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周知道
尽一切可能去发现我们的用户想知道的信息,让知道成为一种享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日经济新闻  ·  高薪招聘!蚂蚁下场自研智能人形机器人 ·  2 天前  
每日经济新闻  ·  演员郑恺,被起诉! ·  3 天前  
每日经济新闻  ·  智能云增速26%,百度如何用AI重塑云计算格局?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周知道

子随母姓,你可以接受吗?

南周知道  · 公众号  · 生活  · 2020-02-26 10:30

正文


为了不在茫茫人海中失联,请把我们设为“星标 ”哦。

点击上方蓝字“南周知道” →进入新页面,点击右上角“...” → 点击第一栏 设为星标


拳王邹市明在2019年喜提第三子,且称这孩子将随母姓,一时间公众对硬汉化身软男人的做法议论纷纷。
毕竟,这涉及到民间曾经长期以来羞于提及的一个敏感话题:子随母姓。进一步延伸开来的意思就是,过去基本上只有在倒插门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孩子随了母姓。
不要说是在古代社会,哪怕是现代社会里一些农村或偏远山区,这都是一个禁忌的话题。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它的敏感和禁忌之处是什么?


邹市明(左)和自己的蜡像合影。 (新华社记者 陈飞/图)


女人不是没有“风光”过




姓字的简繁体写法一致,女生为姓,从字面就可以看出,姓是母系社会时期的产物,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现代的一些女性讨伐起男权来不遗余力,可惜人类在刚刚步入所谓的高等文明之初,只有女性有姓。你去翻翻《史记》的前三四个章节,夏商周三代的始祖只有母亲的名字而没有父亲的名字。孩子生下来只知道有母亲而不知道有父亲,这是母系社会时代族外群婚制的典型特点。
在那个时期,人类还没有真正进入农耕时代,种植的雏形才刚刚出现,大部分时候靠采集和狩猎为生。女性作为每个族群里的领导者,在食物的分配和财产的继承上占据主导位置。
从女娲造人和补天的神话中,也能看出那个时代崇拜女性的意识。或许有人会用现代的逻辑去反推,这不就是对男人的压迫吗?
其实还真不是。母系时代的女性主导意识,实际上还只是遵从于最原始的生存和延续后代的本能。
转折点在人类逐渐学会并适应了种地或蓄养牲畜,这有别于动物遵从本能的捕猎,人类掌握了真正的生产方式。


男人“夺权”了




从有了自己土地的那一刻起,真正意义上的私有财产就出现了。因为生活方式的改变,过去那种集体狩猎或者采集的场面,逐渐转化成个体分散在不同的土地上劳作或放牧。
男性体能所具备的天然优势在这一刻开始发挥出来,他们成了每一块土地上的主导劳动者。而女性过去的支配权,在分散开来生活以及体能不如男性的情况下却渐渐丧失。
当男人可以拥有一个妻子或者几个妻子的时候,父权时代也就真的开启了。而具有繁衍后代功能的女人,她们像男人的其他财产一样,成为了雄性重要的占有和夺取对象。
国家出现后,男性更是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强化女性的从属地位。《尚书·牧誓》就说:“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就是说一个女人像母鸡一样不能打鸣,否则就是家庭败落的征兆。
其后在漫长的封建岁月里,劳动力的需求和延续香火的观念,进而使得重男轻女的意识在不断强化。甚至在这种观念的洗脑之下,多数女性犹如患上了斯得哥尔摩综合症一般,不但从属于男性,还反过来压迫女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于是,从父权时代开始,由于男人占据了社会绝对的主导地位,孩子跟谁姓,女人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何况,西方的男人不但把自己的姓氏挂在后代身上,连妻子也要挂。
从这一点不难看出,孩子跟谁的姓,本质上就是谁占据了多数资源,谁就占据着绝对的主导权。母系时代是女人说了算,最后男人通过生产力的转化提高,夺取了权力。孩子的姓,自然也就跟男人了。



姓是证明和符号




姓氏本身只是一个符号 (新华社/图)

或许当下的年轻人不能明白,为何古人那么耿耿于怀孩子的姓跟谁呢?
其实就像身份证的编码一样,如果只有生日而没有前后的组合数字,那每个人的编号就会是重复的,也就失去了证明每个个体的意义。同样,如果人们只有名字没有姓,又如何区分族群和血缘关系呢?
最初的姓源于不同部落里的图腾崇拜。而且在母系时代,姓与氏有严格区分。一般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而姓的作用主要就是为了区别不同的种族和世系的。
春秋战国时期,男人的地位已经提高,姓氏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到了秦汉之际,姓与氏彻底合并不再有区分了。
现代的你或许以自己的姓氏感到骄傲,但是在最初,老祖宗们姓氏起的其实很随意,各种形式的都有。有以国家为姓的,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后来几乎都成了姓氏。有以居住地为姓的,比如东郭、西门。有以官职为姓的,司徒、司马。有以职业为姓的,陶、屠。
不管是怎么命名的,姓的作用就是一个证明,证明自己的血脉香火有了延续,和旁人做出区分。
这种血脉的延续,也是私有财产的延续。一个人不可能把自己的家产传给外人,那么用来证明是自家人的姓,就成了区分和标定不同个体的重要符号。
即使到了现代社会,人类还是在用同样的方式来区分自家人和外人的,但形式已经在变化。
如果说,男女平等的呼声打破了男权意识的坚冰,从而使得孩子跟谁姓有了讨论的空间。那DNA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将可以彻底取代姓氏,真正从骨子里来证明你是谁的后代。
所以一些男权意识不强的人,孩子的姓氏跟谁,他也就不会在乎这种表明的形式了。在DNA技术面前,姓氏将弱化为一种单纯的形式,不再具有标定和区分血缘的价值了。


生产力主导文化观念




不过,还是会有一些男性心存芥蒂。天涯论坛曾有一个子随母姓的调查,虽然有47%的人表示可以接受,但依然还是有37%的人不能接受孩子的姓跟随母亲。
一方面,不少男性内心深处一些固有的传统意识一时难以改变,另一方面在男女平等的不断呼吁之下,很多女性开始主动站起来争取自己的权利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