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研职场说
聚焦医生职场,洞察职业风云。我们致力于为广大医生提供最全面、最实用的职场指南。关注科研职场说,让您在医学的职业道路上不再迷茫,一路畅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科研职场说

儿科主治自曝5700 元月薪撑全家,手术费七人分,儿科医生的坚守太难了!

科研职场说  · 公众号  ·  · 2025-02-04 17: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河南某公立市级医院儿科医生月入5700元引热议,医生详述收入构成、留公立原因,揭示社会对医生收入误解及改善待遇的迫切性。


在河南一所公立市级医院里,某名儿科医生揭开了一场医疗薪资的激烈讨论。



这位医生毫不掩饰地分享了自己的月收入,仅为5700元,这个数字在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大众普遍认为医生的收入应该颇丰,尤其是在有信誉的大医院任职,然而这名医生的收入让人难以置信。


医生的收入结构与工作环


为了回应公众的质疑,医生通过社交媒体详尽描述了他的工作背景和收入构成。


他特别强调,这5700元涵盖了基本工资、绩效奖金以及夜班津贴。


他所在科室的医生几乎每隔四天就得上一个夜班,从晚上六点半到次日早晨八点,处理的都是紧急的儿科病例,而付出如此高强度劳动的报酬,一晚仅有50元的补贴。与此同时,科室的护士收入也不高,每月仅在4000元上下。


选择公立医院的理由


有些人不禁会问,何不选择薪酬更高的私立医院呢?对此,医生给出了他的理由。


他认为,经验积累和技能提升对于年轻医生至关重要,而这些可以在病患资源充足、科室环境积极的公立医院更好地获得。


他坦率地说道,虽然与南方同行相比,他的收入较低,但他怀有对家乡的情感和对儿科医疗的热忱,所以选择留在家乡,为本地的孩子服务。


社会对医生高薪的误解


近年来,社会上关于医生高收入的传言此起彼伏,一些极端的高收入个例被满天飞地传播,以至于公众产生误解,以为所有医生都富得流油。



然而据2022年发布的医院人力资源调查显示,大多数医生的年收入不过刚好超过十万元,和他们的工作量显然不对等。


医生从事这项工作的坎坷历程常常被忽视。一次复杂手术可能耗时数小时,医护人员必须精神高度集中,而获得的经济补偿却与辛劳不成比例。


一次技术难度极大的脑外科手术或许只给医生带来数百元收入,而国际同行往往能挣到数十万元。


医生收入差距及对策


国内外医疗薪酬的巨大差距源于多年来政策和市场的多重作用。医疗界领袖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呼吁提高医生的薪酬水平和改善工作条件,这是增加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的关键,也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


我们需要意识到,只有极少数顶尖医生年薪能达到百万,绝大多数医生则在较低的收入中挣扎生存。


即便拥有博士学位,能突破30万元年收入的医生也寥寥无几,而本科和专科医生中,年收入不高于10万元的情况非常普遍。


改善医生待遇的呼声


社会急需对医生群体的误解进行计正。人们应认识到,医生不仅是所谓的“高收入”群体,他们的奉献与辛勤劳动没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很多医生如这位儿科医生一样,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却只能领到有限的薪水。


合理提高医生的薪资已成为当务之急。探索如何公平增进医务人员的收入,规范其不合理收入渠道,应当成为未来政策的重中之重。


结语


唯有如此,像这名儿科医生这样的年轻人才会长期投身于医疗事业中。


我们应该给予医生的辛勤付出更高的认可和经济回报。他们在保障公共健康中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未来数年内我们仍需努力开展一系列改善措施,比如优化医务人员的办公环境、提升薪酬制度的透明度以及在全社会推动尊重医护人员的意识。


这些改变不仅是对医务人员劳动的尊重,也是社会健康进步的基石。尊重医生就是尊重我们的健康未来。


希望全社会都能以理解和支持为医护人员撑起一片自由的天空,因为他们是生命的守护者,也是社会安宁的柱石。




点点 转发 ,转发给你想要分享的人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