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今天下午
太匆忙
,37后就直接标记39,晚上回来
才发现
,已经改过来。
【狩猎解读】
缠师时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给大家讲解,中间有些许疏忽也是难免的,有时候文章中也有些错别字和矛盾的地方,这些都可以理解,很多地方缠师都能及时发现更正,并且虚心接受,我们更应该感激缠师的无私付出。
在前面的课程里,本ID反复说过,
结合律
是至关重要的。这里的人,认真学过
抽象代数
的人少,所以不大明白
运算规则
的选择对
研究对象
的决定性意义。对于
走势
来说,结合律就是
连接走势之间
关系
最重要的规则
,不深切明白这一点,如何能明白
走势本身
?
【狩猎解读】
说起结合律,它就是一种二元运算的性质,只要运算元素的前后位置顺序不变,它们之间可以自由结合,而整体运算结果是不变的。最简单的例子,加法运算就满足结合律,即: (a+b)+c = a+(b+c); 结合律有什么好处呢?比如:58+69+31=?直接算58+69=127然后再加上31=158,算起来还是有点费劲的,但是我们很容易知道 69+31=100,那么58+(69+31)=158,这样运算起来是不是变得容易很多。也就是是说结合律使得我们有不能的组合方式,不同的组合使得计算变得简单,缠论走势之间也满足结合律,这个性质使得我们可以对相邻的走势进行不同的组合,这样就具备了不同的分析角度,而他们最终组合出来的大级别走势的级别是一致的。
无论
如何结合
,本ID的理论对走势的
分析原则
是不变的。可以这样认为,本ID的理论,就是走势保持
结合律
下具有
变换不变性
的一套理论,而且可以严格地证明,是唯一能保持
分解变换不变
且
保持结合律
的一套理论。如果有点
现代数学
常识,对这理论的意义应该能多点了解。
【狩猎解读】
结合律可以把相邻的走势自由结合,这对走势分解多样性是很有帮助的,但是无论如何分解,都必须满足一些基本要求:比如走势由中枢和连接段构成,连接段的级别必须小于中枢级别;再比如,结论律中的元素不能被重复使用。再比如走势中枢和连接段的方向等等。再遵守这些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灵活运行结合律,对走势多义性分析是很由帮助的。所谓走势保持结合律下具有变换不变性,核心就是走势级别大小不变,就是通过结合律划分出来的不同走势组合,其最终大走势的级别是相当的。
这几天,随着走势的
当下发展
,本ID不断
变换着所看
的中枢,这根本的原因就在于
结合律
,因为结合律,我们可以对走势进行
最有利观察的分解
,这样,才能更容易
明白走势
究竟在
干什么
?
【狩猎解读】
走势不停的发展变化,不断由新的中枢生成,尤其是对那些扩张,扩展的走势,选择最近的中枢作为当下走势的参考,通过多种变换结合,得到对当下最有利的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当下操作。
例如,到今天,走势一种
最明显的划分
已经自动走出来,就是8-17构成
5分钟中枢
,该中枢是4300点那个5分钟中枢上来后的一个
新的5分钟中枢
,这个中枢,在刚形成时,我们
已经指出
,而且任何学过本ID理论的,都可以
当下指出
。一般来说,形成这个
5分钟中枢后
,在理论上只有
三种走势
:
【狩猎解读】
走势不需要预测,只需要眼睛看着走势自然的选择。缠师所说的8-17构成的5分中枢,其实就是9个1分线段扩展而成的扩展5分中枢,以及它下方4300点那个5分中枢,如下图所示。我们按照中枢定义,找出3段次级别重合部分,也就是(8-11)+(11-14)+(14-17),扩展中枢的次级别就是三段式类走势,中枢自然可以画出来。而中枢形成之后,无非就是中枢升级或者中枢移动,中枢升级保护中枢延申和中枢扩展两种方式,中枢移动则由上下两个方向。
1:
向上
出现
第三类买点
,走出
1分钟向上走势
类型,然后构成
新的5分钟中枢
;
2、
向下
出现
第三类卖点
,走出
1分钟向下走势
类型,构成
新的5分钟中枢
。
3、
中枢延伸
,或出现
第三类买卖点后扩展
成大级别的
30分钟中枢
。
当然除了中枢第三类买卖点后扩展升级以外,中枢延伸也是可以升级的,所谓中枢延伸就是中枢的每段直接都有重合部分,重合达九段以上也是可以升级的。这个可以参考文章:
分辨一下中枢延伸、扩张、扩展
显然,在行情发展中,没必要去预测走势选择什么,
走势自然选择
,只需要
观察着就可以
。现在,走势自然
选择了第一种
,为什么?因为
17-38
构成完美的
1分钟上涨
走势,目前,围绕这1分钟上涨走势的
最后一个1分钟中枢
32-35,正扩展出
新的5分钟中枢
的雏形。
【狩猎解读】
走势不需要预测,随着发展它会自然而然的确定出来,就像开车出门不需要预测路况一样,边走边看,边调整边确认。市场选择了第一种,也就是扩展5分中枢8-17后走出1分钟上涨中枢,后面去形成第二个扩展5分中枢。然而缠师说17-38形成一个完美1分钟上涨趋势,且最后一个1分中枢为32-35,那么我们来反推,如下图:
因为趋势两个中枢不能有任何重合,因此,第一个中枢结束点应该在29之前,又因为32-35是3段中枢,其前面连接段必然要小于等于3段,因此假定第一个中枢结束点为29,那么前面17-29,如何划分为一个1分盘整,我们假设在中枢为达到扩展之前,也就是3,5,7段中枢是同级别的,那么此处最多就是按7段来安排,即22-29作为第一个1分中枢(7段),其前面连接段17-22 为五段盘整,严格从级别来看,也属于1分走势,但其级别确实比中枢22-29要小,因此作为连接段也可以。所有17-38这个1分趋势就是:(17-22)+【22-29】+(29-32)+【32-35】+(35-38)这里划分有点牵强的地方就是17-22这个1分盘整作为连接段,但也可以接受。更符合逻辑的是19-38作为1分趋势,这样连接段19-22级别就更符合要求了。 关于缠论级别的界定问题:
细说缠论级别的界定方法
上述缠师把17-38看作一个1分上涨趋势,是一种分解视角,它把中间的复杂扩展拆分开,从而结合处一个上涨趋势来。从整体看17-38如果按非同视角,其最大中枢应该是22-31这个扩展5分中枢,整体应该是一个5分扩展的盘整走势:
如果从更多的范围看,从3-38来看,整体就是一个标准5分钟盘整了,如下图:
这个
5分钟中枢
,最终
至少要完成
的,至于是否
继续扩展
出大的30分钟中枢,还是出现
新5分钟中枢
的
第三类买点
继续上涨,再形成
新的5分钟中枢
,这
无须预测
,与8-17那5分钟中枢
一样对待
,如此而已。
【狩猎解读】
走势无法预测,只能进行分类,是向上中枢移动,形成新的中枢,还是继续扩展出更多级别的中枢,只需要把扩展和中枢上移的边界条件把握清楚,就是新形成的中枢与先前的中枢是否有重合,包含两个中枢的波动之间也不能有重合,如果没有重合,就是中枢上移,上涨趋势延伸;否则就是扩展形成更大级别的中枢,这些都无需预测,是否有重合,眼睛看着当下就可以确认。虽然无需预测,但可以进行分类,提前预案,给出不同情况下的应对策略。
那么,如果是
按30分钟操作
的,这些
5分钟的中枢移动
、
震荡之类
的活动根本
无须理睬
,只要
看明白
就是,根本
无须操作
;如果是
按5分钟级别操作
,那么就是
不参与大于5分钟级别
的震荡,那么就等
5分钟上涨出现背驰
后走人;如果是
按1分钟级别操作
,那么今天
早上就该先走
,为什么?因为1分钟的
上涨出现背驰
,按照本ID的理论,后面
必然回抽
到最后一个1分钟的
中枢之内
,从而至少形成一个
新的5分钟中枢
。然后根据5分钟
震荡的走势
进行
回补
就可以。
【狩猎解读】
缠师一直强调操作级别,这个对于缠论操作者至关重要。假如你按30分钟操作,那么5分钟及其以下级别的走势就无需操作,只需要在30分钟买点买入,然后至少拿一个30分钟盘整走势,盘背或者30分趋势背驰后卖出。按5分钟操作,就要拿满一定完整的5分走势,所有的走势按照你的操作级别,被分解为上下上下这样的同级别走势连接,这些同级别走势的连接点,就是你买入或卖出的买卖点,这个可以按照区间套来当下确定。具体可以参照前面同级别操作的课文讲解:
【宝宝学缠】 第38课 走势类型连接的同级别分解
【宝宝学缠】 第39课 同级别分解再研究
【宝宝学缠】 第40课 同级别分解的多重赋格
而按1分钟走势看,当下处于1分趋势上涨的背驰段:比较中枢前后连接段的红柱子面积,便可只当下已经出现背驰。
注意,按照
多样性分解
原则,
新的5分钟中枢
,
暂时
先从
最后一个
1分钟中枢开始算起,后面的操作
先以此为准
,等走势走出
最自然的选择
再继续
更合理的划分
。按照这暂时的划分,并
不影响任何操作
,5分钟中枢
该怎么操作
就怎么操作,如此而已。
【狩猎解读】
要形成一个新的5分钟中枢,首先以最后一个1分钟中枢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扩展,形成新的5分钟中枢,当然后面可能继续扩展,这样就可以通过结合律,来选择跟自然跟合理的走势划分方式,这样对操作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我们选择的参考中枢都是5分钟中枢,就像前面,我们开始可以以8-17作为5分扩展走势,再向后发展,可以把10-19作为5分扩展中枢;接着可以将18-27作为5分扩展走势为参考,后面走势发展,我们可以后移,以22-31作为5分中枢来分解走势。
这些都是走势发展到不同阶段时,我们参考的扩展5分中枢。这就是走势结合律的具体运用。
在今天的
背驰判断
中,关键是知道
哪一段相比
,显然,
27-32与35-38
这两段去比。而实际的对比中,
看1分钟图
,去加两段对应的
那些MACD
,太麻烦,所以可以
看5分钟图
。这里,把
5分钟图
给放上来了,图上,
相应对比的
两段已经标记出来,下面MACD的
红箭头
,对应是
回抽那一下
,对应走势,就是最后一个1分钟
中枢形成
的时候,
前面两段
的对比,极为
教科书
,请
好好揣摩
。
【狩猎解读】
背驰判断要以中枢前后的进入段和离开段来作为比较,这里1分中枢为32-35,缠师将比较段定为27-32与35-38,其实更准确点应该29-32与35-38的比较,因为27-32这段走势级别上是和中枢级别一致的,把它作为连接段有点不妥。 我们看29-32与35-38两段的比较,将其对应的红柱子面积累加之和来比较,在1分图上看,有些复杂,因为红柱子面积不连续。由于MACD指标是线性指标,因此5分图上的红柱子和1分图上的是线性等比例的,因此,缠师告诉我们一个简便的方法,切换到5分图上,比较这两个时间段对于的MACD柱子面积也是一样的:
其实,只要
基本概念
明确,这些分析,在当下都
不是什么难事
。这里必须提醒一下,1分钟图上
38标记
的位置用
红箭头
给出,显然,那
不是最高的位置
。
为什么
?
没有人规定
分段的结束位置一定是
最高、最低的
,
关键要有至少三笔
,因为从37开始到最高的位置,
没有三笔
,所以不能认为线段已经完成。但在
1分钟级别上看
,那么37-38这一段,就
结束在最高的位置
,为什么?线段的存在,是为了
让图形规范化
,就如同在
5分钟中枢
里,看
1分钟走势类型的重叠
,是把整个
走势类型的波动区域
算在一起看,
道理是一样的
。
【狩猎解读】
至于38这点分段不在最高点上,这里就是不是按照特征序列来划分了,按照前期线段破坏线段的划分标准,而前期线段的最基本定义就是连续有重合的3笔构成线段,这是线段最本质的定义,按照这个原始定义,在38处成笔是可以理解的。而后在图形标准化时,可以把线段高低点移至最高最低点,其它波动可以忽略。这里涉及到线段前后两套定义的转换理解,之前系统梳理后缠师前后分段逻辑的发展变化轨迹,可以参看文章
细说缠论线段的来龙去脉(完)
1分钟图:
5分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