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小 雷:
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这一骗局的剧情:
1.庞氏骗局:
所谓庞氏骗局指的是,做局人给受骗者以高利息的承诺,但是事实上并没有任何增值的项目,纯粹是拿后来者的投资款来支付之前受骗者的利息。
例如,一个做局者声称1个月能给投资者带来10%的回报。第一个受骗者投资了100万,而做局者并没有投资任何一个项目。等到下个月的时候,他从第二个月新来的投资者支付的钱中抽取10万给第一个投资者。
第一个投资者获取利息纯粹来自于其他新加入的投资者的投资款项,但第一个投资人确实拿到了利息,并且倾向于相信投资项目的真实性。连续数个月受骗者拿到了许诺的高额利息后,开始呼朋唤友加入这等“发财”的行列。这样庞氏骗局得以维系下去。
当然,我们知道没有真正的增值项目作为支撑,这样的骗局终会有结束的一天。
那如何鉴别一个投资项目,是不是庞氏骗局呢?其实,最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不正常的高利息。
2.泛亚:
泛亚贵金属骗局始末:
(1)投资者名义上将资金借贸易商,实际上是借给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获得每日万分之3至万分之3.75的收益。
(2)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作为实际借出人将资金借给贸易商,收取每日万分之5的利息。这么一来一回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赚取每日万分之1.25至万分之2的收益。
(3)贸易商用借来的钱支付货款,取得货物,并支付给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每日万分之5的利息。
到了这一步,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明白了,实际上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很像传说中的小贷公司,是赚利差的。
在每日利差一定的情况下,贸易商与生产商的交易规模就决定了贸易商的融资需求,进一步决定了泛亚的总资金规模。因此,在市场进入饱和状态后,泛亚的收入就无法增长了。怎么办呢?机智的泛亚领导人决定开始最重要的第4步:
(4)“没人买有色金属我来买,我是为国收储”。于是泛亚用从投资者手中集资来的钱直接从生产商手中买入有色金属。这一步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泛亚本身担当起了贸易商,它就需要支付给投资者每日万分之3——万分之3.75的利息。
这时摆在泛亚面前有两条路:
第一,做好一个贸易商该做的事情,把收来的货高价卖出去,用赚取的利润支付利息。
第二,吸引更多的客户,用新客户的钱支付给老客户,以新还旧。等到自己把市场中的有色金属收的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形成垄断,奇货可居了。
显然,泛亚领导人毫不犹豫走上了第二条路。
根据统计,泛亚囤积了3600吨铟,而我中华泱泱大国每年也就消耗个20吨。而且泛亚向来只进不出,一年内,铟的市场价格下跌了70%,而泛亚铟价格却每年调高20%,因此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买盘。
(5)垄断地位没有如期到来。随着2015年来股市转好,大量资金被赎回,泛亚终于无法完成兑付,开始限制每日兑付额度,到最后一分钱也拿不出来。
3.如此老套而又简洁的方法之所以能够吸引如此多的投资者上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高收益率,按照每日万分之3的收益率计算,在不算复利的情况下投资者的年化收益都可以达到10%以上,这个收益率在当前的市场中是惊人的。
(2)泛亚在宣传时宣称自己有政府背书,同时银行端的销售也使得投资者误以为该产品有银行的隐性担保。
(3)投资者对风险认识不足。
(4)有更多责任在于监管不当,资金流去向不明;发售渠道上由银行代理销售,银行为了拿到高额分成,对泛亚的风险没有很好的交代给客户;泛亚的销售人员自己都不清楚风险与收益的比例,最终使得很多客户利益受损。
(以上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