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拖!传染性更强、症状更严重
还会引发病毒性肺炎
广东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李静指出,流感,可不是普通感冒的“加强版”。
普通感冒症状相对温和,多是鼻塞、流鼻涕等,一般一周左右就能自愈。而流感则来势汹汹,高热、头痛、乏力等症状明显,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肺炎等并发症,尤其对老人、孕妇等高危人群威胁极大。及时就医是避免重症的关键,
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如高热、全身疼痛等,尤其是高危人群,应迅速就医。
在症状出现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或玛巴洛沙韦)至关重要,这能有效缩短病程并减少并发症风险。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肺炎也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可引发包括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性肺炎,会有高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可能引发心肌炎或心包炎,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休克;感染流感病毒后,心肌梗死、 缺血性心脏病相关住院和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
神经
系统并发症:
包括脑炎、脑病、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等,儿童多于成人,急性坏死性脑病更为凶险。
其他并发症:
流感还可能引发横纹肌溶解、休克等。儿童流感并发喉炎、中耳炎、支气管炎相对成人更为多见。
医生提醒,相较普通市民感染后的症状
,以下几类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较易发展为重型/危重型,一定要充分重视:
-
年龄<5 岁的儿童(年龄<2 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
-
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
-
-
医生介绍,流感全身症状较重,往往表现为突然出现的高热(体温大于39℃),伴有全身肌肉酸痛、咽痛和头痛等,疲劳乏力明显。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多见于乙型流感。
一旦
确诊流感,需积极抗病毒治疗。流感治疗最佳时间窗,一般是指发热后的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
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扩散,有效缩短流感持续的时间和病程,并能够有效预防流感并发症和重症。
但不建议市民在家自行用药。
当确诊流感后,不要认为服用抗病毒药物就万事大吉。服用药物后,一定要多饮水,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适当增加蔬菜水果肉类的摄入,增强机体抵抗能力,严密监测身体情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
目前流感正处于传播的高峰期。
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病原体主要为流感病毒,其次为人偏肺病毒、腺病毒;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病原体主要也是流感病毒,其次为人偏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春节过后,人们踏上返工返学的旅程。在这人员高度流动的时期,流感也悄然成为旅途中的潜在威胁。
途中如何防护?
李静支招:在车站、车厢等人员密集场所,正确佩戴口罩能大大降低感染风险。其次,手卫生也不容忽视。旅途中,我们的手会接触到各种公共物品,勤洗手或使用免洗洗手液,能及时清除病菌。此外,保持通风也很关键,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开窗通风或使用空调的通风功能,让新鲜空气流通起来。最后,对于老人和孕妇这些高危人群,及时就医更是重中之重。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切莫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