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的现状及血脂异常对ASCVD的影响。为了解决ASCVD高危人群及患者降脂治疗达标率偏低的问题,降脂药物的联合应用已经成为基本趋势,降胆固醇单片复方制剂(SPC)的临床应用也受到关注。2024年发布的《降胆固醇单片复方制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为我国ASCVD风险人群及患者提供了合理使用SPC的标准化、规范化的血脂管理路径。SPC通过更简洁有效的降脂方案实现LDL-C水平与降幅双达标,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文章还介绍了SPC的主要优点和《降胆固醇单片复方制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的亮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我国ASCV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攀升状态,血脂异常是重要影响因素。
我国ASCVD高危人群及患者的降脂治疗率和达标率均处于较低水平,联合降脂成趋势。
关键观点2: 降胆固醇单片复方制剂(SPC)的应用受到关注。
SPC的出现简化了治疗方案,提高了降脂效果和治疗依从性,有望为我国ASCVD患者及高危人群的血脂管理带来新的改变。
关键观点3: 《降胆固醇单片复方制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的发布具有重要意义。
该共识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明确的单片复方降胆固醇药物用药指导,规范了SPC的临床应用,为我国血脂管理和ASCVD的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观点4: SPC的主要优点。
SPC通过固定剂量组合,减少漏服可能性,简化治疗方案,提高用药便利性,有利于提高依从性,确保疗效的充分发挥。
关键观点5: ASCVD防治血脂管理路径的重要性。
《降胆固醇单片复方制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明确了SPC的临床应用场景,为ASCVD人群的血脂管理提供了可参照的管理方案。
正文
目前我国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攀升状态,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重要影响因素。为解决 ASCVD 高危人群及患者降脂治疗达标率偏低的问题,降脂药物的联合应用已经成为基本趋势。因此,降胆固醇单片复方制剂(SPC)的临床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
2024 年 3 月,《降胆固醇单片复方制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正式发布,这不仅是国内首部针对降胆固醇单片复方制剂的专家共识,还为我国 ASCVD 风险人群及患者如何合理使用 SPC 制定了标准化、规范化的血脂管理路径,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血脂异常防控体系做出贡献。
我国 ASCVD 高危人群及患者的降脂治疗率和达标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年)》显示,在已患 ASCVD 的人群中,降脂药物的治疗率为 14.5%,LDL-C 达标率仅为 6.8%
[1]
;2021 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发表的一项包括 9,944 例 ASCVD 患者的随访研究提示,我国 ASCVD 患者中 26% 为超高危患者,但其 LDL-C 达标率仅有 13%
[2]
。
分析其原因,首先单药他汀治疗下 LDL-C 降幅往往未能达到指南推荐的 > 50% 目标,因此国内外主要指南均推荐联合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进行降脂治疗。其次,药物数量的增加会大大降低患者用药的依从性。而单片复方制剂对于提高血脂达标率、改善治疗依从性及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具有重要价值,加上更简便、安全和有效的给药模式,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为规范单片复方降脂药物在国内应用,由葛均波院士牵头,依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联合神经内科、内分泌及药理等多学科专家,经过多轮讨论、修订,于 2024 年 3 月正式发布了《降胆固醇单片复方制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以期推动符合我国人群的降胆固醇治疗策略,逐步完善联合降脂方案的拼图。
SPC 促进 LDL-C 双达标,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单片复方制剂(SPC)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药理作用机制的药物活性成分以固定剂量组合成一片药物的复合制剂。按照《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年)》推荐,对于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 LDL-C 不能达标者,应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治疗
[1]
。因此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是当前临床单片复方降脂药物的优选组合。
从降脂效果来看,中等强度他汀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SPC 起始使用可使 LDL-C 降幅超过 50%
[3]
。相较于中等强度他汀单药治疗,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SPC 可进一步降低 LDL-C 水平,提高达标率
[4,5]
。在心脑血管不良事件预防方面,IMPROVE-IT 研究
[6]
、RACING 研究
[7]
等证实了中等强度他汀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在心脑血管事件获益方面优于同等强度他汀单药,且非劣于高强度他汀。此外,SPC 采用固定剂量组合,可减少漏服的可能性;同时也简化了治疗方案,患者用药更加便利,有利于提高依从性,从而确保疗效的充分发挥。总体而言,SPC 通过更加简洁、有效的降脂方案,实现 LDL-C 水平与降幅双达标,从而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也减轻了患者用药负担,助力我国血脂管理和 ASCVD 的防控迈上新台阶。
ASCVD 防治血脂管理路径,明确 SPC 临床应用场景
鉴于 SPC 在 ASCVD 防治中的重要作用,《降胆固醇单片复方制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旨在规范和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 SPC,优化降脂方案。共识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明确的单片复方降胆固醇药物用药指导,通过路径图的形式,直观、明确地让临床医师了解 ASCVD 防治中血脂管理思路
[8]
。
对于 ASCVD 患者或风险人群,首先要进行 ASCVD 总体风险评估和危险分层,对于极高危、超高危患者,为使 LDL- C 较基线降幅 > 50%,建议起始使用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SPC;对于低危、中危、高危人群,经生活方式干预及使用中等强度他汀治疗后 LDL-C 仍未达标,则建议替换为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SPC
[8]
。本次共识既明确了 SPC 的临床应用场景,也进一步为 ASCVD 人群的血脂管理理清了思路,提供了临床可参照的管理方案(图 1)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