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授团队观察到静脉串珠其实在临床造影检查或者眼底观察中并不多见,发现的时候一般已是增殖期,因此对静脉串珠是否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的敏感指征有所质疑。因此文教授团队对约一千只眼的荧光造影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静脉串珠在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是不常见的,约占2%,可见静脉串珠可能在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特别是在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可能不是一个敏感的指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重度非增殖期是一个很关键的分期,接下来病变就发展到增殖期了。传统观念认为静脉串珠是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一个重要指征,如果两个象限出现静脉串珠,大约一年后就有50%的患者会进展为增殖性改变。现在文教授团队观察到静脉串珠可能并非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的敏感指征,今后就需要寻找更好的判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指征,比如无灌注区范围的大小、出血量大小等,比起用静脉串珠来反映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些指征可能会更有效一些。但是文教授团队发现静脉串珠也还是有用的,很多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会出现静脉串珠,因此当医生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发现静脉串珠,就表示该患者的病程会发展,可能需要进一步治疗,这是对于静脉串珠的一个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