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图听福建方言大拜年
▲
你还记得吗?十一年前,厦门日报特邀著名篆刻家翁铭泉先生为读者精心刻了一方“贺正”的篆刻印章。也就是从那年起,每年辞旧迎新之时,厦门日报都会邀请书法家、篆刻家为读者贺正。
今年,又是哪两位书法名家和篆刻家给大家送祝福呢?
新春佳节到来,我们将挥别猴年,迎接“金鸡”的到来。
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厦门日报》连续第十二年邀请书法家、篆刻家为读者贺正。
准备就绪,方一凡屏气凝神,提起蘸满墨汁的笔,在大红洒金的对联纸上写下
“雄鸡报晓嘉禾里,金砖辉耀鹭江秋”
。一气呵成写完上下联,方一凡停顿了一会,又郑重写下横批——
“爱我厦门”
。
这副春联,是他自己琢磨出的。“接到厦门日报社总编辑江曙曜贺正邀约,我有些受宠若惊,也很忐忑。这几天都在想到底要写什么内容。”方一凡说,从他处直接“拿”来的春联没有味道,尽管自己能力有限,但仍想结合厦门的年度大事创作一副原创春联,以此表达自己对这座城市的情感。
这副春联,方一凡特别选择大家看得懂的行书。他认为,送给读者的这份新年礼物一定要雅俗共赏,文字风格也要有温馨、和美的厦门味道。对此,他不仅在春联里嵌入了鸡年祝福,也展望了2017年秋天将要举办的厦门会晤。有趣的是,春联里还暗藏了他对厦门日报的祝福——“报晓”倒过来念是“晓报”,就是日报的意思。
对于《厦门日报》,苏梦辉再熟悉不过,除了上班经常看,家里也长期订阅《厦门日报》和《厦门晚报》。他说,很荣幸有机会获邀为报社读者送上新春祝福,希望大家来年都能
“福寿康宁”
。
这是一方白文印章,布局巧妙,作者用写意的方式强调块面的红白关系。
别看“福寿康宁”简简单单四个字,但因它们本身的疏密性差不多,艺术冲击力不强,为了打破这种沉闷,苏梦辉在前期设计上花了许多功夫,在每个字的局部“制造”疏密,比如“康”字的上部松、中部紧、下部也尽力放松,让印章在红白关系上更加跌宕起伏。这或许与他从小喜欢音乐有关,将节奏和韵律运用到篆刻中,将自己的内心感受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
你是不是已经感受到了满满的喜气?
啥?看得不过瘾?
没事,日报君马上把这十一年的好运集齐了
送给大家!
金猴腾跃千般好,玉鹭翻飞万象新。猴年第一天,厦门日报特邀书法家、篆刻家为读者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