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厦门日报
《厦门日报》官方微信。《厦门日报》创办于1949年10月,是福建乃至海西地区发行自费订阅率最高、日均版数最多、广告营收最大的党报,也是本地最具权威性、公信力、亲和力和影响力的主流大报。荣膺2013年全国“百强报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厦门日报  ·  台湾预警,单日78人死亡! ·  昨天  
厦门日报  ·  崔永辉现场推进马銮湾新城片区建设 ·  昨天  
厦门日报  ·  突发!巴西一小飞机坠毁,砸向一辆公交车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厦门日报

厦门日报特邀书法篆刻名家贺正送祝福,愿大家新年好运!

厦门日报  · 公众号  · 厦门  · 2017-01-27 09:46

正文

戳上图听福建方言大拜年



你还记得吗?十一年前,厦门日报特邀著名篆刻家翁铭泉先生为读者精心刻了一方“贺正”的篆刻印章。也就是从那年起,每年辞旧迎新之时,厦门日报都会邀请书法家、篆刻家为读者贺正。


今年,又是哪两位书法名家和篆刻家给大家送祝福呢?



原创春联传递厦门味道

新春佳节到来,我们将挥别猴年,迎接“金鸡”的到来。 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厦门日报》连续第十二年邀请书法家、篆刻家为读者贺正。


春联暗藏对厦门日报的祝福


准备就绪,方一凡屏气凝神,提起蘸满墨汁的笔,在大红洒金的对联纸上写下 “雄鸡报晓嘉禾里,金砖辉耀鹭江秋” 。一气呵成写完上下联,方一凡停顿了一会,又郑重写下横批—— “爱我厦门”



这副春联,是他自己琢磨出的。“接到厦门日报社总编辑江曙曜贺正邀约,我有些受宠若惊,也很忐忑。这几天都在想到底要写什么内容。”方一凡说,从他处直接“拿”来的春联没有味道,尽管自己能力有限,但仍想结合厦门的年度大事创作一副原创春联,以此表达自己对这座城市的情感。



这副春联,方一凡特别选择大家看得懂的行书。他认为,送给读者的这份新年礼物一定要雅俗共赏,文字风格也要有温馨、和美的厦门味道。对此,他不仅在春联里嵌入了鸡年祝福,也展望了2017年秋天将要举办的厦门会晤。有趣的是,春联里还暗藏了他对厦门日报的祝福——“报晓”倒过来念是“晓报”,就是日报的意思。


简单四字送上质朴祝福


对于《厦门日报》,苏梦辉再熟悉不过,除了上班经常看,家里也长期订阅《厦门日报》和《厦门晚报》。他说,很荣幸有机会获邀为报社读者送上新春祝福,希望大家来年都能 “福寿康宁”



这是一方白文印章,布局巧妙,作者用写意的方式强调块面的红白关系。



别看“福寿康宁”简简单单四个字,但因它们本身的疏密性差不多,艺术冲击力不强,为了打破这种沉闷,苏梦辉在前期设计上花了许多功夫,在每个字的局部“制造”疏密,比如“康”字的上部松、中部紧、下部也尽力放松,让印章在红白关系上更加跌宕起伏。这或许与他从小喜欢音乐有关,将节奏和韵律运用到篆刻中,将自己的内心感受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



你是不是已经感受到了满满的喜气?

啥?看得不过瘾?

没事,日报君马上把这十一年的好运集齐了

送给大家!


厦门日报历年贺正回顾



2016年


金猴腾跃千般好,玉鹭翻飞万象新。猴年第一天,厦门日报特邀书法家、篆刻家为读者贺正。



春联赏析


春联上联是“厦接祥云开泰运”,下联为“门凝瑞气沐春光”。 作者:王文吉


这副春联暗藏了“厦门”城市名。 在王文吉看来,“厦接祥云开泰运,门凝瑞气沐春光”不仅气势磅礴,“祥云”“瑞气”都满载喜气和祝福。最重要的是,作为藏头联,上下联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厦门”。


印章赏析

一方“金猴献瑞”(上图)和一方“读报平安(下图)。 作者: 陈浩明


“金猴献瑞”这方印, 陈浩明 选择了细朱文,在笔画悬而未决间存在一种艺术审美的张力。陈浩明在这四个字的笔画组合上进行了一种特殊的贯通设计,让这些字看起来各自独立却又互有融合,从而让每个字都显得更加充实饱满,体现了朝气蓬勃的新年气象。


使用了满白文的“读报平安”印章同样有笔画上的讲究。满白文的特点是沉稳厚重,为了沉稳但不沉闷,陈浩明让笔画动起来,譬如“平”的那一竖就跟随印章的形制转了弯。


2015年


耳边犹闻马蹄响,“羊羊”喜气扑面来。在辞旧迎新之际,厦门日报请来书法家、篆刻家为读者贺正。




春联赏析

春联上联为“送马年春风融白雪”,下联为“迎羊岁喜鹊闹红梅”。 作者:路工


写之前,路老先把春联内容仔仔细细读了几遍,“这用字讲究,寓意也好,读着就像看到画在眼前似的。”把平仄念顺了,他起笔落笔,凝神用劲,一气呵成,不一会儿就写好了一副春联。大红洒金的对联纸上,路老的字遒劲挺拔,透着一股新春贺正的喜庆和气势。


印章赏析

一方“三羊开泰”(上图)和一方羊肖形印(下图)。 作者:谢辉旺


他选择通过多变的线条和一些刻意营造的斑驳,来打破印章的工艺性。他希望用寄托吉祥寓意的“三羊开泰”和肖形“羊”,祝福《厦门日报》的读者羊年大吉、万事如意。


2014年


癸蛇摆尾去,甲马奋蹄来。厦门日报为读者精心准备了一份“贺正”好礼:一副春联和两方印章。



春联赏析

春联上联为“万马奔腾引时序”,下联为“美丽厦门谱新章”,横批“春回鹭岛”。 作者:书法名家陈健


为了将最完美的作品献给厦门日报的读者,从书体到内容,陈健反复斟酌。春联讲究字音的平仄,但“美丽厦门”四个音全为重音,容易造成拗句,如何弥补它的平仄失衡,又要体现厦门独有的本土文化特色,陈健可谓是绞尽脑汁。“最终,我敲定用‘引时序’,既寓意开春,又预示着厦门进入了新的建设发展期。”


印章赏析

印章印文为“龙马精神” (上图)和“马年进步” (下图)。 作者:篆刻家许文森


细细品赏这两方印,章法上有吴昌硕大疏大密的构篆风姿,笔法中有吴让之的粗细变化,刀法上则借鉴齐白石的细切冲磨,技法洗练畅达、气韵生动,印文崩裂之处自有一番金石古意。


2013年


蛇年新春,本报为亲爱的读者们奉上的“贺正”好礼是一副春联和一方印章。




春联赏析


春联上联为“新风开盛世”,下联为“春色满神州”,横批“金蛇送福”。 作者:书法名家黄奕辉


春联的内容很重要,要紧扣蛇年贺岁这一主题,又得有新鲜味道、贴近当下,黄奕辉翻阅了不少资料,最终确定写“新风开盛世,春色满神州”。


印章赏析

印章印文为“银蛇报春”。 作者:金石大家王守桢


接到厦门日报的邀请后,他就在思考印文的内容,正想着,突然电视里主持人的一句台词“银蛇报春”传进耳朵,就是它了!王守桢先生说:“银蛇也是有出处的。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就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句子,意境开阔而有动感。”


2012年


厦门日报为读者真诚献上喜庆吉祥的贺正对联和印章。这份特殊的拜年礼物,出自两位厦门书画界名家。




春联赏析

这副春联上联为“龙行天上多甘雨”,下联为“虎步林间大顺风”,横批“世事平安”。 作者:厦门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世平


李世平受邀参加本报“年终温暖社区行之手书春联日”时奋笔写下“龙行天上甘甜雨,虎步林间大顺风”。最终经过精心推敲,将“甘甜雨”改成“多甘雨”。

印章赏析


印章印文为“龙年大吉”。 作者: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刻字研究会副会长邱超平


“龙”正好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年大吉”,则寓意刚迎来特区建设30周年大庆的厦门,站在新的起点上,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


2011年


兔年新春,本报为亲爱的读者们奉上的“贺正”好礼是一副春联和一方印章。




春联赏析

春联上联为“玉兔祥光辉万里”,下联为“海峡春色入千门”,横批“和乐安康”。 作者:著名书法家叶水湖


“玉兔祥光辉万里,海峡春色入千门。”叶水湖退休前是厦门教育学院的副院长,而夫人钟碧珍也是一位优秀教师,而这副春联正是钟碧珍的原创联。春联横批为“和乐安康”,就是祝福大家都有和谐、快乐、平安、健康的新一年。


印章赏析

印章印文为“恭贺新禧”。 作者:篆刻名家陈浩明


这方印文刻得比较饱满,刻刀力度较大,希望以饱满的印文表现迎接新年的喜悦之情,歌颂我们身处的这个充满活力的盛世;印文的笔画比较丰满,正好体现我们的时代精神,表现我们城市的蒸蒸日上。


2010年


送金牛,迎福虎。厦门日报的第一份新年贺礼,照例是喜庆吉祥的贺正对联和印章。




春联赏析

上联“虎跃神州添虎劲”,下联“春临鹭海焕春光”,横批“春满鹭岛”。 作者:厦门市书法家协会顾问白鸿


“虎”和“春”这两个词都能兼做名词和形容词,不同的词性间却又有相通的意义,对联抓住了两个词的这一特性,“虎”和“春”重复出现,却体现出意义上的递进,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感觉。


印章赏析

两枚印章一枚为肖形印(上图),一枚印文为“恭贺新禧”(下图)。 作者:篆刻家丁建


肖形印虎虎生气,虎嘴大张,很有虎啸山林的霸气。另一枚印章上,以隽秀的小篆刻着“恭贺新禧”,希望能给全市人民带来一份清新的新春祝福。


2009年


金牛迎春到,牛年喜洋洋。今年的礼物,既富传统意味又带创新精神。传统的,当然仍是火红的贺正联和那一方印章;而创新的,则是一幅色彩艳丽的《新春牛图》。




春联赏析

今年贺正联的上联为“国喜金牛传好运,六秩辉煌再唱春天故事”,下联为“民欢鹭岛报佳音,三重华诞又掀发展浪潮”,横批“欣欣向荣”。 作者:赵恒章 白磊


这副对联是厦门楹联协会和专家从参与本报主办的2009牛年牛联征集活动的数百副对联中挑选出来的,看看作者赵恒章写得多好,“六秩辉煌”,讲的不正是建国六十年吗,“三重华诞”更是一语道破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厦门解放60周年以及厦门日报创刊60周年的深刻内涵,全联格律工整,喜气洋洋,气势非凡。


《新春牛图》赏析


作者:白磊


“一曲牧歌牛背上,欢天喜地迎新春”,意境深远。一幅《新春牛图》,蕴涵着丰收的希望和对幸福的憧憬——民间最传统、常见的吉祥图案,在白磊的笔下,散发出全新的意味来。


印章赏析

看看那方“牛年吉祥”的红色印章——除了字,还有一头憨实的耕牛。 作者:白磊


2008年


这是本报连续第三个年头给读者拜大年啦!鼠年新春,为亲爱的读者们奉上的“贺正”好礼是一方印章和两副春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