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家宝藏》可以说是很火了。近期播出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专场中,来自盛唐的“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就惊艳了不少人。
节目外用QQ-AR扫描这张图,就可以看到它在手机屏幕上转动起来。
还有,QQ和《星球大战》的合作中,你对着天空手指摆出1的手势,就能召唤出一架X翼战斗机。
再往前,QQ联手人教数字推出的“首个可AR识别课本”, 只需用QQ-AR扫一扫每个单元的主图,即可出现对应的多媒体教学内容。
从2016年奥运QQ发起“用AR传火炬”开始,春节红包、电影海报、美食、书刊……不知不觉中,QQ-AR能玩的东西越来越多。
但作为QQ-AR用户,可能你不知道的是,
现在每个人都能创作属于自己的QQ-AR内容了。
首先我们要了解,QQ-AR到底有哪些能力?
我们知道,AR可以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无缝”连接。
而借助手机QQ,人们可以说是近乎零门槛地接触到这种神奇的能力。
不管是展示一段精彩的视频、3D动画,或者H5页面,标准动作都是打开手机QQ,选择“扫一扫”对准我们要识别的目标,GET!
那么QQ-AR到底可以识别哪些内容?
基于腾讯优图实验室的人工智能技术支持,QQ-AR目前可以实现图像识别、实物识别、人脸识别、文字识别等,
而且技能还在不断升级中。
拿最常见的应用场景——图像识别来说,
QQ-AR可以识别特定的静态图片,并触发相应的AR互动效果,
比如在奥运火炬传递活动,就是通过扫描身边好友的火炬识别图,召唤来QQ小企鹅。
再举个例子,我们推出了“QQ-AR急救包”,里面除了药品还有一套识别卡,用QQ-AR扫描后就可以观看急救教程视频,只需15-30秒的时间,即可快速了解基础急救技能。
而且,
QQ-AR不光能识别平面的图片,还能辨认经过曲面变形的图像。
比如在王者荣耀与雪碧的合作中,游戏里的英雄们都出现在了特制的饮料瓶上。
如果说图片识别能从2D跨越到3D的世界,那
QQ-AR实物识别可以说上了一个台阶,
直接就从3D入手。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神偷奶爸3》上映时,QQ-AR掀起的“扫香蕉”热——随便拿根香蕉扫一扫,就能看到萌萌的小黄人。
世上香蕉千千万,QQ-AR都能认出来,是
腾讯优图通过深度学习模型识别有明显特征的物品,并优化了识别体验和收集数据方法之后的结果。
更厉害的还有
QQ与《蜘蛛侠3》的合作:曾有1100万人次体验了QQ-AR扫描“吐丝手势”小游戏,
这是QQ-AR在业内首次推出手势识别。
看似操作简单,但
QQ-AR在复杂光学和背景下,都能够检测到手的轮廓和手指位置,背后有复杂而成熟的技术支撑。
QQ-AR探索的新玩法还包括人脸识别——
我们可以较为精准的识别公众人物面部特征并匹配网络信息。
(李泽言应该暂时是没有的)
最近,我们发布了QQ-AR开放平台(ar.qq.com)。
首批开放能力为精准图像识别,即图片的识别、追踪、展示沉浸式视频或3D动画、跳转H5这一体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