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ioSeedin柏思荟
生物医药知识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纪念币预约信息  ·  年后暴涨!这枚币实在太夸张了!! ·  3 小时前  
纪念币预约信息  ·  又火了!蛇年纪念币钞节后开涨!还有一次预约机会! ·  2 天前  
纪念币预约信息  ·  开始预约!文武财神双色铜章!超高浮雕! ·  3 天前  
纪念币预约信息  ·  每人20枚!蛇年纪念币钞,即将二次预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bioSeedin柏思荟

拓臻生物扔出王炸,杀进减肥半边天

bioSeedin柏思荟  · 公众号  ·  · 2024-09-11 17:33

正文

▲扫码报名直播

PREFACE

前言




1993年上映的霸王别姬有这样一段情节,戏班子里的小癞子和小豆子私自逃出戏班,买了冰糖葫芦,挤进戏院里看戏。看到戏台上演的“霸王别姬”戏码,小癞子痛哭的喊道“ 这得挨多少打,才能成角儿呀! ”。


这一方小小的戏台同样也是目前GLP-1赛道竞争格局的缩影,礼来、诺和诺德则是戏台上红透半边天的“角儿”,后面一众还处于临床阶段的药企则是百千个小癞子和小豆子,对着角儿感叹到: 这还得花多少时间、投入多少金钱、失败几回才能过FDA批准啊!


诚然,这两者背后指向的底层含义都是成功并不容易,MNC中有AZ放弃GLP-1R/GCGR激动剂cotadutide(MEDI-0382)和口服GLP-1R激动剂AZD0186,辉瑞终止GLP-1研发管线Danuglipron (PF-06882961)治疗成人肥胖症;前不久,华东医药经过体内多条GLP-1管线“赛马”的结果,也放弃一条从vTv公司引进的小分子GLP-1激动剂管线TTP273。 在拥挤的赛道背后,准入门槛也在不断提升


其中,口服小分子GLP-1打开了新思路,凭借小分子药物易于大规模生产、稳定性高、便于运输和储存,以及成本效益显著等优势,一时间千帆竞渡。


本周一, 拓臻生物公布了一项口服小分子GLP-1R激动剂的临床1期试验数据,显示28天内平均体重减轻达5.5%,力压礼来的orforglipron以及辉瑞的danuglipron。


这也意味着,在国际巨头角逐的“戏台”上,国产小分子GLP-1正在杀进半边天。



01

28天减重5.5%,国产小分子GLP-1自己的“角儿”

9月9日,拓臻生物宣布其1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单次和多次递增剂量(SAD 和MAD)试验的积极顶线数据,该试验旨在评估公司自主开发的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TERN-601在肥胖或超重健康成人中每日一次给药的安全性、耐受性、PK和药效学PD。


临床结果显示,TERN-601耐受性良好,在28 天MAD研究中评估的所有三种剂量中均表现出剂量依赖性、统计学上较安慰剂调整平均体重显著减轻; 最高剂量740 mg 每日一次给药时,经安慰剂调整平均体重减轻为4.9% (p<0.0001)。此外,67%的参与者在最高剂量下体重减轻了5% 或更多的基线体重。


图源:拓臻生物官网,下同


同时 TERN-601还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任何剂量均未出现治疗相关的剂量中断、减量或停药,包括快速滴定至高剂量。大多数(>95%)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事件均为轻度至中度,与GLP-1R激动剂类一致。重要的是,未观察到肝酶、生命体征或心电图读数产生显著变化。这也意味着在后续研究放慢滴定速度的情况下,耐受性可能进一步提高。



BMO Capital Markets的分析师将TERN-601 的1期研究结果与礼来公司的orforglipron 和辉瑞公司的danuglipron等口服药物的竞争对手进行了比较,礼来公司的orforglipron 在类似研究中实现了3.9% 的体重减轻,辉瑞公司的danuglipron 则实现了5.2%的体重减轻。 从主要结局读数中,拓臻生物的TERN-601在减重数据上的势头超越了礼来及辉瑞。


而这亮眼的GLP-1小分子数据也使得 拓臻生物股价在周一早盘交易中上涨了超18%


拓臻生物首席执行官Amy Burroughs也表示:本次结果突显了TERN-601成为BIC的GLP-1R激动剂的潜力,随着运营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望在2025年迅速将这一有前途的候选产品推进到2期临床开发阶段。



02

下一步,公开募股1.25亿美元

伴随着周一积极数据发布, 拓臻生物同时 宣布 公开募股1.25亿美元 ,所得款项不仅将用于口服GLP-1激动剂的2期临床试验,还将用于该公司的其他项目,包括另一种以肥胖为重点的GIPR拮抗剂和一种 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变构BCR-ABL抑制剂TERN-701



其中与TERN-601研发进度相同的TERN-701也是最为值得关注的。其背后的BCR-ABL抑制剂曾经历过三次大规模迭代。第一代则是诺华大名鼎鼎的伊马替尼(格列卫),它的出现让慢粒白血病(CML)患者五年生存率大幅提升。但即便如此,患者仍有可能出现超过70个位点的耐药突变,导致CML复发,填补空白正是后续BCR-ABL抑制剂迭代方向。


第二代BCR-ABL抑制剂能够解决部分突变带来的耐药问题,但新出现的突变如Y253、E255、T315、F359又导致新的耐药性产生,最常见的T315I突变。因此,目前只有经过第三次迭代的BCR-ABL抑制剂能克服T315I耐药。


而拓臻生物的这款TERN-701第四代BCR-ABL抑制剂,早在2020年就被翰森引进大中华权益。 与已获批的第1至3代TKIs不同, 其目标为既往接受过BCR-ABL1 TKI 治疗后耐药或不耐受的CML-CP/AP患者。


有理由相信,在这超50亿美金的CML疾病市场份额中,BCR-ABL1变构抑制剂将会成为下一个药物研发的掘金之地,有望产生重磅炸弹级别的全新药物。




Webinar

第194期



▲点击小程序报名直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