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煮酒论史
「掌上历史」团队和天涯等煮酒论史论坛主创者原创出品,打造第一历史自媒体。围炉话知己,煮酒论英雄。让我们一起仗剑古今、纵横历史、快意江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历史大学堂  ·  13岁的张作霖乞讨遇寡妇,寡妇给他吃了块窝窝 ... ·  14 小时前  
鱼羊史记  ·  久坐伤身?换个方式坐,反而排湿又养身 ·  16 小时前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杨念群:重提政治史的重要性与中国的“大一统” ·  4 天前  
鱼羊史记  ·  男人不爱老婆,会有的9个迹象 ·  4 天前  
湘微教育  ·  “妈!我到底属啥?” ·  4 天前  
湘微教育  ·  “妈!我到底属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煮酒论史

山西前首富:他犯了资本家最容易犯的错,最高一笔欠24亿

煮酒论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20-11-19 07:16

正文


曾经的山西首富李兆会,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时,已成“老赖”。

2018年11月6日,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一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李兆会名列其中。


李兆会,1981年生于山西闻喜,因父亲遇害22岁就开始接手山西海鑫集团,2008年以125亿身家成为山西首富,连续多年跻身胡润中国百富榜。

当时坐拥百亿的李兆会或许没能想到,多年后命运翻转如此之大。

由于受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市场不景气、金融部门抽贷以及内部管理等因素影响,海鑫集团于2014年3月19日被迫全面停产。这也是李兆会商业人生由盛转衰的重要节点。

2017年12月,因公司资不抵债,李兆会被限制出境;2018年,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父亲被害22岁接班,曾是山西最年轻首富

李兆会的父李海仓曾被誉为“山西钢铁大王”,1987年在山西运城闻喜县创立焦化厂,后成立海鑫钢铁,十余年后发展成为山西省第二大钢铁企业及最大的民营公司,身兼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九届委员,连续三年被评为“山西省功勋企业家”。

然而,一起突如其来的枪杀案改变了李氏家族和海鑫钢铁的历史。

2003年1月22日,因私人矛盾李海仓被人枪杀于闻喜东镇公司办公室,时年48岁。凶手也当场自杀身亡。

随后,尚在海外留学、不满22岁的李兆会中断学业回国接掌家业,成为资产总额超过40亿的海鑫钢铁董事长。

“公司是我父亲的,不能让它败在我手里。” 接班时,李兆会曾对媒体这样表态。执掌海鑫钢铁的头几年,李兆会抓住钢铁上涨的机遇,企业经营得风生水起,令外界刮目相看。

海鑫钢铁当时对外发布的一份资料称,2003年海鑫总产值超过50个亿,上缴利税超过10个亿,为当地财政贡献3个亿,成为历年来海鑫发展最迅速、最好的一年;2004年,海鑫完成总产值70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同年,海鑫被评为纳税全国民企第一。

海鑫钢铁内部员工曾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说,和整天在厂子里勤勤恳恳的父亲不同,李兆会对钢铁不感兴趣,他把重心从实业转向金融,专注投资,在公司角色更像个甩手掌柜。

李兆会掌权后其中一个大动作就是斥资6亿入股民生银行,随后入股多家金融机构,斩获颇丰。

2008年,李兆会成为山西最年轻首富,2010年胡润百富排名,凭借100亿元的财富排在第85位。


盛极而衰:海鑫钢铁宣布破产

2013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中,海鑫钢铁以营收165.5亿位列184位,仍为山西省最大民营企业。但没想到,在这个屹立行业之巅多年的钢铁巨头,一年后轰然倒塌。

《北京青年报》报道,因2014年初的一笔30亿元逾期贷款未能及时归还,“潘多拉的盒子”就此悄然揭开,海鑫钢铁的6座高炉,全部熄火。这个曾经拥有9000多名员工、纳税额占全县60%的“万亩钢厂”,陷入停产。

海鑫钢铁究竟欠了多少钱,最终导致了破产?

新华社2014年11月17日报道称,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日正式裁定受理海鑫钢铁集团4家债权人对海鑫集团的重整申请。“由于受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市场不景气、金融部门抽贷以及内部管理等因素影响,海鑫集团从去年年底开始资金吃紧,并于今年3月18日被迫全面停产。”


新华社披露,海鑫钢铁负债及对外担保数字约为104.59亿元,而整个海鑫集团的账面资产仅100.68亿元,这意味着其负债率超过100%。

2015年9月10日,海鑫集团召开第二次债权人会议。9月22日,在公证部门的现场监督公证下,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海鑫钢铁重整管理人对债权人表决情况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海鑫的普通债权组有表决权的债权人共981家,所代表的债权总额为197.07亿元。

“十年间,海鑫钢铁成了李兆会游戏资本市场的提款机,李兆会不断从海鑫钢铁抽血输向资本市场,然后很多资金消失于无形。”《南方都市报》在报道中表示。

“暂无财产可执行”,一案被执行标的高达24亿元

破产后的海鑫,留给李兆会的是巨额债务。

2017年12月5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网公布了一则限制出境的执行信息,被执行人正是李兆会。信息显示,被执行人李兆会,因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已依法限制其出境。

根据该执行信息,澎湃新闻搜索发现,李兆会被限制出境,主要是涉及到美锦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海博鑫惠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之间的追偿权纠纷一案,涉案金额总计2.16亿元。李兆会等作为保证人,承担连带担保责任。

2017年12月1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下发执行裁定书表示,执行通知发出后,李兆会及其公司至今未予履行。美锦公司向法院申请了此次“限制出境”的请求。由此,才有李兆会此次被限制出境。而法院也已经查明,李兆会名下已“暂无财产可供执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