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
感谢关注武汉晚报官方微信,每天我们会定时向您推送最新的国内外和本地资讯,您也可以通过微信和我们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好玩事、感人事、烦心事,线索一经采用,即付稿酬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

不做这两件事可以活得很潇洒,爸妈看完后再也不逼我相亲了~

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  · 公众号  · 武汉  · 2017-05-09 12:5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来,

大家跟我一起赶走枯燥,

娱乐一下。







想知道答案吗?

我也不知道。




这是上海民办小学

入学试题的一部分

不过考的 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通过这几题

你是否感受到了人生真谛?

至少家长们立马有所觉悟!






除此之外

还有一个“ 查三代 ”的问卷~



部分问卷截图


幼升小“考家长”、“查三代”

迅速升级为朋友圈热门话题


面对众多的议论和吐槽

上海市民办阳浦小学发布声明


☟☟☟


一、设置问卷环节的目的


我校在招生面谈时设置“家长问卷”环节的目的有两点:第一,孩子面谈期间,提供家长梳理自己育儿心得的机会。对于家长而言,问卷不是强制行为,可选择做,也可不做,即便做了问卷,也有提交与不提交的自由。第二,问卷也是为了收集足够的、真实的孩子成长信息,通过大量的案例的积累,寻找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探究家校互动的成功经验,为学校办学提供有效策略服务,也是为制定长远性的战略性规划服务。


二、家长问卷内容


家长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不可否认,好家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本次问卷的内容涉及家庭信息、家庭亲子温度、家庭藏书量;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习惯;家长的教育观点,教育实践、与学校配合度等等。


网上议论的问卷内容中涉及部分逻辑思维题目,学校原意是在家长等候过程中让大家动一下脑,不至于太枯燥,未曾想家长将之与入学联系起来。学校就此事未思考周全向 家长致歉!


郑重声明


家长问卷为家长自愿行为,与入学无任何形式的挂钩,入学结果自觉接受市教委及各级主管部门监督。在此,请家长勿相信谣传!



所以,

学校出题不是为了考家长,

而是为了让家长在等候中娱乐一下。




目前

两所涉事民办小学已被上海市教委

通报批评、责令公开致歉

并核减明年招生计划


别以为只有上海家长心塞

杭州家长也表示已被花式虐考




也是在这几天,杭州民办中学自主招生面谈,有学校被曝考其建校20年来搬迁过的3个校区名称,还有对家长搞问卷调查的面谈环节,这亦被斥作“离题万里”。


更早之前,有地方民办学校直接要求家长有本科学历才有报名资格。


其实,做考题还算好的,网上还传出有学校二面要看家长身材的。




| 他玩你虐你查你三代 |

你还要含泪低头陪着笑脸


如果真要跟这些学校来一场“基因是否决定孩子未来”的辩论,那你就过于较真犯傻了。因为这些学校的主事者们未必真的研究过基因跟未来的关系,他们也只是在刷朋友圈的时候道听途说而已。


但他们就是敢于把自己的灵光一闪当作圣旨金牌传达下去,因为他们吃定了家长,知道你不敢不按照他们定下的游戏规则来。


——周东飞


| 入学“拼爷爷”稀罕 |

“拼爹”却早不新鲜



武汉晚报今日第8版截图


名牌中小学考察父母学历职位,早已成为例行潜规则。有“入学拼爹”的果,就有“社会阶层分化”的因。当“阶层分化与固化”成为一种新的大众焦虑,教育,因为关系到后代的定位,不由自主跟随了这些大众情绪。


当前,就教育总量,义务段可基本满足需求,但若论质量,名牌学校一席难求,“入学难,入名校难”如潮逐浪。


在这样的趋势之下,莫说“拼爹”,“孩子上个学,老爹脱层皮”几乎是人生常态。所以,入学难,入名校难,如今是如潮逐浪。


——鲁珊


| 入学遴选的“应试化” |

多少令人有些失望




解颐之方,或许还是在于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供给,这有赖于两端发力:推动公办教育资源的均衡化;继续降低民办教育门槛,用市场无形之手,自动“矫正”优质民办教育供需严重失衡的局面。


可这些谈何容易?就像人们呼吁的“教育公平”那样,在应试教育跟资源配置不均衡等千结百绕的情况下,注定不是个短期就能速决的问题。


“入好小 (中) 学难”的阵痛,也不是一键就能消除的。不过,难题再难解也得解——仅靠改变家长“把教育投资当教育本身”的观念误区,化解不了家长们的焦虑;能化解的,还是尽量缩短治本周期。扬汤止沸可以有,但加快釜底抽薪,才是解决“入好小 (中) 学难”的正确解题方式。


——仲鸣


网友这么看


A. 赞成






我上个月就这个话题和两个希腊同事(中产)聊过。问他们难道你们不会拼搏把孩子送进更好的学校吗?他们给我的回答是——现在希腊再好的学校,到大学毕业后一样找不到工作,去欧盟其他国家发展也很难。

——@Bob



经历过现实的种种,我突然意识到,这样真的有必要!!!说没必要的,要么不需要努力,要么不想努力!这样拼有时候真的不是要做什么第二代马云或者其他成功人士,而是当你在大城市接触过很多外表看起来特别朴素内在特别丰富的人以后,你才会明白自己是有多么空白!而他们之所以现在享受着让你艳羡的工作环境,生活品质,就是因为小时候付出的就比你多。

—— @Susie



教育这事,见仁见智,我觉得学习和快乐不冲突,但在中国需要砸钱给孩子好的环境,那我就努力赚钱咯。

—— @平底锅杀人事件



不谈赢不赢,起码不能输。这也是父母对孩子负责表现,为孩子的一生操碎了心,生下来就要负责到底,不想孩子长大后说后悔自己小时候读书不够好没过上好的生活。

—— @ElaineTang



B. 反对






好吓人……还好我已经长大了

—— @拇了个指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 @王元昆



自强不息 这些那么拼的家长都是家里有王位需要继承吗?说起来是为了孩子的未来,结果好端端地剥夺了孩子的童年和快乐回忆。等孩子长大了,有出息了,看到父母对自己所做的会是爱还是恨?钱权并不是一切,人生短暂,很多事情随遇而安便好,只是很多人看不明白。你努力我也要努力,否则就好像自己吃了亏....哎

—— @樱小桃



这么累,小孩还是小孩吗,有这个必要吗?

—— @李鑫慷 Alien Lee



呵呵。。。这不叫先进,而是落后。

—— @刘辰浩



C. 放弃






“当你放弃买房子,你会发现自己钱还很多,当你放弃结婚,你会发现自己时间用不完,当你放弃生小孩,你不只钱跟时间都很多,连健康都嫌多.....”

——@邹婷



还有家长在育儿节目表示:


如果在香港不做两件事,

你可以活得很潇洒。

一,不要买房子

二,不要生孩子



香港某育儿节目截图



你怎么看?








☞ @武汉市民 请画出最大胆最感性的长江主轴,把建设的事情交给他们!


☞ 没想到啊!汪涵花500万做的事,武汉人已经行动起来了


☞ 急!武汉一大四女生失联9天,走失后,其母亲曾接到匿名电话


☞ 俩5岁男孩离奇“消失”命丧后备箱@武汉家长 别让悲剧重演!


来源:新华社、新京报评论、批作文、新浪微博、钱江晚报、武汉晚报


编辑 | 田甜 版式、校对 | 胡肖

商业合作 | 13467514651(杜 鹃)


为洒脱的你 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