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
知乎
;作者:大余; 转载于 微信公众号 :
万笔吏
妩
以下聊到的大部分数据、政策信息来自于2016年的各区教委、学校官网,以及家长微信群、论坛等渠道,不做任何入学、升学等承诺。(少部分信息来自2017年)
上海优质高中/初中/小学有哪些?
聊学区房为什么要聊高中?
要知道
学区房是体制内产物
,而体制内绕不开高考,因此
采取从“高中-初中-小学”倒推逻辑
来聊学区房似乎也没毛病,即普遍观念会认为好的高中会影响初中,好的初中会影响小学。
1 高中
以下根据2016年
清华、北大、复旦、上交
的录取人数罗列的
上海高中名单
。
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
四大名校
和
八大金刚
。
-
上海中学
:一本率接近100%,16年清北录取了55人,要知道清北在上海每年共录取200出头,一个学校占比达1/4,另外复旦和上交101人。
-
华二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一本率97%,非常厉害,并且华二13年在闵行建立了一所分校,分校的师资是从本部调过来的,质量也很不错,一本率88%。
-
复旦附中和交大附中
:复旦、上交录取人数也很可观,占尽了先天优势,一本率在95%左右,交大附中最近有微跌。
另外,必须要提一下闵行的
七宝中学
,近年来势头非常猛,单纯从清北复交的录取人数来看已冲击到四大,甩其他八大几条街,也有不少人断言七宝必将改变四大的格局。
这里有两所不同体制的牛校。一所是浦东的
上海实验学校
,另一所是虹口的
上外附中
。
我们常说四大名校、八大金刚,还有一个我们叫他“神仙学校”,就是
上外附中
。有部分毕业生被
耶鲁、斯坦福、哥伦比亚
这样的常春藤录取,还有被
牛津、早稻田、港大
这样的世界名校录取,只有百分之十几的人会参加国内高考或保送,成绩也很突出。
另一所不同体制的学校是
上海实验学校
,采取的是独一无二的十年制,小学4年,初中3年,高中3年,比同年级少2年,学生压力和教学能力可想而知。虽然是公办,但上实小学部是面向全市招生,录取比例极低。
以上为上海顶尖高中的大体情况,关于数据较靠后的同等学校,列表中存在少许遗漏。
那么这些牛校的生源是从哪里来的呢?
来看看上海的初中。
2 初中
通过刚刚说到的四大八大对初中的预录人数为参考,罗列出了各区
优质的初中
。
上海初中有一个特点,
民办初中整体比公办要强
。四大八大总预录人数的前10名里公办初中就只有静安的
市北
,总预录人数101人,这些数据几乎都是市北的理科班贡献的。
另一所不得不提的公办牛初中就是
上外附中的初中部
,之前有提过他的高中——神仙学校,初中同样备受关注,俗称上外120。虽然是公办,但没有对口的小学,全市招生,录取前120名,因此得名上外120。120-360名的学生可以去上外附的一所民办初中上海外国语大学第一实验学校,俗称克勒班,能力也不俗。另外上外120和克勒的前50%的学生有机会考到上外附中高中部。
我们再来看看
民办初中
,徐汇的
华育
,浦东的
张江
,闵行的
上宝
,从预录数据来看都在顶尖行列,而且这三所初中都是由四大名校之首的
上海中学承办
的,所谓的
亲父子关系
。显然在高中预录时占了不少优势,这个优势体现在上中预录约240人,华育占了107,张江22,上宝43,三校共占上中预录的70%。前面说到的《中国诗词大会》上海中学的姜闻页同学就是华育初中毕业的。
这种如同亲父子般的派系校还有
复旦系
,杨浦的
复旦兰生
和
复旦二附
也是鼎鼎有名的初中,兰生有60+毕业生被复旦附中预录,前面说到的复旦附中的武亦姝就是复旦兰生毕业的,复旦二附有20+预录到复旦附中。
还有
华二派系
,家族比较庞大,包括闵行的
华二紫竹
,嘉定的
民办华二
,虹口的
新华初中
,普陀的
进华中学
。
交附派系
,榜上有名的有浦东的
民办交中
。
虽说上海滩民办初中整体要强于公办,但单从区内来讲,静安区和长宁区的公办还是要强于民办的。静安有撑起公办半边天的
市北初
,还有
静教院
和
市西
,静教院是九年一贯的学校,其小学部在静安区也是一梯队。长宁区的
延安初
和
市三女中
在区内也很突出。
以上为上海顶尖初中和高中派系的大体情况,同样关于数据较靠后的同等学校,列表中存在少许遗漏。
接下来看看小学。
3 小学
这里仅呈现了
各区顶尖的小学
,更多优质校详见后文附表。
讨论小学没有初中高中那样清晰的数据,小学的升学数据是不公开的,全市也没有统考,就没有了统一的标准。这份表单主要是通过家长的关注度,搜索热度,学校本身的实力来评判。
民办
公办都有一些顶尖的学校
。
民办以徐汇的
四大民办
最引人注目,徐汇只有4所民办小学,个个都大有名气。
-
世界外国语小学
声名在外,其优势在于外语,录取率低至3%,大比例直升世外初中,也是很多家长看中的,毕竟减轻了不少小升初的负担。
-
逸夫小学
以数学特长闻名,四大杯赛榜首常客,录取率7%左右,不少优秀毕业生会进入
华育
、
上外
等顶尖初中。
-
盛大花园
,面向全市招生,录取率低于5%,去华育30+,据说很鸡血。这样
全市招生
的民办校不多,我们收录的还有静安的
上外静小
,虹口的
上外附小
、
民办丽英
。上外附小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上外派系中的成员,也是非常难进的一所顶尖名校。
-
爱菊小学
,虽然稍逊色于前三校,但艺术特色是其最大优势,吸引着众多有艺术细胞的孩子。当然其录取率也不高8%左右,毕业生少数能进
华育/上外
,大多数能进
西南模范
和
西南位育
,不过相较公办而言仍然是很突出的。
徐汇除了四大民办,还有
四大公办
也值得关注。
这四所公办小学在其总校附近都有分校,注意!
分校有两种情况,1、高低年级分校,譬如高安路一小1-3年级在宛平校区,4-5年级在康平校区,两校间距离不远,且两校区的学区划片范围是一致的。第2种分校情况是独立的,譬如浦东的明珠A、B、C三所分校都有1-5年级,且学区划片范围也都是单独的。地理位置上明珠A、B在潍坊板块,C在三林。
说到
明珠
,我们来聊聊这所号称
上海滩公办第一
的小学。首先有个特例,
作为公办,明珠可以超纲,这可能是倪校长独特的能力
。另外,明珠非常非常鸡血,也拿到了非常漂亮的成绩,每年升入
华育
大概50人左右,占华育外区招生人数的1/4,升入
上外
120近20人,另外也有不少人升入了
复旦兰生
、
市北理
、
张江
、
上实
这些前面提到过的牛初中。
另一点也可以简单说一下
明珠
的四大杯赛近两年的成绩,明珠A、C都在前10,明珠B前15,鸡血程度不言而喻。
作为公办,明珠的牛可比肩徐汇的世外、逸夫、盛大和上外附小这些民办校
,同时还可享有公办义务教育的福利,免学费。明珠受到如此追捧,可想而知。
另外,浦东的
福山外国语小学
名声也是响当当的。福外的优势在于外语,也有多个分校,福山/瑞华校区是高低年级,花园校区是独立校区,都在源深板块,而另一个独立的证大校区在金桥板块。还有一所
福外正达
是福外的民办校,其实力也不可小觑。
杨浦的民办比公办强
,但注意这三所公办的入学门槛很高,要求全家同户,且落户满二年及以上。每所公办小学都有一些入学要求,我们在后面的入学政策环节会详细说到。
静安的公办比民办强
,其中
静教院
我们之前聊初中的时候说到他是九年一贯制的,小学直升初中,近几年也是非常火。15年底静安闸北合并之后,可选的优质资源丰富了,同时竞争也增大了,老静安是提倡快乐教育,老闸北是鸡血出了名的,
闸北实验
的奥赛成绩非常突出就是鸡血的效果。
闵行的
七宝外国语
,也是全市有名,尤其是奥赛和英语,七外16年四大杯赛排名全市第2,另外毕业生去向也很可观,华育20+,上宝60,世外30+。
上外附小
,全市招生,神仙校的开始,不过上外附小也有部分毕业生会选择去华育、兰生、张江这样的牛初中。
长宁的
江苏路五小
,建立了三个独立的分校,欲打造名校集团,撑起长宁公办小学一片天。
接下来我们梳理一下以上谈到的
高中、初中、小学
比较清晰的升学规划路线
好的升学规划路线有哪些?
-
初中
华育
、
张江
、
上宝
和
上海中学是同一派系
,三校共占上中预录的70%。
-
华二派系
的初中有嘉定的
民办华二
、闵行的
华二紫竹
、虹口的
新华初
和普陀的
进华中学
。
-
复旦派系
有一个特点,准入门槛是复旦教职工子女,仅有少量对外招生名额,这条升学路线也是大部分人公认的“复旦直通车”。
-
交大派系
虽也有交大强大的基因,但整条升学路线并没有那么突出,除了
交大附中
保持中流砥柱外,
交大附小
和
民办交中
目前很难进入顶尖行列。
-
上外派系
,从
上外附小
到
上外120
,再到
上外附中
,这条神仙之路显得格外耀眼。
这里只是罗列了上海知名的升学规划路线,当然所有的路线都是基于你具备足够能力的前提下,并不是说你进入某条路线,就万事大吉了。
我们回到当下,
小学阶段,
我们如何才能进入优质的小学呢?
民办
,靠面谈。
公办
,靠学区房和准入门槛。
本文以学区房为主
,面谈这块知之甚少,有专门的机构培训班。
关于选民办还是公办?大多数家长普遍存在的一种观念就是,尝试冲民办,然后买一个学区房保底。(上海目前小学录取顺序是先民后公,但2018年可能会有变化,等待谜底的揭晓)那我接下来就详细讲讲学区房。
什么是学区房?
“学区房”是一个民间概念,而非官方。
从九年义务教育的角度讲,每所房子都是学区房
,显然,我们关注的学区房并不是这个层面的,
我们谈到的学区房都是对口公办、热门、小学的房子
。这里有三个关键词。
第一:
公办
,为什么是公办呢?
只有公办小学才跟房子有对应关系
,民办跟房子没关。我们常谈到的学区房都是指的公办学校。
第二个关键词,
热门
,为什么只关注热门?
顾名思义,那些鲜有人问津的,甚至是菜小的学校,大家不会为了他而过多关注他所对口的房子,因此
我们聊到的学区房都是对口还不错的学校
。
第三个关键词,
小学
,为什么是小学?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初中不是也有对口地段一说吗?确实,小学升初中也有地段生,但是,小升初是有筛选的,主要还是看小孩的能力,不局限于房子。能力强的小学生可以去考民办初中,或公办初中的特色班(重点班),若小孩能力较弱,即使有对口初中的房产,也只能进入公办初中的平行班(普通班),
重点班和普通班可谓天壤之别
。因此,初中学区房的性价比较低,本文不做重点讨论。
目前,大部分家长关注的学区房主要还是小学阶段。
总结一下,我们所讲到的学区房就是
对口公办的,热门的,小学的房子。
以下为学区房更直观的一种表现形式。
这是静安区的静教院附小的学区划片范围图,
他所对口的就是
中间范围内的住宅
,圈外对口的就是另一所小学。
绝大部分公办小学都会有这么一个划片范围,并且相互不重叠。
敲黑板,这里需要注意一种特殊情况,静安艺庭和静安晶华园,有人会说这不是两个商住楼吗,怎么会是学区房呢?特殊情况就在于这种楼是双拼属性,一部分是办公产权,一部分是住宅产权,而
住宅产权的房子能落户,是学区房,不管房子里放的是床和沙发还是放的办公桌,主要看产权属性
。我们了解到静安艺庭11层及以上是住宅产权,静安晶华园除了底商,上面也是住宅产权,是学区房。这种楼的优劣势也非常明显 ,优势在于能落户,能上学,均价偏低;劣势在于得房率低,居住品质一般,大部分没有小区环境。后文中“学区房在售行情预览”我们会看到更多这种具有住宅产权的商住楼。
上海学区房现状如何
内环内45%
内中环间23.3%
中外环间10.9%
外环外也有1/5的占比
129所优质校所在
板块的分布情况
。需要注意跨区域对比意义不大,譬如宝山的淞宝板块,有5所优质校,但由于宝山的小学整体不突出,所以数量最多并不代表其价值最大,顶多说明在宝山区内有优势。各位关注的板块中具体是什么学校,详见文末各区地图附录。
优质教育资源占比
从以下三个维度来看:
【学校维度】16.2%
=145(优质公办129+优质民办16)/896(全上海总校数)
【人数维度】21.2%
=3.6万(优质校招生总人数)/17万(全上海招生总人数)
以上两个维度的数据来自2016年教育局公布的招生计划数,2017年的数据正在整理,目测相差不大。
【房屋维度】14.5%
=110万(优质公办校覆盖住宅总数)/760万(全上海住宅总数)
房屋维度数据偏低是因为民办校没有学区房。分子来自129所公办小学关联的所有小区户数总和,分母来自知乎另一个帖子:
上海房屋空置率是多少?如何估算?
从以上数据可以简单看出:
1、优质校招生规模相对而言偏大(可能是由于社会期望和扩建);
2、
优质资源占比1/5
,也就是10个小孩,有8个无法享用优质资源;
另一个现实是,似乎孩子的竞争对手也会越来越多,我们接下来看看上海过去这些年的新生儿数量。
这是过去16年来上海市新生儿的出生数量,已经
突破了20万
,且2016年1月1日上海开放了二孩政策。
我们发现2012年的数据有些过高,能想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父母对龙宝宝情有独钟吧。这样扎堆儿会在6年后造成一个麻烦,和你分享资源的人尤其多,上好学校也就相对更难,我们俗称2018/2019年为大年。
学区房的政策及风险
学区房的准入门槛包括户口和房产。
户口的户主需要是直系亲属或孩子本人
,直系亲属包括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旁系不行或排序靠后,户口挂靠在姑姑舅舅家的,需要注意了。其中有部分区域或学校还要求全家户口,比如静安区就要求户口本上必须全家都在(爸爸妈妈孩子),而且户主仅限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