《长安之春》、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利用唐诗资料考证来自域外的器物产品、胡人和胡人乐舞;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利用唐诗资料考证唐代驿道路网等。他们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真正系统地进行丝绸之路与文学关系研究是近年来的事情。《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张清俐于2018年3月14日发表《丝绸之路文学景观成学术聚焦点》一文指出:“丝绸之路作为古代历史上东西方往来的交通要道,承担着商贸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形形色色的交通活动,丰富多彩的沿途风土人情,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得以呈现,形成了独特的‘丝路'文学景观。丝绸之路为我国古代文学带来了怎样的境界?从丝绸之路文学景观中,可以管窥到哪些图景?随着近年来一带一路人文研究的兴起,文学景观视野中的丝绸之路引起了不少文学研究者的关注。”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特意提到:“近年来,丝绸之路文学研究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如石云涛申请获批的2017 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唐诗见证的丝绸之路变迁';邱江宁申请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近年来,研究者不仅在丝绸之路与文学关系上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立项研究,也陆续发表和出版了若干有影响力的学术论著。但这只是开端,丝绸之路与文学关系研究还有许多事情可做。


丝绸之路文学不同于丝绸之路与文学关系研究。丝绸之路文学是指那些由“丝路”出行而产生的诗词、散文、风俗记、游方记、异物志、杂传等,以及反映丝绸之路内容的小说、戏剧作品,而丝绸之路与文学关系研究是关于“丝路”与文学关系研究的学术活动。丝绸之路文学是丝绸之路与文学关系研究的对象。从事丝绸之路与文学关系研究首先要了解丝绸之路发展史,其次要了解包含丝路意蕴的文学,从而对丝绸之路和文学进行跨学科、跨文化、跨国别、跨语言的研究。在这个领域里谁都不能一家独大或独占鳌头,跟丝绸之路研究一样,它需要的是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学者协作攻关。从学科上看,丝绸之路与文学关系研究涉及历史学、文学、考古学、艺术学、民族学、宗教学、图像学、地理学等学科,因此,它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我们目前的研究只是开端。


近年来,我尝试从事丝绸之路与文学关系的研究,因为我的学术背景是汉唐历史和文学,因此我的研究基本上限于丝绸之路与汉唐文学关系研究的范围。但即便在这一范围,我的研究也只是一个初步的工作,尚未达到深入的程度。本书分作四编,涉及丝绸之路与文学关系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即文化交流与诸体文学、丝路交通与唐诗、文化交流与文学意象、对外关系与文学。本书不是丝绸之路与汉唐文学关系系统和完整的研究,只是若干具体问题的专题探讨,其中有很不成熟的认识,也会存在诸多失误,希望得到学者方家指正,从而推动有关丝绸之路与文学关系研究继续深入。


丝绸之路与汉唐文学的关系

石云涛 著

612页|128.80元

2024年4月出版



内容简介

丝绸之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具有重大意义的道路。它首先是“人”活动的结果,人类的活动必然反映到文学中。文学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和情感投射,文学的发展变化是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晴雨表,文学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审美表现。人类社会有了丝绸之路,便有了反映丝绸之路的文学。这条经济贸易之路、文化交流之路、文明互鉴之路早已成为文学表现的对象。汉唐时期的诗赋、散文、小说、变文诸文体都具有丰富的丝路意蕴,反映了丝绸之路的交通条件、自然风貌、历史变迁和中外交往。丝绸之路的经贸活动及外来文明成果成为文学意象,激发了人们创作的兴趣和灵感,给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强大动力。


作者简介


石云涛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长青学者。中国唐史学会理事,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唐诗之路研究会学术委员。从事汉唐历史与文学、丝绸之路与中外关系史研究。撰写专著《建安唐宋文学考论》《唐代幕府制度研究》《三至六世纪丝绸之路的变迁》《丝绸之路的起源》《汉代外来文明研究》《唐诗镜像中的丝绸之路》《魏晋南北朝丝绸之路与对外关系史研究》等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曾获河南省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目录

第一编 文化交流与诸体文学/1
第一章 汉代诗赋中的外来文明书写/3
第二章 丝绸之路与文学的因缘/26
第三章 敦煌讲史类变文中的佛教观念的表达/72
第四章 唐代小说外来文明的传奇性书写/91

第二编 丝路交通与唐诗/147
第五章 唐诗咏丝绸之路盛衰/149
第六章 唐诗中长安—晋阳官驿道上的行旅
——兼谈晚唐诗人杜牧北上游边的经历/178
第七章 唐诗中长安与边塞和域外的交通/195
第八章 唐诗中的丝绸之路回鹘道/212
第九章 唐诗中的原州和萧关道/240
第十章 从唐诗看张掖的历史变迁/253
第十一章 敦煌历史变迁在唐诗中的书写/273
第十二章 龟兹在唐朝西域经营中的地位——唐诗中的“安西”/294
第十三章 交广:唐诗中海上丝路的起点/317

第三编 汉唐文学中的丝路文化意象/337
第十四章 汉唐时期安石榴的引进与石榴文化探源/339
第十五章 中古文学中的舶来品意象/370
第十六章 汉唐诗歌中的陇山意象群/396
第十七章 唐诗中的陇西文化/432
第十八章 汉唐文学中的莫贺延碛/450

第四编 唐朝与民族政权和域外的关系/467
第十九章 从唐诗看唐朝与南诏的关系/469
第二十章 从唐诗看唐朝与东南亚诸国的关系/492
第二十一章 从唐诗看唐朝与日本的关系/536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