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是湖南省博物馆特别策划的大型原创艺术展。汇集国内外48家博物馆250余件展品,引起了博物馆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获得了较好的社会评价。湖南馆各种大胆探索,也不可避免地留下一些遗憾。作为展览项目执行人,笔者把几点体悟和思考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今后的展览工作有所借鉴。
选定中西方跨文化交流这一方向既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响应,也是湖南馆对自身使命的公开声明:展示区域文明的同时,为观众提供接触世界艺术文化的机会。为更深入地阐释主题,更全面把握国际学术界最新研究动态,高校学者及其科研与人脉资源成为湖南馆的借力目标。为此特别聘请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李军副院长为主策展人。李军有多年探索文艺复兴时期中国与意大利文化交流、跨媒介艺术史的经验,因此中意展在展览的学术视野和深度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但从文本到实物再现,从学术研究到艺术产出,无疑有一个转变的过程。例如,学者兴奋于在细微处有新发现,并可任意使用天南海北的图像佐证和说明,而视觉化为展览,博物馆则需更多地考虑叙事连贯性、展品的艺术性及表达的直观性;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借展的难度和成本。另外,在文字阐释方面,学者倾向于综述大量文献资料以示严密,而博物馆出于观众接受度考虑,则侧重于信息的简明、通俗和相关性。
博物馆借助高校理论研究,弥补了自身专业学科领域的短板;高校也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出的需要,二者合作相得益彰,有共赢前景。但两类机构性质与工作方式大为迥异,难免存在相互调节和适应的过程,除了加强沟通理解,今后也可考虑项目启动前,制定共同目标和原则,规范权责划分,明晰双方在项目不同阶段的作用。
此展分工繁复,工作量浩大,全馆大部分人力投入基本陈列无暇分身,决定试水吸纳企业力量,通过整体打包的方式,委托展览服务公司负责展览筹备及费用支付等工作。
第三方引入为项目进展带来了很多便利,如可将展览制作、图录出版、多媒体设备采购等子项外包给各专业公司,可直接向国内外各借展机构和分包公司支付费用,等等。整体而言,将项目整体外包还是需要谨慎考虑。其一,尽管公司在专业技术领域有所擅长,由于缺乏博物馆工作背景,展览设计、教育活动、文创产品研发等均需博物馆投入较大精力完善质量。另外,博物馆求高质、求出彩的期待与企业求利润、求低成本的原则有天然的矛盾,将展览经济权交由公司把控,易造成相关工作开展受限的被动局面。
经过两轮机构改革,湖南馆展览项目负责制已基本成熟,策展人负责展览内容、设计、教育、出版、宣传、文创等各项工作。副馆长陈叙良及原馆长陈建明为该展策展人,在李军教授研究基础上,对内容、形式设计进行审核、团队组建及进度把关等。展览筹备期间,以内容组为主导,形式设计、教育、文创、数字媒体等部门全程参与讨论;在文物运输和布撤展期间,保管、文保、保卫、后勤等人员紧密配合。受益于湖南馆策展人制度及多年跨部门协作经验的积累,馆内各项工作开展较为顺畅有序。
目前,湖南馆正在继续推进改革,以进一步消除部门壁垒,探寻现有政策环境下健全办展激励机制的途径,如可否根据展览社会和经济效益对员工进行适当奖励,如何将展览工作与职称评聘和岗位晋级挂钩等。
中意展以跨文化的视野,整合意大利、中国、美国等博物馆藏品资源,通过还原中国艺术中的西方影响,以及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中的中国元素,讲述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艺术的交流故事。所涉及的展品地理上横跨欧亚大陆,时间跨度越千年,材质涵盖青铜、陶瓷、书画、玻璃、丝绸、大理石等。不同年代、不同材质的珍贵展品同展厅甚至同一展柜展出,对场地的温湿度、展柜环境、文保设施等提出了较高要求;更具挑战的是,如此宏大的主题和复杂的展品构成,除内容组的研究人员,借展、文物点交、文保等人员也必须具备基本的英语沟通水平,并且在短时间内学习展品(特别是国际展品)的专业知识。
中意展展品数量250余件,除湖南馆藏品,其他分别借自首都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等22家国内机构及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罗马国家博物馆、锡耶纳国立美术馆等26家国外机构。熟悉展览工作的同行都会惊讶于借展的规模——众所周知,文物是每家馆的命根子,商借谈何容易,国际借展更是难上加难。除了商借本身的难度,借展成本亦绝不容忽视。尽管一再压缩借展数量并超额使用了复制品和辅助展品,但仅国际借展一项,依然耗费了整个展览一半以上的经费。
面对借展难与借展贵,项目组反思:尽管确实有个别博物馆出于各种考虑拒借,绝大多数国内外博物馆都对湖南馆的借展工作给予了极大支持;但今后展览需要从策展层面入手,尽可能将借展机构控制在有限数量,如10家以内;同时将多机构巡展常态化,以分摊费用。另呼吁中国博物馆参照西方经验,建立国内乃至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加盟机构互免借展费,在相互负责的基础上适量降低文物保险金。还可考虑与各类公益基金会合作,为展览提供经费赞助。
“博物馆一方面是文化传播机构,但另一方面还是一个新知识的生产机构。我们做的展览或是写的东西,如果百度或维基百科一搜就搜得到,那价值就低了;要是别人找都没地方找,那这个东西就是我们的原创、我们的价值所在。湖南省博物馆还是要立足去追求生产新的知识、有新的发现和创新。”陈叙良接受采访时如是说。中意展以揭示多元文化交融共生,共创人类文明的历史真相为主旨,除了展示许多学术史上的新发现,如圣母子与观音送子图像志层面可能的传承关系,还提出了众多探讨话题,如枫丹白露画派《加百利和她的妹妹》与新会“木美人”可能存在的关系,引发公众思考与进一步研究。为配合展览,湖南馆举办了“艺术、物质文化与交流:13-16世纪欧亚大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内外大学、文博机构的专家学者分享这一领域的最新成果。
中意展及其配套研讨会、图录、系列讲座等学术活动都展示了湖南馆在知识产出方面做出的努力。新时代以珍宝展、罗列展为代表的传统展览已不能满足观众需求,在了解历史事实、欣赏艺术珍品的同时,观众也渴盼在参观中,能够激起新发现、新思考和新认知,而如何策划更多学术上有深度,立意上有高度,视野上有广度,表达上有人文关怀的展览,则是博物馆需长期探索的问题。希望湖南省博物馆中意展的尝试和经历能为这一征程有所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