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精彩书摘、文摘,好书推荐,心得分享。用指间的碎片时间,品读政治学、国际关系,中国最大的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社区,与您一同进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塔  ·  211,迎来新副校长 ·  2 天前  
青塔  ·  北京高校,拟整体搬迁! ·  4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招聘日报丨高校人才网2025年2月7日招聘信 ... ·  3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事业编制!高层次人才,湘潭大学等你来! ·  3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医学专场,两年总薪可达100万,出站可入编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频频制裁中国芯片,美商务部长吐真言:徒劳之举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公众号  ·  · 2024-12-27 16:28

正文

点击上方可订阅关注我们哦!

想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这个号你别错过

欢迎关注“道中华”




频频制裁中国芯片,美商务部长吐真言:徒劳之举

作者:谭主

来源: 玉渊谭天



12月2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针对中国芯片产业发起301调查。这次调查的目标,主要是中国的成熟制程芯片。


过去几年,我们有一种印象是,美国更关注先进制程芯片。美国也是这么做的。从产品,到技术、制造设备等,美国每一次出台贸易限制措施,都在从不同维度限制中国获取先进制程芯片。


但现在,美国的目标变了。


如何理解这样的变化?



这一次,美国发起301调查的官方通知中,有不少美国变化的线索。


在通知中,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到, 将调查中国芯片是否产能过剩,以及这些芯片所导致的美国下游产业依赖中国的情况。


之所以是这些调查方向,与美国忧心的具体问题有关。


最近,美国政府完成了一份研究,根据研究结果,三分之二的美国产品使用了中国的成熟制程芯片。


对于这种“依赖”中国芯片的现象,美国政府产生了非常大的焦虑。


在美国政府眼中,中国芯片企业的发展,不仅意味着美国芯片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工作岗位被“抢”走,还意味着中国有了更多筹码,“威胁”美国产业链安全。


因此,美国会根据“调查结果”,决定是否加征关税,或出台其他措施阻止中国芯片进入美国市场。


这样梳理下来,很多人都可以感受到,美国这套说辞已经是陈词滥调——从前些年化工、纺织等比较初级的制造业,到近两年的电动汽车,只要中国在全球市场中建立优势,美国就以“低价扰乱市场秩序”“威胁美国经济安全”等理由,发起调查,加征关税。


但在查询了中国对美国出口芯片的数据后,谭主发现,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


由于今年12月的出口数据尚未发布,统计选取了十年来的同期数据


可以看到,中国对美国出口芯片的出口额,在过去三年变化其实不大。换言之,“美国依赖中国成熟制程芯片”并不是一个今年发生的新现象,这对不上美国发起调查的时间点。


而把时间线回溯到2022年——这一年结束,中国对美芯片出口额逐渐稳定在今天的水平。以2022年为坐标,再去梳理这些年美国在如何讨论成熟制程芯片,会发现, 真正推动了这次301调查的变化是,美国对成熟制程芯片的认知变了。


选取美媒、美国智库和美国政府为统计对象,2022年,它们对“中国成熟制程芯片”的讨论很少。这一年,拜登政府的出口管制措施刚刚出台,其中满篇都是限制中国先进制程。美国人,也有自己的热点要追。


等到2022年结束,中国对美国芯片出口涨幅超过60%,达到了近十年来的最大涨幅。这时,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


2023年初,有美国智库发表文章指出,美国政府的重点存在偏差,他们忽视了成熟制程芯片的重要性。


谭主注意到,这篇文章指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将芯片划分成“先进制程”和“成熟制程”具有认知上的误导性。


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不同,“成熟制程芯片”并非使用着过时的技术,包括碳化硅等新技术,都是在成熟制程芯片中使用的。与此同时,这类芯片也会不断改进以满足新的要求和应用。 因此,传统芯片注定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新兴行业和技术保持高度相关性。


追根溯源,“成熟制程芯片”这个说法,原本是军事用语,美国为了促进军事科技的发展,才作出了“先进制程芯片”和“成熟制程芯片”的区分。这样的区分,与产业逻辑无关。


这篇文章之所以重要,在于这种认知纠偏对美国政府产生了有效的影响:



今年1月,美国国会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曾致信美国商务部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要求对中国成熟制程芯片发起调查。这是调查的起点。
很快,美国商务部先作出了回应。美国商务部在今年展开了对美国半导体工业基础的 研究 。这份研究通过数据统计,得出了美国“依赖”中国成熟制程芯片的结论。

综合“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在致信中提供的证据,以及美国商务部研究的数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最终决定发起301调查。



而最初,“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关注到中国成熟制程芯片的进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看到了这篇文章。


在他们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成熟制程芯片发起调查的信件中,大量出现了这篇文章的观点和数据。


“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要求对中国 成熟制程芯片发起调查的信件


也就是说,这次301调查反映了,美国对产业竞争与技术进步的关系的认知正在发生变化。这也使得这一次的301调查比起以往有了更为丰富的象征意义。


曹韵


中国芯片企业

前从业者


从我们产业的角度,会把技术创新分为不同的环节去讨论。现在,芯片生产流程的改进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源头的创新。


芯片生产流程的改进分为工艺节点改进、材料改进、良率提升、细节优化等。像上面提到的,在成熟制程芯片上使用碳化硅,这就属于材料改进。


中国有一个独特的优势是,拥有全世界最全的制造业门类,这就意味着,在芯片产业链的各个工艺和环节,我们都能促成创新。


从这个角度来讲,美国之前企图阻碍中国在先进制程芯片上的发展,进而打压中国整个芯片行业的想法,本质上是不现实的。


现在,美国也开始明白,在自己拥有技术优势的领域,单纯去堵住其他国家获取先进技术和先进产品的通道,这样做无法长期保持住自己的优势。


从这种“反思”中,我们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芯片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可以来看这样一组数据。


2024年,美国芯片市场预计同比增长23.7%。但这个数据背后有两个重要的推动力:


2024年,全球芯片市场都在回暖,预计同比增长20.7%。与此同时,英伟达2024年营收预计同比增长超100%,成为美国芯片市场增长最大的动力。


但这也意味着,背后的多数芯片企业在“拖后腿”。


谭主统计了英伟达之外 美国 营收排名前十的芯片企业,发现其中80%的企业本财年的营收增速远低于全球芯片市场的增速,甚至,有五家企业今年预计都是负增长。



梳理美国政府过去四年的芯片政策,可以看到,美国的思路基本是“两条腿”走路:通过《芯片与科学法》补贴美国企业的同时,限制先进技术出口来遏制中国企业的发展。


四年下来,显然,结果不理想。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最近说了一句话: 试图遏制中国是徒劳之举。 但还有半句她没能说出口的是,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帮扶政策并不成功,这两个因素,共同造成了美国芯片企业今天的窘境。


《芯片与科学法》2022年8月签署,但到2023年末,美国政府才批准了第一笔补贴。根据相关披露, 因为《芯片与科学法》 《通胀削减法》 推进不力,高达40%的大型项目被推迟或无限期停摆。


美国政府不仅帮不了美国企业,更重要的是,今年原本是全球芯片市场的复苏之年,很多芯片企业都在期待利润的回升。然而,“芯片法”却成为横亘在这种愿景面前的阻碍——“芯片法”设置了保护主义条款,接受美国的补贴,就意味着放弃在其他国家的市场。


市场的选择,在今年是尤其重要的问题。


专业人士告诉谭主, 通过巨额补贴以及政治压力推动大量芯片企业在美国设厂,造成非市场条件下的产业转移,会导致成本增加。根据测算,在美国开设一家新的芯片工厂所需成本约比亚洲高30%到50%,这将分摊在未来美国生产的芯片上。


长期来看,或许,未来这些工厂的盈利可以补上这些成本。但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它们可没有闲心畅想10年后的市场。


过去三年,每一年,全球芯片市场都有新的气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青塔  ·  211,迎来新副校长
2 天前
青塔  ·  北京高校,拟整体搬迁!
4 天前
肌肉男训练营  ·  极限体能训练!你敢来挑战吗?
7 年前
陈安之  ·  人品,大于能力
7 年前
手艺门  ·  水泥砖还可以这么用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