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3日起,北京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出现了手语翻译,而她们戴的口罩有点特别——一只透明的口罩。
1个多小时的发布过程,手语翻译冷新雪手指翻飞,一刻不闲。“这是我从1993年从事手语工作以来,第一次戴口罩翻译,也是最累的一次翻译。”
为了保证翻译效果,冷新雪还自制了一个透明口罩:家人帮她将口罩中间剪了一个洞,然后粘上一个透明塑料饭盒底儿。“为了粘得牢固,透明胶条、胶水、塑封机都用上了。”
手语翻译不仅用手势,还要配合表情和唇部动作。手语翻译刘美玉称,她们戴透明口罩是
因为听障人群通过翻译者的面部表情、口型,再结合上手语,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信息,这样能更好地帮助他们预防新冠肺炎。
“平时,我们一边打手语,一边把所打的内容也说出来。”
疫情发生后,翻译界也在
坚守各自工作岗位,
担当好翻译及语言服务社会责任,
为征服疫情贡献
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研究院翻译审定工作机制及时响应,按疫病名称,传染防控,政策举措,机构、职业群体和场所名称,病理症状,器具名称,其他医学名词等七个类别,搜集梳理、翻译审定了180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词汇英文表达,供业界及相关人员参考使用。
从1月30日开始,湖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通过《湖北日报》客户端开通了湖北权威发布外文版块,除了多语种的湖北疫情每日一报
(英、法、德、俄、日、韩、西)
,还更新多语种防护小知识和各类注意事项。此外,24小时面向湖北开通多语咨询服务热线,为海外同学会及外国专业机构提供捐赠药品方式指南等。
深圳市翻译协会号召深圳翻译行业组建应急翻译小组,全力以赴配合深圳市政府及各区政府义务做好疫情宣导,防护,通知和公告的翻译服务工作,并对深圳翻译界发出倡议,疫情当前,深圳市正是需要我们翻译专业之时,应当贡献出我们的力量!
江苏省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开展应急科普工作。在协会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四篇推文,受众近 1200 人,其中视频受众达 263 万。
山东省翻译协会春节期间,通过中国译协秘书长交流群,为纽约、洛杉矶、莫斯科、迪拜、开普敦、突尼斯、土耳其等多地海外对华医疗物资援助提供落地和海外接洽服务。
四川省翻译协会响应号召,春节和隔离期间将工作场所设在家里,进一步与武汉译协加强联系,提供援助信息,为武汉市的译协同仁鼓劲,激励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