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佰赞咨询
佰赞咨询主要从事企业培训与企业咨询行业,以管理咨询为核心主业,涵盖企业咨询、战略规划、营销体系设计、财税管理、商业模式设计、新媒体运营、企业培训、商学院搭建以及精益生产等业务的高端智力服务机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商务  ·  春节假期,深圳外贸“欣欣向荣” ·  2 天前  
深圳商务  ·  春节假期,深圳外贸“欣欣向荣”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佰赞咨询

今天学习企业的生命线!

佰赞咨询  · 公众号  ·  · 2025-02-02 07:34

正文

Sept.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5

在商业世界的浪潮中,企业的兴衰存亡往往系于一线。

看似繁荣的业绩报表背后,或许会有致命的危机,而众多企业倒下的背后,有一个关键因素——现金流。

现金流就像企业的血液,悄无声息却又至关重要。

今天,我们将深入剖析经营活动现金流这一核心指标,解读十大现金流法则,让你看清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底层逻辑,为企业的稳健前行筑牢根基。


1

开篇故事

了解现金流之前,我们先看一个小故事:

一个游客路过一个小镇,他走进一家旅馆,给了店主1000元现金,挑了一个房间。他上楼以后,店主拿这1000元给了对门的屠夫支付了这个月的肉钱;屠夫去养猪的农夫家里,把欠的买猪款付清了;农夫还了饲料钱,饲料商贩还清了赌债,赌徒赶紧去旅馆还了房钱,这1000元又回到旅馆店主手里。同一时间,游客下楼说房间不合适,拿钱走了。 但是,全镇的债务都还清了!

看完这个故事,请问有谁亏了吗?

一个也不亏,没有这1000元现金,大家都还在相互持续的追债,后果不堪设想。 可这1000元现金流动了一下,债务就全部解决了。 这就是资金流动让经济社会焕发了生机!

在公司经营当中,现金几乎是最为关键的一环,但是很多财务对现金流的理解不够深入,今天就来跟大家所以说一说现金流。


2

实例分析

具体分析,还得结合实际的业务来理解。咱们来看看几个关键点:

1. 看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这是最直观的数据,反映了企业通过主营业务现金收入减去现金支出后的净现金流入或流出,也就是企业的自我造血能力。

净额为正,说明企业经营活动带来了净现金流入;为负,可能意味着主营业务在烧钱。

分析时,最好看过去多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看它是不是大体上都是正的,或者至少经常是正的。

要是企业的这个净额老是负的,或者从来就没正过,那可就得当心了。这往往意味着企业的赚钱本事不太行,说白了就是它自己造血的能力有问题。

这种情况,咱们平时都说它是“入不敷出”。这样的企业,要是没了外面的钱进来,很可能一下子就垮了。很多企业破产,说白了就是现金流断了,挺不住了。

记得前几年那些特别火的投资平台吗?好多都倒闭了。

为啥倒闭呢?你经常能听到说老板跑路了。但跑路可不是因为老板把钱卷走了,那样做风险太大,没几个敢的。

真正的原因是 这些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开始一直为负 ,而且还没办法扭转这种局面。

再往深了说,这就是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管理上有问题。这样的投资平台,倒闭是早晚的事。除非企业能够采取更审慎的措施和更优秀的商业模式。

净额长期为正,企业经营还算稳健,但也得看这“正”得健不健康。 比如,净额突然大增,但收入或利润没啥大变化,那可能是企业在搞短期操作,比如提前收款、推迟付款啥的。

反过来,净额持续为负,那就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是扩展业务导致短期支出增加?还是客户回款慢?

比如说,有个电商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连续三年为负,但利润表上利润年年涨。

深入分析后发现,原来是客户的应收账款周转期变长了,大量销售额没变成现金回笼。

结果,公司只能靠借钱维持运营。这样的利润,看着好看,实则风险大得很。

2. 对比净利润,看现金流质量

经营活动现金流与净利润之间的关系对企业健康状况至关重要。理论上,两者应呈现正相关,但若差距过大,则需特别关注。
(1)利润增长,但现金流下降: 如果企业的净利润上升而经营活动现金流下降,这可能表明收入主要体现在账面上而非实际现金流入。
例如,某服装公司报告净利润同比增长50%,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减少,原因是大量赊销导致回款周期延长,这种增长实际上是透支了未来的现金流。
(2)现金流优于利润: 当经营活动现金流超过净利润时,通常意味着企业有较强的回款能力和快速变现销售收入的能力。这是个积极信号,反映了企业在资金管理和运营效率上的优势。
虽然很多人习惯通过净利润来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但净利润更多是会计概念,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并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相比之下,经营活动现金流更能体现企业的实际现金流动情况,是更为真实和客观的衡量标准。

在评估企业健康状况时,要优先关注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而非单纯依赖净利润。

现金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特别是在初创或探索阶段的企业中尤为重要。即便短期内净利润不理想,只要现金流稳健,企业就有持续发展的潜力。

例如,早期的京东和拼多多在亏损期间依然凭借良好的现金流实现了快速发展。
判断公司运营状况的一个小窍门 ,就是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去减掉净利润,简单讲就是做个差: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减去净利润,然后看这个结果是不是大于0。
这里头有个关键点得记住,比这两个数字的时候,得确保它们是同一时间的,比如说都是2020年的数据,这样才有意义。
接下来,咱们聊聊分析时可能会碰上的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差额等于0。

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如果一家公司的现金流量净额长期几乎等同于其净利润,这表明该公司在管理现金流和利润方面表现卓越。然而,现实中能达到这种状态的公司屈指可数。

第二种情况,差额大于0。

这是较为理想的状态。当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超过净利润时,通常意味着公司在扣除折旧、摊销等不影响现金流的费用后仍有充足的现金流入。这反映了企业良好的现金管理和健康的运营状况。

第三种情况,差额小于0。

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低于净利润,可能预示着企业的收款能力存在问题或存在盈利质量不佳的情况。

尽管这种情况在某些情况下是正常的,特别是对于成长型企业,但如果差距显著,则需深入调查原因,并采取措施改善现金流状况。对于企业来说,解决这一问题可能是未来一到三年内的重点任务之一。

3. 看现金流入流出的结构

经营活动现金流不光要看净额,还得看现金流入流出的具体构成。流入主要靠销售商品、提供服务;流出则是支付供应商款项、员工工资、水电租金这些。

流入增长 ,得看看是销售增长带来的,还是客户提前付款实现的。后者往往持续性不强。

流出增加 ,得瞅瞅是哪儿花了钱,是成本上升了,还是新项目投入了。

比如,有个科技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涨了30%,乍一看是好消息。但深入分析后发现,主要是客户提前支付货款导致的,而不是销售额实际增长。

同时,企业的现金流出也在增加,主要是新项目的研发投入。这种情况下,现金流的改善可能只是暂时的。

4. 关注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变化

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里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关系紧密。应收账款涨了,说明企业销售额虽然增加了,但钱可能还没收回来;应付账款涨了,可能意味着企业在拖延支付供应商款项。

应收账款增加,要是增幅超过销售收入,那就说明回款效率降低了。

应付账款增加,要是增幅超过采购规模,那可能意味着企业在靠拖欠账款来维持现金流。

5. 警惕异常现金流的流入流出

经营活动现金流里,也可能藏着一些“猫腻”,比如把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错列为经营活动现金流,以此来美化数据。

大额现金流入 ,得查查来源,看看是不是来自销售。要是资产出售或者融资款流入,那可能是“移花接木”了。

大额现金流出 ,得看看具体花在哪儿了,是不是一次性的支出,比如罚款、赔偿金这些。

比如说,有个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突然大增,表面看是销售增长带来的。但仔细检查后发现,其实是公司出售了一块土地获得的收入。这笔钱应该计入投资活动现金流,却被误导性地算进了经营活动里。

经营活动现金流虽然是个关键指标,但也不能单独看,还得结合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一起来分析。

和利润表比比,看看现金流和利润是否匹配。 利润增长但现金流不好,那就说明收入质量有问题。

和资产负债表比比,重点看看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的变化,这些直接影响现金流。 比如,应收账款增长过快,就会拖累现金回笼。

经营活动现金流,就像是企业的血液,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生存能力。

我们要像医生一样,验血分析,通过分析现金流的净额、流入流出结构、与利润的匹配关系以及关键财务科目的变化,咱们就能全面判断一家企业是否具备健康的造血能力。


3

理解十大现金流法则

现金流的问题可以扼杀那些原本可能存活下来的公司。根据美国的一项研究,82%的公司经营失败可以归因于现金管理不当。

为避免重蹈其覆辙,请牢记下面提到的十大现金流法则:

1. 利润不是现金,只是会计账务处理

利润不能用来支付账单,事实上利润会让你放松警惕。假如你付了自己的账单而你的客户却没有,实际上没有获得任何钱。

2. 现金流无法凭直觉判断

不要试图用头脑计算,有销售并不意味你有钱,而费用发生了也不必然意味着你已经对此付出代价。存货在转为销售成本前,你通常要先购买、付款再储存它。

3. 增长耗费现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