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柴知道
用简明可爱的方式,聊一个有价值的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体育  ·  中超外援全部就位 飞机大炮变回小米加步枪 ·  20 小时前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  ·  科普 | ... ·  10 小时前  
懒熊体育  ·  特朗普,高尔夫战争调停人 ·  昨天  
话沈阳  ·  郭艾伦突然意外受伤! ·  2 天前  
话沈阳  ·  郭艾伦突然意外受伤!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柴知道

为什么你经常等不到电梯?| 柴知道

柴知道  · 公众号  ·  · 2019-09-30 19:13

正文


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 迪拜哈利法塔 它高 829 米,共 162 层,最多可同时容纳 3.5 万人 ,依靠 57 部电梯 运送来自全球各地的访客。



电梯是现代建筑的血管,你的学校、小区、上班的写字楼、窗外的摩天大楼,都得靠它维系正常运转。


为一栋建筑设计电梯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为什么你经常等不到电梯?


视频


↓↓ 看完这个视频就知道了 ↓↓



↑↑ 信我,真的超级好看 ↑↑


图文版


让我们先从最简单的情况开始: 一栋建筑,一台电梯 此时你只需要考虑电梯要按照怎样的规则去接人。


最容易想到的方案有两种,一是 「就近」原则 ,也就是先去距离最近的楼层接人。


二是 「顺路」原则 ,也就是接与运行方向相同的需求,等走到头或当前方向没有新需求之后,再扭头去接另一个方向的乘客。


假设在这栋 20 层的大楼里,有 7 个人先后召唤电梯。 那么计算后能发现,遵循「顺路」原则的电梯要比遵循「就近」原则的电梯 速度更快



「就近」原则的另一个问题是 会让电梯久等不来


试想一下,如果不断地有人在低层上上下下,那在顶层你就可能一直等不到电梯,只能徒手攀岩下楼。



所以对于层数不多的小型住宅楼来说,设置一台遵循「顺路」原则的电梯就够了,你宿舍或小区里电梯很可能就是如此。


不过,根据 《住宅设计规范》 等文件的规定,体量更大的建筑物需要设置更多电梯。 此时要如何配置电梯、用怎样的调度算法去接人,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举个例子,对于你上班的写字楼来说,电梯系统压力最大的时间是 每天的上班高峰期 根据电梯软件公司 Peter Research 的研究, 在早高峰最繁忙的 5 分钟内,新到的人能占到整栋建筑人员总量的 12%


比如你所在的写字楼里有 5000 人办公,那么这 5 分钟内就会来 600 人。



此时电梯系统就需要考虑,能不能在 5 分钟内运走整栋建筑内 12% 的人。 这个指标被称为电梯的 5 分钟载客率 (5 Minutes Handling Capacity, HC5),它决定了你要在早高峰排多久的电梯。 如果这一指标不理想,你就只能在迟到的边缘苦等了。



为了达到 12% 的 5 分钟载客率,电梯公司需要估算电梯系统需要服务的总人数,再根据建筑高度、层数等因素,确定电梯的数量、载重量、运行速度等关键指标,拿到电梯软件内做模拟,再向客户提供整套电梯系统设计方案。


当然,电梯数目越多,占地空间也越大,可供出租的面积就越小。 而且性能越好的电梯价格也越贵。 如果业主抠门,那电梯公司也无能为力。



不同类型的建筑,电梯系统需要追求的「目标」也不一样。


比如酒店的人流量小于办公楼,也不存在明显的高峰期,但流向变化却更加复杂。 此时设计电梯系统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指标是 平均候梯时间 (Average Waiting Time, AWT),也就是客人从按下按钮到进入电梯的等候时间。



根据英国皇家注册设备工程师协会制定的标准,普通酒店的 AWT 要在 30–50 秒 的范围内。 如果超出了这个时间还等不到电梯,那尊贵的客人可就要对你动怒了。



除了 HC5 和 AWT 以外,电梯系统还需要照顾许多其他指标。 此时就需要用上算法更复杂的「 电梯群控系统 」,来给多架电梯分配任务。



为了在多种指标间取得平衡,电梯系统也难免会出现一些看似迷惑的行为。


比如你虽然早早地按了按钮,但电梯却视你如空气,径直下行。 这可能是因为电梯内部已经满载,算法判断没法儿再上人了,因此根本不为你停留。 写字楼下班高峰期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



或者在你召唤电梯后,离你近的电梯不为所动,另一台距离较远的电梯却跑了过来,里面还载了不少人。


这种情况通常会发生在 非高峰期 ,此时 人流量少 ,本着 节能省钱 的原则,系统会尽量让你顺路「 拼梯 」。



一些群控系统还会加装额外的硬件配置,比如「 目的楼层预报系统 」。 它会在你选定目标楼层后,指示你搭乘最合适的电梯。 新浪在北京西北旺的总部大楼就使用了这一系统。



不过直到现在,我们还停留在单一功能的建筑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