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linic門诊新视野
心血管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Clinic門诊新视野

病例分享|王志超:替格瑞洛用于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的围手术期治疗

Clinic門诊新视野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5-12 23:2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理由』 62岁女性,半月余前因急性心梗于当地医院行溶栓,本次造影提示罪犯血管LAD未见严重狭窄,近段节段性临界病变,行OCT检查提示LAD见斑块破裂,近段狭窄处MLA 1.06 mm 2 ,于LAD近段植入1枚支架,复查OCT见支架膨胀充分,贴壁良好。临床上,ACS患者造影提示血管自通或溶栓后再通、残余狭窄不重的情况并不少见,对于这一部分患者是否可以延迟行支架植入甚至不植入支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EROSION研究提示对于OCT检查提示由斑块侵蚀引发的ACS患者,选择非介入干预,应用肝素+双联抗血小板的治疗方法(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可以在1个月内在不再发生闭塞病变的情况下,有效缩减血栓的体积,并且扩大血流面积。如果OCT检查提示为斑块破裂,则应该植入支架。本例患者OCT检查为斑块破裂,MLA 1.06 mm 2 ,植入1枚支架,最后的效果满意。该患者为STEMI,替格瑞洛由于起效快、作用稳定、抵抗率低,显著改善心血管预后,是首选的P2Y 12 拮抗剂。
病史资料(女,62岁,55 Kg)

就诊时间: 2016年10月。

患者主诉: 因发作性胸痛19天入院。

现病史: 患者劳累后出现心前区隐痛,休息后缓解。心前区针刺样疼痛,向后背及左肩放射,伴大汗、恶心、呕吐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考虑急性前壁及高侧壁心肌梗死,予以瑞通立溶栓、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调脂稳定斑块。现为进一步诊治入院。

既往史: 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史。乙肝病毒携带者病史10余年,未进行任何治疗,否认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重大外伤及其他手术史。否认青霉素、链霉素、头孢菌素等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体格检查: 脉搏72次/分,血压 120/80 mm Hg。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肺部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软,双下肢不肿。

心脏彩超: 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心电图:

肌钙蛋白:

初步诊断

病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KillipⅠ级。

危险评估: 既往有心梗史,且ST-T段改变,GRACE评分高危患者。

给药情况: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6.25 mg 2/日;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 40 mg 1/日;阿托伐他汀钙片 20 mg 口服 1/晚;替格瑞洛片 90 mg 口服 2/日;阿司匹林肠溶片 100 mg 口服 1/日

选用替格瑞洛理由: 患者为ACS患者,且伴既往心梗史,血栓事件和心血管死亡风险高,需要更积极的抗血小板治疗。

冠脉造影

造影时间: 入院第三天。

造影前用药: 造影前给予肝素3000单位。

造影结果: 冠状动脉起源正常,呈右优势型。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前降支:近段节段性狭窄60%~70%;余未见明显狭窄,前向血流TIMI 3级。回旋支:未见明显狭窄,前向血流TIMI 3级。右冠:未见明显狭窄,前向血流TIMI 3级。

手术过程

手术时间: 入院第三天。

术中用药: 术中追加肝素5000单位。

OCT: 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病史,为进一步明确前降支近段病变,经与患者家属沟通,决定行OCT检查,追加肝素5000单位,行OCT检查示左前降支近段最重狭窄面积为1.06 mm 2 ,决定行左前降支介入治疗。

手术过程(一): 6F JL 3.5导引导管;Runthrough导丝送达前降支远段;Empira 2.0×15 mm球囊至病变处,以18 atm压力预扩张。

手术过程(二): Firebird 2.75×28 mm支架至近段病变处,以18 atm扩张释放。

手术过程(三): Gusta NC 2.75×15 mm 球囊以18 atm压力后扩张。

最终结果:

OCT:

PCI术后及随访

术后长期给药情况: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6.25 mg 口服 2/日;枸橼酸钾颗粒 2.92 g 口服 2/日;螺内酯片 20 mg 口服 1/日;呋塞米片 20 mg 口服 1/日;泮托拉唑肠溶片40 mg 口服 1/日;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 40 mg 口服 1/日;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 口服 1/晚;替格瑞洛片 90mg 口服 2/日;阿司匹林肠溶片 100 mg 口服 1/日;雷米普利片 1.25 mg 口服 1/日。

随访结果: 随访至今患者无胸痛,活动后无气促,未发生并发症。

病例总结

病例讨论: 导致血栓形成的最常见的三种机制分别为斑块破裂,斑块侵蚀和钙化结节;当未出现纤维帽破裂,血栓形成且腔面出现不规则形状时,则可以确诊为斑块侵蚀导致血栓;OCT检查在识别斑块性质方面有独到的优势。

病例特点及应对策略: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造影显示狭窄程度为临界病变,斑块性质不同导致不同的治疗策略,如果OCT检查发现为斑块侵蚀,则可以药物保守治疗并严密观察,如发现为斑块破裂,则置入支架。OC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介入诊治中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该例患者造影狭窄程度为临界病变,经OCT检查为斑块破裂,置入支架后无胸痛复发。

证据引用: EROSION研究显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约1/4均由斑块侵蚀所引发,选择非介入干预,应用肝素+双联抗血小板的治疗方法(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可以在1个月内在不再发闭塞病变的情况下,有效缩减血栓的体积,并且扩大血流面积。

个人替格瑞洛用药经验及心得回顾: 1)替格瑞洛无需经代谢即可发挥抗血小板作用;2)起效更快,强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我中心Primary PCI术前100%使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3)双重作用机制:抑制P2Y 12 受体和腺苷摄取、可逆结合;4)临床证据:PLATO试验,与氯吡格雷相比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率21%,疗效优势急性期显现,12个月持续增加,总体主要出血/致死性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医师介绍


王志超,海军总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1999~2004年就读于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200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于首都大学,毕业后先后工作于昆明同仁医院,海军总医院,2012被聘为主治医师,一直从事心血管临床专业及冠脉介入诊疗工作。

二维码(扫一扫即可分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