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林谈钱币
原创观点,分享钱币收藏、投资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小林谈钱币

知识的诅咒

小林谈钱币  · 公众号  · 钱币  · 2020-11-22 13:2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至上周五,武夷山纪念币的发行公告还是没有出来,当然,我的预测是错了,在这里向大家道个歉,接受任何批评。


上周没有出来公告,我还是认为接下来的一周会来公告,基于牛年生肖纪念币招投标时间的关系,没法再拖。但可能又会进入知识的诅咒魔圈。


至于疫情,可以成为延后发行或者不发行的理由,也可以不成为理由,防控疫情主要是在兑换的环节,如果发行,相信发行方的大智慧,能有合理的防控措施应对在兑换环节上。


预测会错,从另一方面来说,也证明了我仅仅是凭着自己的经验或者知识在推测,而并无任何的内幕消息。


这就是知识的诅咒。


由于信息的不对等,我们总会以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去看一个事物或者推测一件事物的发展,主观的使自己所做出的判断看似“合理化”。


知识的诅咒不但会在未知事物上出现,也会在已知事物上出现,就以钱币举例,我们有时候往往会对某一个钱币的暴涨产生很大的疑惑,没有任何理由这个品种会涨啊,比它好很多的东西都没涨。


这个时候,就是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对我们的判断力产生了阻力,知识的诅咒力量。


有时候沉浸在自己的知识领域中,往往会“钻牛角尖”,导致看问题的时候,只用自己的专业来解读。有时候我就会犯这个错误。


不过就像今天能写这一篇文章一样,能反思证明这毒中的还不深,能坦然面对知识的诅咒。


武打小说中,经常有这样的描述,对于某一个绝世武功,一个完全不懂武功的小子,就像一张白纸,反而容易练成,而一个身怀好多种武功的高手,往往会受到以往武功基础的束缚,要么难以练成要么走火入魔。


这和知识的诅咒原理一致。


懂的越多,未必越智慧,但不懂,肯定没有智慧。


一个统计学家整理了一项数据,得出一个结论,在酒吧斗殴事件中,有百分之90的人死亡是因为他先动手。


他基于什么得出这一项数据?基于因为打架被抓紧警局的人,百分之90的人都说是人家先动手了,自己才动手,所以,活着的人大多数是后动手的人,这数据看似挺真实。


但你我是专业外的人,一句话就推翻了这个结论,因为打架进警局的人,谁会说自己先动手?


所以,我们有时候需要跳出自己的专业,回看自己的专业。我们要从自己的视角跳出来,回看自己掌握的知识。


知识的诅咒,在某一个程度上是一件好事,他能提醒我们,应该用怎么样的视角,来面对已知和未知的事物。


有知识的人未必有智慧,但有智慧的人一定能避开知识的诅咒,或者坦然面对知识的诅咒。


周末小文,分享大家。


谢谢大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