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自动驾驶之心
自动驾驶开发者社区,关注计算机视觉、多维感知融合、部署落地、定位规控、领域方案等,坚持为领域输出最前沿的技术方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广角  ·  全平台拉黑!永不录用 ·  10 小时前  
新闻广角  ·  正式批复!厦门新机场名字定了! ·  昨天  
新闻广角  ·  痛悼!他于凌晨5时10分去世 ·  昨天  
新闻广角  ·  海底捞回应“招聘985/211学历外送员” ·  昨天  
新闻广角  ·  噩耗传来!一家五口全部遇难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自动驾驶之心

高阶智驾,到了谈市场占有率的时候?

自动驾驶之心  · 公众号  ·  · 2025-01-15 07:30

正文

作者 | 红色星际科技 编辑 | 红色星际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自动驾驶之心 ”公众号

戳我-> 领取 自动驾驶近15个 方向 学习 路线

>> 点击进入→ 自动驾驶之心 自动驾驶 技术交流群

本文只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文


高阶智驾迎来水大鱼大的时刻。


众所周知,25年主机厂开始从卷电动进入到卷智驾的阶段。


一位主机厂的朋友表示,无论新旧势力,价位20W以上的车型基本都要上高阶智驾,即使不标配至少也要搞个选配。如果20W以上的车没有高阶智驾,在市场上就会像“老年手机”一样,新车发布会上连吹牛都不好吹。


连老外(海外主机厂)都行动起来了,老外也瞄准了25年的上海车展,想去“淘”好货,绑定国内高阶智驾供应商,给爆款车型+战略投资的方式深度合作。


在这样的一个市场需求放量井喷的窗口期,头部玩家也开始了密集接单拿定点。面对这一波市场机会,不同的玩家采取了迥异的策略。有的玩家把自己打造成了轻奢品,有的玩家大小都吃,有的玩家扮演技术先锋。



1. 高阶智驾的关键:爆款车型


主机厂卷高阶智驾,无疑对高阶智驾供应商是巨大利好。


作为英伟达算力芯片国内最主要的两个高阶玩家,元戎和Momenta表现出不一样的市场策略。


魔门塔在市场策略上属于急进风格,追求定点项目的规模量,所以表现为典型的大小都吃,销量高的车型定点也做,销量低的车型定点也做。


元戎在市场策略上则是相对克制,没有盲目的追求项目定点的规模量。元戎选择和一些alpha客户做深度合作,朝向alpha客户的爆款车型。自从长城蓝山成功量产交付之后,元戎变得炙手可热,许多主机厂主动找上门来谈。


据悉,在相对克制的做法下,元戎又拿到了数家主机厂的高阶智驾的合作意向,合作方式也由过去零散的车型定点变为爆款车型或一个车型平台。


元戎的克制做法,和高阶智驾到了新阶段有关系。


一是端到端时代主机厂和高阶智驾供应商合作方式变化。


众所周知端到端需要数据,数据在主机厂手中,这就要求供应商和主机厂的合作方式升级为双方都要“all in”的模式,而不是简单的拿点车型来做量产。另外,端到端对数据规模的要求逐步升级,从一百万clips向千万级clips迅速升级。这就需要高阶智驾供应商做爆款车型,销量大的爆款车型才能采集到大规模数据。


二是主机厂在开发费和license上的策略也发生变化。现在主机厂跟供应商议价时更倾向于“少付开发费,多付license”的策略。


以前主机厂付了大笔的开发费,结果搭载高阶智驾的车型月销数百辆,开发费均摊到单车成本上高达数万元,比传感器+域控的成本都高,所以就有了“大冤种”的心态。而“少付开发费,多付license”的策略,可以降低固定开销,更灵活弹性。


所以,无论是从获得数据的角度还是议价策略,都使得高阶玩家做爆款车型才更有价值。


元戎正是在长城蓝山这个爆款车型上尝到了甜头,所以没有盲目的扩张,而是持续的瞄准做爆款车型。


在端到端时代,爆款车型正成为高阶智驾供应商之间竞争的核心关键之一,一个爆款车型在license收入和数据采集上的价值顶一堆销量拉跨车型。魔门塔24年的量产交付数据,占大头的客户还是上汽智己,其他的比如腾势、路特斯、广汽昊铂等客户,量产高阶智驾的车型卖的都不行。


对于做高阶智驾的公司来说,技术能力是构建竞争力护城河的一环,另外重要的一环是市场策略。在市场需求井喷的时候,瞄准什么样的主机厂客户、做什么样的车型,是未来决胜的关键。


2. to B to C商业闭环的关键:技术爆点


众所周知,国内高阶智驾的玩家比较少,现阶段量产上车的也就头部那几个玩家。虽然玩家不多,但是各自的战略定位又不相同,在智驾的产品技术上极具差异化。


华为定位成了轻奢品,性能遥遥领先的同时价格昂贵;魔门塔的定位追求定点规模,只要能拿定点无论高阶还是中阶以及英伟达还是高通芯片全都做;大疆卓驭定位做普及,朝着性价比死磕;元戎定位做智驾技术先锋的角色,从无图到VLA不断的做技术爆点。


一位头部主机厂的朋友表示,元戎的定位比较独特,和其他几个玩家都不一样,它这种定位能够迎合传统主机厂技术营销的需求,容易拿到旗舰车型的定点。


传统主机厂在旗舰车型的产品定义上,要塑造成同类竞品车型的技术性能代表,所以需要有技术爆点的高阶智驾,具备前沿和性能好的特点,才能够在技术营销上去竞争。在华为之外,元戎正好充当了这种角色,这是一些传统主机厂选择元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位业界朋友表示, 25年的高阶智驾需求在井喷,这是水大鱼大的时候,大家都能吃到鱼。但是竞争的关键不是有没有吃到鱼,而是吃到什么样的鱼。最好的鱼当然是爆款的旗舰车型,能不能吃到就由战略定位决定了。


高阶智驾竞争的新阶段,头部玩家们都上牌桌了,传统主机厂可选择的玩家增多了,不再是一两家高阶做的早的玩家凭借稀缺性可以通吃的阶段。在这样的阶段里做的“早”的优势会弱化,做的“巧”的优势会放大。


另外,战略定位不仅决定了在现阶段能吃到什么样的鱼,还决定了未来能不能打通to B to C的商业闭环。


随着车位到车位的逐步量产上车,高阶智驾在用户的使用场景上基本就覆盖全了。不过,虽然面向to C的全场景走通了,但是to C的商业闭环还没有完全走通,这也是to C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当前用户对高阶智驾非常典型的态度是:想要但又不想多掏钱。尤其是价位20W以上的用户,在国内主机厂血卷过度供给的市场背景下,这类用户的口味养的很叼,想要高阶智驾的意愿很强,但是为软件算法付费的意愿不强。


这就使得高阶智驾的to B to C的商业闭环没有走通。


没有走通最后一步的原因,是高阶智驾的”好用性“上做到了让用户想要的水准,还没有做到让用户愿意掏钱购买的水准。


一位资本人士表示,现在智驾行业就缺一个改变技术进步速度的技术爆点到来打通to B to C的商业闭环,VLA或许有这个可能。一旦有这样的技术爆点正式落地,像元戎这样做技术爆点的公司的商业价值就会出现颠覆性的变化。


如果走通的话,高阶智驾的逻辑就变了,就不再是高阶玩家做B端主机厂的生意,赚主机厂的开发费和license,而是联合主机厂一起赚C端用户的钱,一起推出类似”智驾礼包“的to C产品,让C端用户掏钱购买,然后一起分账。


只有如此,智驾才是真正的to B to C,也会正式迎来长坡厚雪的时代。


到那样的阶段,主机厂选高阶智驾供应商的逻辑就会出现根本性变化。擅长做技术爆点的供应商会受主机厂青睐,因为主机厂需要能帮着把智驾卖给C端用户的帮手。


结束语


目前高阶智驾才算是真正迎来第一波放量的大井喷周期,在这一轮井喷周期里,国内高阶智驾的几个头部玩家,各家的资源、禀赋、战略各不相同,如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般抢夺市场。


目前高阶智驾的市场格局远远没有确定,智驾是一轮又一轮的车轮战,现在谈市占率、谈规模、谈护城河壁垒还太早了。对于头部的高阶玩家们来说,想成为未来大赢家的必须具备两种能力:在市场策略上,能不能拿到主机厂的爆款车型;在技术策略上,能不能持续的做出来技术爆点。


这两点远远比当下的量产规模更重要,是构建护城河壁垒的真正基石。


未来的高阶玩家之间的竞争,到底谁能具备爆款车型+技术爆点的能力,做到脱颖而出,我们拭目以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