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春天,馆陶公主府中的花园里,桃花开得正艳。
公主漫步在花间,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清脆的吆喝声:“卖珠子喽!上好的珍珠!”
她这几日正想添些新首饰,便命侍女将卖珠子的妇人叫进来。
那妇人一进门,便跪在地上,双手捧着一串晶莹剔透的珠子,恭敬地递给公主。
公主低头一看,发现妇人身后还跟着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眉目清秀,眼神灵动,正怯生生地望着她。
公主心中一动,笑着对妇人说道:“你这儿子生得真是俊俏,可惜生在贫寒之家,将来顶多做个商人,未免可惜了。”
妇人一听,连忙磕头道:“贵人说得是,小人一家命苦,只求孩子能有个好前程。”
公主微微一笑,继续说道:“不如这样,你若舍得,便将他留在我府中读书识字。将来他若忠心于我,我自会为他谋个前程。”
妇人闻言,激动得连连磕头:“多谢贵人提携!多谢贵人提携!”
那男孩也机灵,立刻学着母亲的样子跪下,脆生生地说道:“多谢贵人恩典!”
公主见他如此乖巧,心中更是欢喜,仿佛捡到了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从此,董偃便留在了公主府中。
公主对他极为宠爱,不仅请了最好的老师教他读书,还让他学习礼仪、骑射,甚至亲自指点他如何待人接物。
转眼间,五年过去了,董偃已长成一个俊朗的青年,举手投足间尽显风雅。
然而,好景不长,公主的丈夫堂邑侯陈午去世,府中事务一时无人打理。
董偃主动请缨,将府中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
公主看在眼里,心中愈发喜爱。
一天,她将董偃叫到跟前,柔声问道:“你可愿一直陪在我身边?”
董偃闻言,立刻跪下,恭敬地说道:“小人一切皆是公主所赐,愿一生一世侍奉公主左右!”
当晚,公主命人为董偃沐浴更衣,亲自为他挑选了一套华贵的衣裳。
董偃换上后,整个人显得更加英挺俊朗。
公主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柔情。
她将董偃引入内室,摆下酒席,两人对坐而饮。
几杯酒下肚,董偃的拘谨渐渐消散,举止也变得自然起来。
公主见状,轻声问道:“董偃,你已到了婚配的年纪,可想娶个怎样的女子?”
董偃微微一笑,答道:“小人自幼贫苦,只愿寻一位富贵人家的女子,至于年纪相貌,倒不重要。”
这话说得巧妙,既表了忠心,又暗含深意。
公主听后,心中一阵悸动,当晚便将他留在了身边。
从此,董偃成了公主的男宠,日夜陪伴左右。
然而,好景不长,董偃的朋友袁叔某日来访,悄悄提醒他:“你与公主之事,若被皇上知晓,恐有杀身之祸。”
董偃闻言,吓得脸色发白,连忙向袁叔请教对策。
袁叔微微一笑,说道:“皇上每年都要去安陵祭祖,却苦于附近没有像样的行宫。你若能劝公主将长门园献给皇上,皇上必会对你另眼相看。”
董偃听后,如获至宝,立刻去劝说公主。
公主虽有些不舍,但为了董偃的前程,还是答应了。
果然,汉武帝得知此事后,对董偃大为赞赏,再未追究他与公主的关系。
然而,董偃虽得了皇上的青睐,却因日夜陪伴公主,身心俱疲。
三十岁那年,他因体力不支,骤然离世。
公主悲痛欲绝,整日以泪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