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父母必读
育儿路上,与你同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父母必读

从父母期待到孩子成长,这条路有多长

父母必读  · 公众号  · 育儿  · 2017-07-29 08: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我们对孩子总有着这样那样的期待,有时候也怕期待过多反而对孩子自己的成长不好。要怎么在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和孩子的自我成长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呢?来看看月华妈妈这篇文章吧,会给你一个新鲜的答案。

文 / 60分妈妈月华


怀孕的时候,一定有人问过你:孩子出生后,最大的期望是什么?

那时的你,答案很简单:只要我的孩子健康正常就好,其他一切都无所谓。

孩子出生后,这份期待开始不断增加,有了健康,希望孩子聪明,有了聪明,希望孩子勇敢乐观,当孩子勇敢乐观之后,又希望他独立坚强,一天又一天,在孩子的成长中,你的愿望不断加码…… 很多时候,自己都忘了,曾经对孩子只有一份最简单的期待。

放下对孩子的期待?哪里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呢?

每一个父母都期望孩子拥有美好的人生,期望孩子的人生过得有意义, 这是人类的本能 ,就像先天输入我们身体内的程序一样。为了实现这个愿望,父母必然会为了孩子的生存而奋斗,这是不可能放下的。 因为放不下,所以孩子的成长中必然伴随有父母的期待。

期望本身没有错,但是 期望很容易过界。 有时候父母出于对孩子未来的考虑,期待会变得过高、过于功利,这份期待很容易演变成唯学习论,唯成绩论,所有的期望都只与未来的成功挂钩,期待最终变成安排。 在父母的安排下,孩子很容易失去内在动力 ,他的人生可能成功,但并不美好,更难用“幸福”来形容。

既要对孩子拥有期待,又不能过于鸡血;既要帮助孩子成长,又不能完全安排他们成长。 在期待与孩子的自我成长之间,父母究竟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呢?


这样的矛盾我最近在一本书中找到了答案。这本书就是由北京出版社父母必读杂志社引进出版的 《童年清单》 ,为了列出这份童年清单,作者用了3年的时间,调查走访了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教育背景的各种人群。从脑科学专家到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从老人院院长到刚分娩的产妇, 了解这些不同的人群究竟 希望儿童拥有什么样的认知世界的经验

在进行150多个采访后,作者不断整理补充,最终,整理出了一份7岁孩子必须经历过的童年清单。

书中详细介绍了父母给孩子什么样的期待,如何把这份期待变成一份孩子的成长清单,让他知道 在自己人生最重要的前七年,应该经历什么?学会什么?知道什么? 然后去把这一份清单实施。


有了这份清单,父母就会知道在0-7岁期间,应该带孩子去做什么,哪些事必须该做,哪些事不能做。

通过这些必须做的事, 帮助孩子学会驾驭自己的内在动力,让孩子学会准确地感受自己的心声,让心与世界、与环境连接,去发展自身的能力,找到前进的方向 。最后真正地与生活互动,在互动中掌握和人、物打交道的规则,构筑并收获自己专有的快乐。


看看我随意抽取的部分清单:

让孩子有一本《我小时候的相册》

让孩子享受与物品的关系

让孩子体验主心骨的感受

让孩子体验乡愁

让孩子保持自己的整洁观

让孩子体验缺乏的滋味

让孩子回忆起出生的那一刻

……


这份清单,真正摈弃了所有功利的追求,多么奇特。 这种内源性快乐的培养,多么可贵

在这份清单的指引下,孩子 不管在顺境还是逆境中,都能积极面对,学会以更开放的态度去面对世界。

相信这份清单能够为更多的父母指点迷津,让孩子拥有更加幸福的童年。

北京出版社《童年清单》

[德]多纳塔•艾申波茜/著

赵远虹/译

图书简介

一个孩子的成长都应该经历过什么?学会了什么?又应该知道些什么?或者至少应该接触过什么?而你作为一个家长、一个指导者又应该站在哪里?怎样看待孩子的那些探索和成长?书中69项认知世界清单给出了答案。不一样的童年体验,带给孩子不一样的世界。


本文作者:60分妈妈月华

著有《别等孩子长大了才后悔你现在做得太多》一书,获评2016年读者喜爱的书。国家级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帮助众多新手妈妈度过生完孩子最艰苦的两年,陪伴共同成长,现有微信公众号“60分妈妈月华”,id:liushifenmama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