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在《白鹿原》中写了许多梦,是有其用意和作用的。他极力通过一个又一个梦,来表现小说中那个时代里人们的生活状态,在梦中构建另一种神秘的、混乱的、幽暗的生命世界,带给读者的无尽的感性思维和人生思考。
《白鹿原》是近年来中国严肃文学作品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演绎了两个家族众多人物的悲欢离合,生生死死,拼杀搏斗,恩怨情仇。在这种典型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典型意象,其中最能体现作者谋篇布局和创作特色的当属不同人的一个个怪异而又朦胧的梦。这些梦增加了文章的空间层次感,从而令我们对其中复杂的人性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白鹿原》中梦的类型
梦的神秘性、梦的荒诞、飘忽的不可解性,甚至梦境的恐怖性,都有助于形成小说的魔力。而《白鹿原》中有两种梦:一种是可以理解的,与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真实的梦,是人性长期受到压抑,只能在梦中还原人性最原始的最本质的渴望,是关于人性的梦,鹿兆鹏媳妇的一系列梦以及最后的疯掉都是这种形态;这是对于今后发生的事件的提前感知和对未可知事件的朦胧感觉,即征兆梦。白嘉轩和他的家人做的与白灵之死有关的梦,就属于这样的梦。
人性梦
文中的人性梦主要反映了原始人性得不到抒发的情况下还原在梦境的爆发。兆鹏媳妇的一系列的梦最能说明这个问题。在第十章中,她 “梦见和兆鹏发羊痫风似的颤抖起来。颤抖过后,她惊奇地发现那个从她身上扬起的脸不是兆鹏而是兆海。”在她的这些类似的梦中还出现过黑娃(鹿兆谦)和她的公爹鹿子霖。鹿兆鹏新婚后一去不返,作为鹿家的媳妇,鹿冷氏整天面对最多的就是她的公爹――一个风流成性的成熟男人和丈夫的弟弟鹿兆海。而她看见田小娥,更是妒忌她“和黑娃在那孔破窑里夜夜发羊痫风似的颤抖” 。他们都是鹿冷氏熟悉或者羡慕的对象,所以在她的潜意识里梦见与他们“发羊痫风似的颤抖”也是人性本质的体现。福尔科特说:“我们都知道,在梦中性是特别放纵的。
梦着自己豪无羞耻感,是我们在清醒时把他们与这件事联系起来都感到害怕的事,甚至想都不会想到的事。”在封建礼教的压抑和婚姻生活的孤独,兆鹏媳妇不能得到正常的生理需求。只能在潜意识心理领域,蕴藏着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虽然性本能通过被压抑、排挤或者储存在意识阀限之下,但它具有强大的冲力,它不是温文尔雅、静止不动地独善其身,而是狂放不羁、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发泄的机会。
征兆梦
除了这类性梦之外,《白鹿原》中还有一些梦是征兆性的,如白秉德的梦。在第二章中,写白秉德老汉“梦见自己坐着牛车提着镰刀去割麦子,头顶忽地一个闪亮,满天流火纷纷下坠,有一团正好落到他的胸膛上烧得皮肉吱吱吱响,就从牛车上翻跌到满是黄土的车辙里。”醒过来,原来是得了“瞎瞎病”,最后痛苦地死去。他的梦就是征兆性的,是得病的前兆。这种梦主要是作者的刻意描画,他在《白鹿原》中写了很多在我们常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如朱先生的先知先觉,贯穿全文的白鹿等,尤其是他写的一些神奇的梦,更是增加了文章的神秘气息。《白鹿原》中,把梦的神秘性,不可解,甚至是恐怖性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白鹿原》第一章就有描写白嘉轩的第六个女人胡氏突然从梦中惊醒,浑身颤抖如筛糠,眼里满是狐疑惊恐,目光恍惚游移,直到白嘉轩挖来半升豌豆,一把连一把摔打,从顶棚到墙角,从炕上打到地下之后,她才敢开口说出昨晚梦见的鬼怪。令白嘉轩大惑不解的是,胡氏并没有见过死掉的任何一个女人,而她说出的那五个死者的相貌特征一个一个都与真人相吻合。胡氏的梦,给她带来巨大的恐惧,无疑是造成她死亡的一个心理原因。一方面,它带给读者的是混杂着惊惧感与趣味性的复杂感受,另一方面,也确实利用超常现象展现一个浑涵、幽暗的生命世界,这正是《白鹿原》让我们觉得充满魅力意味隽永的一个深层原因。
《白鹿原》中梦的成因
梦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是人人都有过的一种心理活动体验。我们总是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固然也不错,但梦之复杂远远不是这种固然不错的简单理论所能说明的。人在夜间梦境中实在有着与人的白天清醒时完全不同的另一个生命空间,也就是说,梦远比人们的简单认识要复杂神秘得多,也有意思得多。
人性梦的成因
文中的兆鹏媳妇自身在传统的封建礼教观念重重的包围下,几十年如一日地自觉性地服“ 法” 于鹿家媳妇这一位置, 她在思想观念上也完全遵循传统的女性贞洁观, 但作为一个正常女性, 又渴望在生理欲望上得到满足, 她在理念与欲望之间痛苦地挣扎着,以致她在看见田小娥时, 呈现出矛盾的心态。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梦在展示他们欲望的满足时往往是不加掩饰的。我们已经发现有些梦公开地表现了欲望的满足,而在另一些梦中欲望的满足却很难觉察。而是常常用各种各样可能的手段加以伪装。兆鹏媳妇的这种欲望宣泄,就是那些白天的意识生活,以及停留在潜意识中未得到满足的愿望。这类性质的梦,其实是人的性压抑的一种释放形式。它是人性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尊重的情况下,只能在潜意识或无意识里摆脱现实生活的制约和自我控制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这是在一种无意识形态下进行的一场反映内心真实情况的心理活动,而它是以梦境的形式不断地出现,只能说明梦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抒发这种情绪的最好方式,也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达成她的这种需求和愿望。
征兆梦的成因
白嘉轩在二十年后送信的干部面前“以不可动摇的固执和自豪大声说:‘我灵灵死时给我托梦哩……世上只有亲骨肉才是真的……阿嗨嗨嗨……”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个梦的出现原因的解释也承认有血缘亲情的关系,但是对于白嘉轩和他的亲人的这些冥漠恍惚的梦,我们仅仅有这些认识是不够的。一般的梦都是人在睡眠中对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场景和事件进行了组装,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梦。但是白嘉轩和他的亲人们同一个晚上做的这个梦不是经过简单的联系就能解释的,梦见自己喜欢的人死去,支配着梦与死人的关系是特定强烈的矛盾情感。这种梦看来是白嘉轩的一种愿望,盼亲人的愿望。他天天有意识无意识地想着可爱聪明的女儿,其目的是帮助梦者否定他那种往往矛盾的情绪态度。他希望灵灵好好地活着,但梦中出现的结果是相反的;其矛盾在于潜意识的思念与无意识地死亡成了对立,从而变成他的矛盾情感梦的表现。这里面肯定有作者的巧妙构思在里面,以体现作者的某些想法。
《白鹿原》中的梦对主题表现的作用
梦可以表现出必然的真理、哲学的见解,可以表现出幻觉、狂想、回忆、计划,可以表现出对将来的预测和非理性的经验,甚至还可以表现出心灵感性的幻象。如果一个小说家,一味地写那些具有理性内容或可以根据他的日常经验进行明确解释的简单的梦,那他的作品,就会缺少那种几乎不可索解的神秘性和奇异性,就会失却对读者的吸引力,最重要的,是他就很难写出人物生命体验中的那个混沌而真实的领域。梦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是人人都有的一种心理活动体验。但由于做梦是人在睡眠的状态下出现的,它具有偶然性,人们根本不能预知什么时候做梦,什么时候它会来。而弗洛伊德主张梦的内容代表人的无意识领域里深层的欲望,人类社会的风俗、习惯、宗教戒律、道德规范等等;归根结底都是作为对人的性本能的一种节制而产生。一切科学和文学艺术都是出于人的性本能冲动“升华”。当人的欲望受到压抑、无法满足时、便转向其他渠道发泄。在压抑作用减少的睡眠状态下浮现到意识表层上来。这当然有他的道理,但从《白鹿原》中那些复杂的梦来看,不是用这个简单的理论就能说明的。作为当代著名的作家,陈忠实所写的《白鹿原》重视了梦在体现作品的内涵、深度价值方面的作用。同时通过作品中个人真实的梦例,来深刻地体现小说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的对比,引起读者对人性的思考和共鸣。
对白嘉轩和他的家人的这些冥漠恍惚的梦,如果不是用某种独断而教条的认识来进行简单的评判,而是潜入人的深层的心理世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认识和分析,那么,即使不能给出凿凿有据的结论,我们也必须承认它是一种令人恐惧和震惊的心理真实。而我们之所评价陈忠实是一位极为优秀的小说家,说《白鹿原》是优秀长篇小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陈忠实在这部小说中,通过对梦的真实描叙,敞亮了我们的心灵世界,唤醒了我们对人性的思考。从而让我们对人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因此这样的描写,不仅给作品萦绕上一层奇幻的神秘色彩,而且还有助于调动读者的想象力。换句话说,《白鹿原》对于梦境描写,不仅具有表现人的心理意识活动的真实性,而且还具有通过对神秘因素的成功利用以征服读者的修辞性和艺术性。
陈忠实在文章中刻意写到那么多梦,不是偶然的,随便写着玩的,是有其用意和作用的。他极力通过一个又一个梦,来表现在小说中那个时代里人们的生活状态,在小说的现实世界外又构建了另一个神秘的、混乱的、幽暗的生命世界,带给读者的是无尽的感性思维和人生思考,给作者的民族秘史的写作蒙上了一层迷离的色彩。难怪作者在开篇就引用巴尔扎克的话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书房·福利来了
小说《白鹿原》、电视剧《白鹿原》,
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白鹿原》里还有许多未解之谜……
西凤375酒 星空375·西凤酒
邀您继续解读《白鹿原》
参与《白鹿原》剧评、书评,
(6月30日截稿)
字数在500—1000字,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就有机会在书房记发表,
获得西凤375提供的精美礼品一份。
- 投稿&转载 -
邮件[email protected]
转载=联系后台 | 往期内容=点击“阅读原文”
值班编辑=王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