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鼐所著《度支辑略》卷之为钱法,详细记录当时钱局的基本情况,对嘉庆五年各局铸钱数量做统计~
按铸量推算,宝伊局,阿克苏局,宝直局,宝桂局,宝晋局的嘉庆钱存世量较少。
序号
|
钱局
|
铸量
|
比例
|
1
|
宝泉局
|
949,848,000
|
36.99%
|
2
|
宝源局
|
462,445,028
|
18.01%
|
3
|
宝直局
|
6,756,739
|
0.26%
|
4
|
宝苏局
|
111,982,080
|
4.36%
|
5
|
宝昌局
|
45,821,184
|
1.78%
|
6
|
宝浙局
|
140,400,000
|
5.47%
|
7
|
宝陕局
|
70,924,793
|
2.76%
|
8
|
宝武局
|
86,288,623
|
3.36%
|
9
|
宝南局
|
72,081,000
|
2.81%
|
10
|
宝晋局
|
28,392,000
|
1.11%
|
11
|
宝福局
|
46,800,000
|
1.82%
|
12
|
宝广局
|
37,440,000
|
1.46%
|
13
|
宝桂局
|
26,000,000
|
1.01%
|
14
|
宝川局
|
194,133,332
|
7.56%
|
15
|
宝云局
|
136,156,784
|
5.30%
|
16
|
宝东局
|
48,627,423
|
1.89%
|
17
|
宝黔局
|
99,254,300
|
2.84%
|
18
|
宝伊局
|
1,722,000
|
0.07%
|
19
|
阿克苏局
|
2,841,176
|
0.11%
|
合计
|
|
2,567,914,462
|
|
一 、户 部 宝 泉 局
炉 六 十 座 , 每 年 鼓 铸 七 十 二 卯 , 共 铸 钱 八 十 九 万 九 千 八 百 五 十 六 串 ( 遇 闰 加 铸 四 卯 ) , 共 铸 钱
四 万 九 千 九 百 九 十 二 串 。
二 、工 部 宝 源 局
炉 十 六 座 , 每 年 鼓 铸 七 十 卯 共 铸 钱 四 十 三 万 七 千 四 百 四 十 八 串 文 ( 遇 闰 加 铸 四 卯 ) , 共 铸 钱
二 万 四 千 九 百 九 十 七 串 二 十 八 文 。
三 、直 隶 宝 直 局
炉 五 座 , 每 年 鼓 铸
四
十 八 卯 , 共 铸 钱 六 万 七 百 五 十 六 串 八 百 三 十 九 文 ( 遇 闰 不 另 加 铸 ) 。
四 、江 苏 宝 苏 局
炉 十 六 座 , 每 年 鼓 铸 二 十 八 卯 , 共 铸 钱 十 一 万 一 千 九 百 八 十 二 串 八 十 文 ( 遇 闰 不 另 加 铸 ) 。
五 、江 西 宝 昌 局
炉 六 座 , 每 年 鼓 铸 二 十 四 卯 , 共 铸 钱 四 万 二 千 三 十 八 串 一 十 六 文 ( 遇 闰 加 铸 二 卯 ) , 共 铸 钱
三 千 五 百 三 串 一 百 六 十 八 文 。
六 、浙 江 宝 浙 局
炉 十 座 , 每 年 鼓 铸 八 卯 , 共 铸 钱 十 二 万 九 千 六 百 串 ( 遇 闰 加 铸 一 卯 ) , 共 铸 钱 一 万 八 百 串
七 、陕 西 宝 陕 局
炉 二 十 座 , 每 年 鼓 铸 二 十
四
卯 , 共 铸 钱 六 万 五 千
四
百 六 十 九 串 四 十 文 ( 遇 闰 加 铸 二 卯 ) , 共 铸
钱 五 千
四
百 五 十 五 串 七 百 五 十 三 文
八 、湖 北 宝 武 局
炉 十 座 , 每 年 鼓 铸 二 十 一 卯 , 共 铸 钱 八 万 六 千 二 百 八 十 八 串 广 百 二 十 三 文 ( 遇 闰 不 另 加 铸 ) 。
九、 湖 南 宝 南 局
炉 十 座 , 每 年 鼓 铸 三 十 六 卯 , 共 铸 钱 七 万 二 千 八 十 一 串 ( 遇 闰 不 另 加 卯 ) 。
十、山 西 宝 晋 局
炉
四
座 , 每 年 鼓 铸 十 二 卯 共 铸 钱 二 万 六 十 千 二 百 八 串 文 ( 遇 闰 加 铸 一 卯 ) , 共 铸 钱
二 千 一 百 八 十 四 串 文
十一、 福 建 宝 福 局
炉
四
座 , 每 年 鼓 铸 三 十 六 卯 共 铸 钱
四
万 三 千 二 百 串 ( 遇 闰 加 铸 三 卯 ) , 共 铸 钱 三 千 六 百 串 文
十二、 广 东 宝 广 局
炉 六 座 每 年 鼓 铸 三 十 六 卯 共 铸 钱 三 万
四
千 五 百 六 十 串 ( 遇 闰 加 铸 三 卯 ) 共 铸 钱 二 千 八 百 八 十 串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