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想继续吞噬世界
收购的原因表面上看起来也很简单,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在亚马逊官方新闻稿中说:“有数百万人喜欢全食超市,因为它提供最好的天然有机食品,让人们吃得更健康。 ”
他还表示:“ 全食超市近40年来一直令人非常满意,他们正在做一个了不起的工作,我希望他们继续下去。”
全食超市联合创始人、CEO兼市场总监John Mackey表示:“这种合作伙伴关系为Whole Foods Market的股东提供了利益最大化的机会,同时扩大了我们的使命,为客户带来了最高的质量、便利和创新。”
亚马逊表示,全食超市将继续保持品牌独立经营,John Mackey将继续担任全食超市市场总监,其总部将继续留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
全食超市成立于1978年,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奥斯汀,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天然有机食品超市,是美国第一家拥有有机食品认证的超市。目前,全食超市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拥有460多家门店,约87000名员工。
另外,全食超市连续20年被评为《财富》杂志“美国百强企业”之一,2016年位列第181名,2015年则排在214名。
有媒体分析认为,此笔交易不仅让亚马逊拥有了全食超市的品牌,与此同时也买下了全食超市所在的460多个位于黄金地段和运输网络,这些实体店可能成为亚马逊的自提网点。
今年3月底,传闻亚马逊正在西雅图内侧一项生鲜自提业务(AmazonFresh Pickup),主要是生鲜和日用品,用户在网上下单,工作人员打包后把商品送到提货店,用户来自提。全食超市的店面提供了天然的便利。
2016年,全食超市总收入157.24亿美元,同比仅增2.6%,为近7年来新低;净利润5.07亿美元,同比下降5.4%,2014-2016年净利CAGR为-6%(同期克罗格16%、好市多7%);同店增速也持续下降,自2014年的4.4%下降至2016年的-2.5%。
其业绩的下滑被认为是陷入了“性价比”与“更高端”有机食品业态的竞争夹击,包括沃尔玛、好市多、克罗格等纷纷加入有机食品竞争行列,并且售价远低于全食,性价比更高;Clif Bar Company等公司打造更为高端的有机食品业态,全食主打专注食品高质的“高端”消费粘性不再。
全食超市发迹于上个世纪80、90年代,当时美国人的肥胖问题非常严重,中产阶级和富人群体开始更注重健康饮食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天然有机食品为卖点、面向中高端市场的全食超市迅速崛起为全美有机食品超市的领导者。
从食品原产地再到产品上架出售,全食超市都有着极其严苛的要求,将天然有机产品质量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包括食品不含人工调味剂、人工色素、人工防腐剂、不含氢化脂肪;肉类不允许来自使用过抗生素的动物;腌肉不添加合成硝酸盐;鸡蛋全部来自散养鸡;保健品禁止50多种成分等。全食超市对供应商的选择也是极为苛刻,供应商甚至需要对农作物的土地情况、种植情况,动物的喂养情况、生长环境情况等都要进行细致的说明。
同时,全食超市充分尊重消费者知情权,通过外部认证和内部评级展示打造了较强的品牌壁垒。
实体经济的春天已经到来
早在多年前,贝佐斯就曾说过,亚马逊是不会轻易踏入实体店领域,除非能够提供“独有”体验。
然而,在2015年11月,亚马逊便开设了第一家线下书店Amazon Books,2016年12月,又开了第一家线下超市Amazon Go,2017年5月,第一家纽约亚马逊书店正式开张,成为亚马逊进军实体店业务的标志事件。
亚马逊的Amazon Go曾被认为是未来的线下零售楷模,也被认为是亚马逊进军线下零售业的开始。有视频显示,消费者走进Amazon Go后看不到任何销售人员,拿了商品不用排队结账,直接离开自动完成结账。
时至今日,137亿美元收购全食超市,业内人士认为,全食超市将接入亚马逊巨大的电商生态系统,并和亚马逊开设实体书店一样,对亚马逊线上系统进行优化和补充。
其实,电商企业投资收购线下零售企业根本不是亚马逊首创。在中国,阿里巴巴相继投资了苏宁集团、银泰百货、三江购物、联华超市,布局都比亚马逊更早。京东也说要布局100万家线下店。这一切现象都引来企业家对市场环境变化的思考:电商怎么了?实体经济怎么了?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数据,中国的电商规模已经占到全世界电商的47%。而到2020年,世界总的电商零售比重逐步从2016年的8.7%上升到14.6%。但与此同时,世界电商增速将从2016年的23.7%,降到2020年的18.7%。
这意味着几年后,电商巨头将面临增速放缓的瓶颈。此时,亚马逊、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需要提前为自己布局下一个新的增长点。
而下一个增长点在哪?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体经济“实”起来,才能夯实中国经济发展的根基。
于是,实体经济成为下一个巨头们抢夺的战场。
另外,他还用三组数据说明,实体经济的春天已经到来。第一组是,截至2016年底中国的网民人数为7.31亿,增幅为6.2%;第二组数字是2016年中国的网购用户数为4.67亿,增幅为12.9%;第三组数字是2016年中国的网购额为5.16万亿,增幅为26.2%。这三组数字可以代表互联网的大盘,相比几年前已经大幅下滑。对于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公司,要想保持30%以上的营收增速,必须往线下实体经济走。
这么一思考,这几组数据说明不仅是亚马逊,阿里和京东的事,而是实体经济的事,只不过他们站在金字塔尖,代表的是一个方向。在巨头们拓宽自身生态链争斗中,实体经济的春天已经到来。
商业地产观察综合整理
只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资料来源:虎嗅网、亿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