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两会安排2019铁路投资共8000亿元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两会做政府工作报告时表明,2019年预计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
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776亿元,比去年增加400亿元。创新项目融资方式,适当降低基础设施等项目资本金比例,用好开发性金融工具,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领域项目建设。落实民间投资支持政策,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陆东福在两会上指出,过去一年,
铁路部门着力提升中欧班列运行品质,开行班列6300列、同比增长72%,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水平显著提高。
自2011年“开跑”以来,中欧班列跨越地理的阻碍、弥合文化的隔阂,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运行效益持续提升、货物品类逐步完善、双向运输日趋均衡、品牌效应显著扩大,已经成为亚欧大陆上距离最长的合作纽带。
2019年1-2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额为571.74亿元,同比上升15.4%,在1-2月期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完成金额分别为350亿、221.74亿元。
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相比于去年有所减缓,但依然保持高速增长。
2
、客运同比大幅上升,货运保持平稳趋势
从今年1月开始铁路行业客运同比呈稳定上升趋势,货运需求在2月有所下降,但总体上仍保持稳定上升。
1-2月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分别为2.83、2.91亿人,同比增长15.04%、11.49%。与此同时,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3.68、2.98亿吨,同比增长8.24%、-1.97%。全国铁路1、2月旅客发送量累计5.74亿人次,同比增长13.22%,货运总发送量累计达6.66亿吨,同比增长3.42%。
受春运提前影响,今年1月份客运周转量同比增长25%。
1月铁路客运周转量为1225.25亿人公里,同比增长25%,2月铁路客运周转量为1357.78亿人公里,同比增长5%。
今年1月份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6%,2月有所回落。
1月铁路客运周转量为2557.7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2月铁路客运周转量为2034.2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
1月国有重点煤矿煤炭铁路总运量与日均装车量均大幅度上升,但在2月则有所下降。
1-2月国有重点煤矿煤炭铁路日均装车量为49674车/天、47202车/天,1月同比上升14%,2月同比持平;1-2月国有重点煤矿煤炭铁路总运量分别为10136万吨、8663万吨,1月和2月增速分别为6%和-3%。
3
、
城际铁路有序建设中 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有望快马加鞭
城际铁路方面,客观客运需求是根本,
目前区分标准比较混乱,没有严格的标准,有的只是原来的线稍微往长延长一些。自2015年后城际铁路批复陷入沉寂18年又重新启动,18年共批复北京雄安城际铁路、粤东城市群城际铁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际铁路、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铁路建设。
2019年2月25日,京雄城际铁路北京新机场站主体结构全面完工。
京雄城际铁路是北京与雄安新区之间新建的一条城际铁路,该铁路起自京九铁路李营站,经北京大兴区、北京新机场、固安县、霸州市,终至雄安新区(保定市雄县),正线全长92.4公里,全线设五座车站,总投资约335.3亿元。北京新机场站是京雄城际铁路配套开通的高铁站,为地下车站,与地铁线、城际铁路联络线共同下穿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车站线路全长2011米,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设置2台6线(正线2条,到发线4条)。
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有望快马加鞭。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罗文2月28日在国新办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加强粤港澳大湾区设施的“硬联通”和机制的“软联通”,要促进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其中“硬联通”主要指基础设施建设,抓紧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规划和城际(铁路)建设规划,以连通内地与港澳,以及珠江口东西两岸为重点,完善大湾区铁路骨干网络,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提升珠三角港口群国际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级机场群。
第一届大湾区轨道交通发展研讨会在港举行。
3月21日,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磁浮列车与先进轨道交通发展研讨会于香港理工大学举行,近百名中国内地及香港的轨道交通专家学者出席,就磁浮交通战略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进行研讨交流,并提出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在区内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
络。
4
、地铁密集批复 城轨建设启动加快
城轨增长的动力:1)对特大城市来讲,地铁其实还有很大的加密需求,目前完全交通需求还是很大缺口。
特大城市地铁未来的发展是市郊铁路圈,未来市郊铁路规模巨大,十三五规划的一个未来发展是打造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周边重要城镇间1小时通勤都市圈。
2)对大部分省会城市来讲,
地铁计划是由骨干到网络发展,长期合理的范围大体规模要比现在的规模翻一倍才差不多。
3)在更小一些的城市,如东部发达地区的地级市,要建成地铁骨干网络。
在国外城市,150-200万人口都是建的3-5条线大概70-80公里。而我国同等规模的城市更需求轨道交通的支撑,人口密度普遍1万人/平方公里,远远高于国外城市。
广州市将推进轨道交通千亿新产业。
3月21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三年(2019-2021年)行动计划》,该计划提出,到2021年,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规模要达到1200亿元,这意味着广州又将产生一个新的千亿产业。
5
、
通车&业绩双拐点 中车+中铁均受益
1
-2
月整体来看轨交板块对指数相对跑输,一方面为流动性改善后风险偏好上升,另一方面为融资条件放松支持实体经济叠加降税预期实体经济下半年会改善,同时一季度是轨道板块传统淡季,处于信息低谷期,
但
20
1
9
年铁路总投资
8000
亿计已明确,“十三五”规划铁路抽奖前期基建占比较大,后期设备投资额占比将会提高,铁总的订单情况符合超预期的判断。
从多方面看
1
9
年是大铁行业景气较好的一年
:
财政政
策放松促进整个行业边际改善,而十三五是城市轨道建设的高峰期
+
客运数据显示了高铁仍有合理的加密线路需求
+
三年货运计划促进公转铁规划的落地,
2019
年维持对大铁行业高景气的判断。
推荐中国中车!中国中车是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技术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
是业内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是中国“先进制造”的核心名片之一,看好公司核心竞争力以及国际市场的增量开拓。
三年货运增量计划有望明显改善铁总盈利能力,且中国中车在之前完成货车生产南北两大集团的整合,基本可以满足高速增长的货车需求;城轨方面,从需求的视角来看,潜力很大(特大城市加密中等城市翻倍小城市完善)、紧迫性强,从供应侧视角是城轨投资也是有效投资,即拉动经济增长,又解决民生问题,稳经济大概率占主导前提下,基建补短板地铁受益确定。
行业边际改善,利好绝对龙头中车,预计2019年中车净利约145亿,对应18倍,通车及业绩双拐底,维持强烈推荐!
受益于城轨建设重启及川藏铁路推进,中铁工业盾构机订单拐点已现。
中铁工业目前收入三个板块,18年钢结构订单增长30-40%右,18年10-11月两月盾构机订单明显增长,1-9月在手订单下滑但18年全年已是累计个位数正增长,川藏铁路中雅安到灵芝铁路967公里是大头桥梁和隧道点比92%,隧道788公里占81.6%,长大隧道709公里,初步预计至少释放20台TBM需求,8米的TBM造价大概要到2亿多,也能带来明显收入弹性,而18年新批复的城轨项目预计可能于2019年下半年形成订单,基建拉动中铁工业同样受益,2019年对应13倍,估值有安全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