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对孩子拥有期待,又不能过于鸡血;既要帮助孩子成长,又不能完全安排他们成长。
在期待与孩子的自我成长之间,父母究竟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呢?
这样的矛盾我最近在一本书中找到了答案。这本书就是由北京出版社父母必读杂志社引进出版的
《童年清单》
,为了列出这份童年清单,作者用了3年的时间,调查走访了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教育背景的各种人群。从脑科学专家到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从老人院院长到刚分娩的产妇,
了解这些不同的人群究竟
希望儿童拥有什么样的认知世界的经验
。
在进行150多个采访后,作者不断整理补充,最终,整理出了一份7岁孩子必须经历过的童年清单。
书中详细介绍了父母给孩子什么样的期待,如何把这份期待变成一份孩子的成长清单,让他知道
在自己人生最重要的前七年,应该经历什么?学会什么?知道什么?
然后去把这一份清单实施。
有了这份清单,父母就会知道在0-7岁期间,应该带孩子去做什么,哪些事必须该做,哪些事不能做。
通过这些必须做的事,
帮助孩子学会驾驭自己的内在动力,让孩子学会准确地感受自己的心声,让心与世界、与环境连接,去发展自身的能力,找到前进的方向
。最后真正地与生活互动,在互动中掌握和人、物打交道的规则,构筑并收获自己专有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