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武水务总承包的呼和浩特旭阳中燃能源有限公司焦化废水零排放项目完成功能考核,将进一步助推进内蒙古自治区内焦化及其他煤化工浓盐水零排放的实施,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
近日,由宝武水务总承包的呼和浩特旭阳中燃能源有限公司焦化废水零排放项目完成168小时项目功能考核,焦化废水经处理后可以浇花养鱼。
这意味着,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成功投产的独立焦化企业污水零排放项目,该项目将进一步助推进内蒙古自治区内焦化及其他煤化工浓盐水零排放的实施,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
同时,也标志着宝武环科、宝武水务在煤化工等新兴领域的市场竞争中,通过服务和专业的技术赢得市场认可。
近年来,宝武环科、宝武水务认真贯彻落实集团战略规划,积极培育与发展“聚焦向外”业务,全力支撑制造板块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同时,将“聚焦向外”业务作为公司践行产城融合,打造“立足钢铁、服务社会的环境综合治理绿色产业平台”的重要抓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旭阳呼和浩特园区是旭阳集团以焦化及产业链延伸为基础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经济开发区建设的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循环经济智慧产业基地。该园区自投产以来,就深受水资源紧缺之苦,同时由于整个园区环保零排放批复,浓盐水量大无法消纳,造成水系统不断循环、污染物富集,加速了设备腐蚀,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在该项目中,宝武环科、宝武水务发挥工程+运营整体解决方案的优势,在总结提炼了废水零排放3.0技术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采用了化学药剂软化+树脂吸附预处理工艺、
超滤+纳滤+反渗透等膜处理耦合工艺以及行业内首创的臭氧纳米微气泡+LDO高级氧化处理有机污染物的工艺,彻底解决了焦化浓盐水结垢性化学污染、高盐分、高有机物污染等困扰行业的难点痛点问题。
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受到了旭阳集团的高度好评,不仅提高了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实现了“废品”向“产品”的飞跃。这一创新举措有效筑牢了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屏障,并引领了行业向绿色转型的发展方向。
该项目投产以来,大幅提升了厂区循环用水水质,提升了生产工序的运行稳定性,并进一步降低了厂区吨焦新水用量。
据测算,每年可以实现浓盐水回用约110万吨,同时产出副产品工业氯化钠9000吨、工业硫酸钠6000吨。
(来源:中国宝武)
相关阅读
呼和浩特旭阳中燃能源有限公司焦化废水零排项目化浊为清
几瓶装着颜色各异散发着刺鼻气味液体的玻璃瓶,一个清波荡漾鱼儿嬉戏玩耍的鱼缸,一盆生机萌动绿意盎然的绿植……这看似化学实验室的配置组合,被安放在旭阳集团呼和浩特园区中水深度处理厂房中,总让人感觉有些不搭。
站在鱼缸前,工作人员正准备给鱼儿喂食,一群小金鱼迅速冲上水面,张大嘴巴等着投喂。鱼儿吃饱后,又沉入水中,时而吐出泡泡,时而互相追逐,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其实养鱼、浇花的水,就来自于旁边玻璃瓶里的焦化废水。”工作人员指着一瓶散发着刺鼻气味的深褐色水样说。
“焦化废水能养鱼、浇花,真的假的?”记者一脸不可置信。
“这是我们正在实施的焦化废水零排项目。”呼和浩特旭阳中燃能源有限公司焦化废水零排项目班长赵伟面对记者的惊愕解释道,“就是这个项目让不可能变为了可能。”
“焦化废水是在煤高温裂解得到焦炭和煤气的生产过程中回收焦油、苯等副产品而产生的,其污染物的成分十分复杂、有机物浓度高、毒性大,是一种国内外公认的污染最严重并且难以彻底降解的工业废水。”赵伟介绍,旭阳集团呼和浩特园区每天会产生1万多吨的焦化废水,但经过集中处理后,可达到循环水补水标准。
走近焦化废水零排一体化装置,记者亲眼见证了“奇迹”的发生。深褐色的焦化废水通过隔油池、调节池、加载絮凝池等17道工序过滤后,逐渐变得清澈透明,经过最后处理的中水,小鱼儿可在水里畅游,用其浇灌的绿植也是长势喜人。“
经过处理后的焦化废水,有97%的部分会被回用于厂区。剩余的废水则通过两级纳滤和蒸发结晶过程,被转化为合格的工业级氯化钠和硫酸钠产品。
每天,这一过程能够产出24吨氯化钠与12吨硫酸钠。这些产品可以销售给下游企业,从而为公司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呼和浩特旭阳中燃能源有限公司企管专员白文宇告诉记者。
“
项目主要处理呼和浩特园区内焦化工序及其他煤化工工序废水经浓缩之后的浓盐水,我们一年大概可以回收400万立方米生产中水
,其工艺不仅环保无污染,还对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意义重大。”赵伟说。
呼和浩特旭阳中燃能源有限公司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家运用焦化废水零排项目浓盐水蒸发结晶装置的焦化企业。
该装置采用了化学药剂软化+树脂吸附预处理工艺、超滤+纳滤+反渗透等膜处理耦合工艺以及行业内首创的臭氧纳米微气泡+LDO高级氧化处理工艺,彻底解决了焦化浓盐水高结垢性化学污染、高盐分、高有机物污染等困扰行业内难点、痛点问题。
焦化废水的零排放,提高了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实现了“废品”向“产品”的飞跃。这一创新举措有效筑牢了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屏障,并引领了行业向绿色转型的发展方向。安全、环保和质量始终是化工企业的生命线。
近年来,呼和浩特致力于推动安全、绿色和低碳的发展模式,积极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和研发驱动的强大动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同时,以先进制造业的高标准为引领,对传统行业进行深度改造与提升,努力实现设备智能、制造智能与运营智能的全面融合。这些举措不仅极大提升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还显著增强了其经济竞争力,为呼和浩特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