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万米的高空之上,没有网络没有尬聊的飞机旅程中,你会做些什么?是在狭窄的机舱座位上倒头就睡,还是找部泡沫剧打发时间?
2014年“黑暗王子”尼克·凯夫(Nick Cave)在和乐队巡演的途中,每次飞行旅途都会拿出夹在飞机座椅中的呕吐袋,涂涂写写,把乍现的灵感与人生思考都写了下来,巡演结束后竟出了一本书。
|
|
*每周,未读君都会精选一本好书,在未读的线下体验空间未读Club中进行展示,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到现场去翻翻样书感受一下哦。未读Club地址:东城区东四九条88号,近张自忠路地铁站C口
未读 · 艺术家 出品,
点击图片就可以直接购买
【
“黑暗王子”尼克·凯夫
】
▼
作为澳大利亚国宝级的摇滚明星,尼克·凯夫在整个欧美摇滚乐坛和民谣界有着不可撼动的传奇地位,鲍勃·迪伦曾对他赞誉有加,《滚石》杂志把他奉为
“被魔鬼惧怕而会永生的歌手”
。
一把雄性十足的嗓子,一副邪魅又阴郁的外表,尼克凯夫的音乐风格充满诗意和浪漫气息,同时暗黑无比,丧得高级,大家也叫他
“痛苦批发商”
。
少年时的尼克·凯夫组过一支叫The Birthday Party的后朋克乐队,后来改弦更张就成为了乐坛无人不知的
Nick Cave&The Bad Seeds(尼克·凯夫和他的坏种子乐队)
,张张专辑都是经典,像
《Where the Wild Roses Grow》《Into My Arms》《Henry Lee》
等几首歌都是民谣爱好者的必听曲目。
这位音乐鬼才跨界也玩的不错,从音乐创作到编剧、导演、小说作家,还曾两次与布拉德·皮特合作出演电影,尼克·凯夫亲身展示啥叫“人生不设限”。
【 呕吐袋上的人生之歌 】
▼
2017年,这位“黑暗王子”60岁了,他和他的“坏种子”在中国也圈了不少粉,虽然不知道尼克·凯夫什么时候能来中国,但他那本著名的、装满人生哲思的《呕吐袋之歌》却来到中国跟大家见面了。
中文版的翻译由国内著名的摇滚乐手、P.K.14乐队的主唱杨海崧完成
,P.K.14可以说是中国摇滚界最具影响力的乐队之一,台上桀骜不驯、台下羞涩可爱的杨海崧,本身也是一位诗人,曾经出版过诗集《半衰期》。
杨海崧以音乐人的视角复刻尼克·凯夫的创作过程,对歌词与诗文的翻译,让原文的押韵与节奏感得到最大保留。
这些在飞机上的呕吐袋写下的无穷想象,夹杂着许多尼克·凯夫儿时的记忆,也包含着巡演路上对大洋彼岸的妻子的思念,有温情的告白,有迷幻的梦境,还有对生死爱恨的思考,
被西方媒体比喻为“抒情版的奥德赛”
。
他用这样的诗句描写对妻子的思念,
一把美味的狗粮扔了我们一脸:
我或许也曾品尝过你最后的甜蜜叹息,
然而对此我并不知晓。
而当我在家里想起你时,我注意到
一种焦虑的渴望在我的胸口瞬间扩散。
在呕吐袋上,他还这样描述自己:
我仔细地在一个碗里调制着膏体,
把我的头发染成黑色,让它看上去就像是
闪亮的、漆黑的渡鸦翅膀
堆在我额头的层层皱纹之上。
【
超越原版的装帧设计
】
▼
中文版《呕吐袋之歌》的装帧设计也丝毫不含糊,
由曾八次获得“最美图书奖”的设计师周伟伟操刀
,最大限度地还原呕吐袋书写的视觉效果,尼克·凯夫书写的全部呕吐袋实拍照片都收录其中。
最值得收藏的是,中译本全书使用锁线空脊装订,
封面和内文上方书口都设计成了锯齿状
,外部包装则是一个真正的
呕吐袋造型纸袋
,还原了呕吐袋丝网印刷的斑驳粗狂质感,你也可以在外包装的呕吐袋上自行创作。
感觉打开这个纸袋,尼克·凯夫的创作灵感就会飞出来。
扉页有一张裱于纸上的呕吐袋贴片,和封面的呕吐袋相互呼应。
翻开书封的前后环衬是
尼克·凯夫手绘在雨信笺上的巡演地图
,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尼克·凯夫在创作《呕吐袋之歌》时
飞行22座城市的航行路径
。
书中的文字使用红蓝双色,
封面文字和内文的注脚都采用手写体
,随意又自然,别有一种尼克·凯夫创作中的真实感。
书中还附赠一枚书签,书签两面各有一个二维码,扫码就能看到虾米app上的精选尼克·凯夫歌单和VICE中国关于尼克·凯夫的独家专题哦!
位天使将展开它的翅膀,在我的耳边说话。
你必须独自迈出第一步。
然后,天使轻轻地推着我,把我送入这未知的航行中。
就这样,我将开始这呕吐袋之歌。
▼
戳这里也可以购买《呕吐袋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