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莱坞,有一位非常有特色的犹太裔导演,他叫
斯蒂文·斯皮尔伯格
。
斯皮尔伯格拍了非常多深受观众们喜爱的影片,《
外星人E.T.
》、《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侏罗纪公园》、《大白鲨》、
《夺宝奇兵》、
《林肯》、
《紫色》、《太阳帝国》
……等等。
导演 史蒂文 · 斯皮尔伯格
斯皮尔伯格的特色在于,他的电影和剧本跟一般人有些不一样。
他的故事里总有一些并不符合通常结构化原理的,非结构化的素材。包括一些意料之外的巧合、和故事主题并不相关的小插曲、还有一些反戏剧常规的独特处理。也正因为这样,他的影片额外多出了一种不囿于戏剧的魅力。
换句话说,
正是因为这些不可预料的非结构化的东西,让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有了一些“人生”的基调
,而这是极其珍贵与难得的。
我们今天要讲的影片,就是一部有典型特色的斯皮尔伯格电影——《幸福终点站》:
▲
节目完整视频
《幸福终点站》上映于2004年,由
汤姆·汉克斯
主演。
影片讲述的是男主角维克多
(汤姆·汉克斯饰)
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带着简单行李飞往美国,但在终点站纽约机场,却被告知,他的祖国发生了政变,因此,
他的护照、身份证件和货币全部失效了。他现在只能滞留在机场,无法进入美国,也无法返回家乡。
语言不通,身无分文的维克多在机场滞留了9个月,他只能在机场的公共卫生间洗澡,晚上睡在大厅的椅子上,还要忍受机场主任迪克逊的折磨。
男主维克多被迫滞留机场
但他没有抱怨,他把航站楼当成了自己的“家”,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自学了英语,和机场的许多人成为了朋友,甚至还邂逅了一段浪漫的爱情。
男主维克多与空姐艾米莉亚约会
和许多斯皮尔伯格的影片一样,
故事实际上是有原型的
,那就是上世纪 1988 年在法国戴高乐机场的
纳瑟里
,他本身是伊朗的难民,但因为丢失了难民证,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所以法国允许他留在机场,但却不能离开航站楼。
他就一直呆了下去,一呆就是 10 多年,直到 2006 年因为健康问题离开。
当然,真实的纳瑟里并没有这么神通广大,他默默的呆在机场,安静的生活着,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的壮举,当然,这就是现实了。
而斯皮尔伯格对他的故事进行了戏剧性的改编,拍出了《幸福终点站》。
初到机场,迷茫无措的维克多
在这个故事里面,
维克多积极而努力,他尝试着任何一种哪怕别人觉得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而这给了他感染周围人的魅力
。
他尝试着找工作在航站楼养活自己,尝试着做媒帮助别人谈恋爱,尝试 和一个空姐进行一次浪漫的约会,尝试建造一个喷泉,甚至帮助一个协助父亲带药的人保住自己的东西。
维克多为空姐建造的喷泉
这些对一个没有身份、语言不通的外国人而言,没有一个不是异常艰难的事情,但他都去做了。虽然结果有成有败,比如他最后没有和空姐在一起,但他至少都去尝试了。
或许,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真正难的
。正如那个怕丢工作的清洁工,在最后竟然有勇气去帮助维克多拦飞机,虽然我相信他有生之年从没见过有人这么做过。
这样看来,一个人拦下一个飞机,也没什么难的呢。
清洁工为维克多拦下飞机
影片最后,维克多成功的把罐头里面那张照片的最后一个签名要到了,完成了他父亲的遗愿。
58 个爵士乐手的签名,父亲花了 40 年的时间去持续的写信和等待,最后得到了 57 个,其实一般人中途也就放弃了吧?
可后来一想,或许维克多的父亲,也和他一样,是一个抱持“
其实没有什么真正不可能
”这种信念的人呢?
第58位爵士乐手的签名
而这种信念,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