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香港商报
香港商报创刊于1952年,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中文财经报章。关注港澳暨海峡两岸,聚焦环宇财经风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数据与机器学习文摘  ·  突发!o3-mini ... ·  2 天前  
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  ·  20个很强的DeepSeek提问公式 ·  3 天前  
闹闹每日星运  ·  星历0207:巨蟹谨慎而低调 摩羯剔除不良习惯 ·  3 天前  
软件定义世界(SDX)  ·  与孙正义对话,Sam ... ·  5 天前  
数据派THU  ·  【ICLR2025】AdaWM:基于自适应世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香港商报

港深地名故事丨宝安凤凰山下 伏涌·福永·福海

香港商报  · 公众号  ·  · 2024-12-22 11:3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讲述了深圳宝安凤凰山下的福永片区历史及现状。福永地区有着丰富的盐业和渔业历史,自明清时期就有专门的机构和社区来管理。如今,这里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有着丰富的企业资源和殷实的集体经济。福永街道利用自身的地理和文化优势,打造了一系列的文化地标和经济发展策略。特别是福海街道,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产业发展策略,展现了小街道的大志向。该地区通过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城区,发展会展经济和先进制造业,成为深港合作的新赛道。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福永地区历史背景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福永原名“伏涌”,源于古代河涌地形和水势。这里曾是古代重要的经济交汇点,明清时期盐业和渔业发达。如今是深圳经济发达、人口汇聚之地,位于珠江入海口东岸的南北交通要道上。

关键观点2: 福永地区的经济发展及产业升级

福永地区通过引进港资发展现代养殖和对外贸易,建立了大量“三来一补”企业和制造业园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中村成为名符其实“土豪村”。2016年行政区划调整后,福永街道分家,制造业集中在新成立的福海街道。

关键观点3: 福永地区的文化名片及福文化地标的建设

凤凰山和凤凰村是福永街道的文化名片。怀德村是经济名片。福永街道打造了一系列福文化地标,如万福广场、五福盈门公园等。这些地标体现了福永街道“凤山福水福盈地”的美称。

关键观点4: 福海街道的发展策略及深港合作新赛道

福海街道提出“一核两翼”发展策略,集中优势资源规划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城区。东翼以立新湖为媒,连接粤港澳大湾区要素资源,建设湾区科创基地。西翼依托会展新城和海洋新城,建设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打造核心增长引擎。


正文




作者:木木


深圳宝安凤凰山下的福永片区,历史悠久。据载,福永原名“伏涌”,缘于当地山形水势。这里古代有一条名为“山合水”的河涌,嘉庆《新安县志》这样描述:“山合水河,在县城西北,源有三派,其右自大髻婆,中自阳台,左自牛塍,至岭下合而为一,同归西乡河入海。”这条河涌落差大,水流湍急,雨季山洪暴发,每每泛滥成灾,人们的愿望就是要降服它,所以称此地为“伏涌”。




1



凤山福水福盈地




山合水和凤凰山将珠江入海口东岸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北边的沙井和南边的西乡都是经济相对发达和人口汇聚之地。伏涌处于中间交会点上,从南头镇去往东莞县城的官道必须经过这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明清时期,这一带盐业和渔业颇具规模,设有管理相关事务的专门机构,并成立了基层生产组织“盐社”和“渔社”。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为维护生产秩序和商旅往来,在此地设立了福永巡检司。


据专家考证,福永之名,系因北方官员误将“涌”(chong读作yong),取其谐音雅化而来。把“伏涌”雅化为“福永”,反映了岭南文化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即重视谐音所传达的寓意。深圳中心城区原名上步区,因“上步区”与“上不去”谐音,遂改作福田区。


是不是因为改名才产生的效果,不得而知,但“福永”确实成了一块“福祉永续”之地。当年盐社和渔社的故事毋须再讲,改革开放得风气之先,引进港资发展现代养殖和对外贸易,并先后建起大批“三来一补”企业和制造业园区,一个个传统的“鱼米之乡”成长为工业强村。后来,随着宝安机场、国际会展中心等大型建设项目在福永周边落户,福永片区的城中村成为名符其实的“土豪村”,村集体资产市值动辄上百亿元(人民币,下同),位于福永街道办附近的怀德村甚至高达千亿元。


2016年底,深圳市因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了部分行政区划。福永片区被一分为二:东南部保留福永街道名称,辖地37.6平方公里;西北部另设福海街道,辖地31.8平方公里。


凤凰山以及山下的凤凰村,是福永街道的文化名片。凤凰村居民为文天祥宗族后裔,文氏宗祠大门两旁悬挂的“烟楼世泽,正气家风”楹联,道出了这张文化名片的精神内涵。凤凰村原名岭下村,建于元朝初年,开村始祖是文天祥的侄孙文应麟。文应麟慕其伯祖父气节,誓不与官府来往,并在山腰建了一座观音庙,对外称受观音托梦发愿,为苍生祈福,实为纪念文天祥的家庙。其时,兵荒马乱,百废待兴,应麟公怜百姓困苦,在山顶建一小亭,凭栏远望,凡家无炊烟者,便送粮米赈济。百姓感其恩德,咸称望烟楼。


凤凰塔。


毗邻凤凰村的怀德村,则是福永街道的经济名片。南宋景定年间,潘氏先祖仲鉴公携族人来此开村立业,以“君子怀德”之意取名怀德村。当然,今天怀德村得享大名,并不在其历史悠久,而是因村集体资产丰厚。据介绍,怀德股份合作公司的每个股东年分红高达50万元,住房最多的村民拥有33套公寓,以及村集体全资拥有6家规模不小的公司来看,怀德的殷实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怀德堂。


与怀德村相比,福围村以其地利,获得了另一种发展模式。福围村临近宝安国际机场,凭借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充足的航空货运、多式联运运力,在4.4平方公里的基围滩涂上,成功孕育了990多家物流企业。这些企业绝大多数从事国际货运代理,2023年营收近30亿元,出口覆盖全球200馀个国家和地区,福围由此被称作“国际物流村”。


福永街道大做“福”的文章,打造了一系列福文化地标。早在1999年,福永镇就落实市里提出的“一镇一广场”倡议,率先建成了占地3.9万平方米的万福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白色花岗岩九龙柱,高19.99米,直径3米,总重量260吨,是目前内地最大的石雕龙柱。广场南侧,建有一面由8833块紫砂陶拼制而成的浮雕万福壁,长130米,高6米,重110吨。双面雕刻面积1500多平方米,收录了从古至今各种福字1.6万馀个。万福广场建成后,相继被评为深圳市十佳文化广场、广东省优秀文化广场、中国优秀文化广场,九龙柱和万福壁双双入选大世界健力士纪录。


从万福广场出发,沿福永大道前行约1800米,便是另一处福文化地标——五福盈门公园。公园占地1.5万平方米,各种带有祈福寓意的景物随处可见。大门口是一座由五个“f”组成的彩色雕塑,寓意五福临门;雕塑中心为“福”字图案喷泉,寓意福水长流。看着眼前这些福文化标识,我想到凤凰山登山径那999级麻石台阶上镌刻的那些小巧玲珑的“福”字,想到城区乡间、大街小巷的建筑和布局,或以其名,或以其形,或以其势,无不淋漓尽致地演绎着福永街道“凤山福水福盈地”的美称。


万福广场南侧的浮雕万福壁。




2



小街道的大志向




福海,寓意福脉绵长,海阔天空。2016年福永街道分家时,按照产业布局,把70%的制造业划归了新成立的福海街道。聊起这一点,该街道党工委书记朱越人自豪地说:福海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手持这柄金钥匙,福海街道聚焦“致强福海、品质福海、精彩福海”理念,提出了“一核两翼”发展策略。所谓“一核”,是集中优势资源,高标准规划建设一个五平方公里的国际化、现代化城区。以此为核心,东倚湖山,西面江海,山海连城,打造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地标。如果说“一核”主要表现为社区建设,体现了街道自身的升级换代,“两翼”则生动地反映了小街道的大志向。


具体而言,“东翼”主要围绕得天独厚的立新湖做文章。湖区位于福永、福海两个街道的交汇带,占地2850亩,而1800亩湖面几乎全归福海街道管辖。但见苍翠的凤凰山下,立新湖波光潋滟,与壮阔的珠江口形成“两水夹明镜”的胜景。走在立新湖景观长廊上,水纹涟涟,青柳拂岸,虽处闹市之中,却如世外桃源。


立新湖公园。


福海街道规划的立新湖片区,是以湖为媒,全方位连接粤港澳大湾区要素资源,塑造和提升环湖研发总部、创企聚落及创研片区功能,建设独具滨湖特色的湾区科创基地。发挥地缘优势,聚焦“研发+中试”产业流程,推动综合型总部、职能型总部和成长型总部梯度发展,吸引海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助力深中、深珠、深莞创新一体化和珠江两岸深度融合,重塑深圳总部经济新格局。


东翼是总部要地,西翼则是产业重镇。整个福海街道的地形地势,大致东高西低,东窄西宽,西部滨江沿海地带形如敞口,一片体现新质生产力的现代化城区在这里拔地而起。福海河绕行其间,碧波倒映,充满灵气。广深沿江高速公路的高架桥梁穿城而过,将其分隔成两个片区:一边是趋于成熟的会展新城,一边是方兴未艾的海洋新城。福海着力发展的“西翼”,简而言之,就是依托会展新城和海洋新城,建设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核心增长引擎。


2019年11月,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启用。一年后,福海街道国际会展服务办公室成立,为举办各类展会提供保障,助推会展片区高质量发展。作为全世界最大的会展基地,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业已成为全球创新产业的超级展示平台,对周边产生蝴蝶效应,形成以会展为核心的经济集群。据统计,深圳国际会展中心2023年度营收6.29亿元,利润6600万元。一个会展中心,催生一片会展新城。会展片区作为深圳市首批“国际化示范街区”和“国际化商务交往特色街区”,正成长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宜居宜游宜业绿色生态新城。


福海街道还是基围文化的传承地,桥头、塘尾各有特色,相互成就。想当年,基围人缘水而居,打渔围垦,开发咸淡水养殖,形成基围美食、咸水歌等特色基围文化。如今,海洋新城在这片土地上应运而生,与北边沙井街道的海上田园相映成趣。海洋新城规划用地685.8万平方米,总建面850万平方米,人口规模约6.4万人,将建设成为大湾区海洋科创高地,中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标杆,进而打造成全球海洋治理战略合作平台。


位于福海街道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在“会展湾·中港城市展厅”的高层写字楼,向外眺望,国际会展中心南北两大区域19个巨无霸展厅尽收眼底。越过这些展厅,可以看到建设中的海洋新城仿佛一艘巨轮,静卧在珠江口浩瀚碧波之中。


国际会展中心东侧,有一条长达1.68公里的空中廊道,即深圳市首座全架空型公园——高线公园。公园拥有2.23万平方米体量,在各种环保绿化设施之间,建有16个以“科技+文创”为特色的展馆。徜徉其上,除了参观展馆,还可近看会展新城麟次栉比的创新创意建筑,中观海洋新城蓄势待发,远眺仃伶洋万顷碧波,仿佛进入时间隧道,又似置身折叠空间,让人浮想联翩。




3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