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吴主任
观念的改变需要运气,所以常识值得重复。简单说,寻找有缘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俄乌正在谈“全部换全部” ·  昨天  
参考消息  ·  特朗普宣布换人! ·  2 天前  
卢克文工作室  ·  上千元德国剃须刀平替,居然只要百元?!min ...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国产载人飞艇成功首飞!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克宫为特朗普“帮腔”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吴主任

川普被封号,拼多多负分公关

吴主任  · 公众号  ·  · 2021-01-11 20:34

正文

图:Georges Seurat

两个问题,一部电视剧,一部电影。

1、推特侵犯了川普的言论自由了吗?

没有。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内容如下: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宗教活动自由;剥夺言论或出版自由;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诉冤请愿的权利。

侵犯言论自由的主体只能是公权力。

推特是私人公司,封谁的号是它的权利。与此同时,推特在行使其正常权利引起如此巨大的争议,它就需要自己承担后续可能的责任。比如,在很多人眼里这已经不是一个持中立态度的平台了,而是有了明显的倾向性。

封了川普的号都不仅仅是倾向了,无论推特什么动机都会被认为已经深度参与到美国政治斗争中去了。能封号就能屏蔽某些指定的内容,就能在平台上操纵信息,引导舆论……那么推特是否还值得美国人民信任,恐怕是它自己需要面对的后果。这件事也可能会让人们更愿意投奔更加中立的平台也不好说。

2、如何看待拼多多回应解约发帖员工?

拼多多的公关能力大概是负分。这个结论不需要什么专业人士即可判断。连二连三的事故,一次比一次回应更糟糕。 拼多多这家公司特别下沉,农村的老年人都会用拼多多,但这家公司近期的表现又感觉完全 脱离大众 ,以至于几次官方回应都显得十分拙劣

企业犯错不可怕。是人都会犯错,企业是个抽象的概念,就是人的组合,做事的都是具体的人,自然也难免犯错。但出错之后的态度就大致能反映某些企业文化相关的东西。我个人的感觉啊,拼多多这家公司企业文化出大问题了。 “本分”这个词都快变成骂人的话了。

但是,骂两句,叹口气,生活还是得继续。

对拼多多来说呢?三个问题大家自己思考回答。

第一, 如此凶残的工作时长,拼多多还能招到人吗?还是说年轻的大学生依然趋之若鹜?
第二,假设,我只是假设过两天拼多多上来个“千亿补贴”,成千上万义愤填膺痛骂拼多多,发誓终身不用拼多多的网友会不会又悄悄地去看看能否买到低价好物?
第三,你猜近期拼多多的日活是涨了还是跌了?
第四,假如有关部门开始严查拼多多,什么监管啊整顿啊等等,事后真正受益的是哪些人?潜在受损的又会是哪些人?

我不知道,我也好奇。

3、电视剧《大江大河2》

相比第一部,这部弱了很多,几乎是宋运辉一个人的独角戏。但依然值得推荐(推荐2倍速)。因为这部剧很生动地描绘了改革的历史,观众可以通过这部剧看到改革浪潮下人们的生存和奋斗的状态。

比如以前企业都得挂靠到集体,私人没有资格办企业。这其中有巨大的风险,因为即便一个人自己掏钱办厂子,很可能就被收编为集体所有。又比如以前国有企业引入外资也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

这部剧也强调这句话,个人的成就离不开奋斗,但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4、电影《心灵奇旅》

人只能“活在当下”,无论一个人在当下是沉浸在过去不能自拔,还是在当下为未来而焦虑,反正当下瞬间变成过去迎来下一个当下。生活不是一条画好的线条,只是一连串的瞬间而已,哪有什么是必须要实现的。

人生其实总是处于已经完结的状态,就是一个又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瞬间,直到彻底结束。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到,我们谁也不知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