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可以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大部分中国人都会在春节期间放下工作,回家与家人团聚。但总有一些人,他们必须远离亲人,坚守在一线的工作岗位上,比如环卫工人,今天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为大家讲述他们的春节故事。
1月25日 6:30分 天安门广场 。
天还没有亮,北京环卫集团人工保洁作业班组组长蔡凤辉和她的同事们已经到岗半个多小时,在外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都在忙着回家过年,但蔡凤辉和同事们的任务却比往常还要重。
北京环卫集团人工保洁作业班组组长蔡凤辉:今天的特别任务就是我们节前的大扫除,把那个金水桥沿线的栅栏给做了。我们现在是早升旗的保障,就是把旗杆周围的卫生我们再细做一下。
离升旗时间还有一小时,蔡凤辉和同事们疾步往广场赶去。就在警戒线外,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们正在寒风中等待着升旗仪式的开始,而二十多位环卫工人一字排开,一队从广场西面扫向西面,一队从东面扫向西面,交错着进行。
偌大的天安门广场,蔡凤辉和同事一步步走过,一点点清扫。在升旗前,他们必须把升旗区域清扫得一尘不染。
升旗仪式结束,游人们逐渐散开,肃静的广场渐渐变得热闹起来,对于环卫工人们来说,一天繁重的工作才算刚刚开始,他们需要一刻不停地巡视,保证天安门区域随时整洁干净。广场的石板之间有缝隙,缝里的脏东西特别难清理,蔡凤辉就拖下手套,蹲在地上,用手指头一点点抠。
对于天安门广场,保洁的标准是“可以席地而坐”,广场高峰时期的客流量数十万人次,这对于只有几十人的这个班族来说,任务非常重。蔡凤辉和同事们负责的区域不仅有广场,还包括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西侧等在内的29万平方米的区域。清扫完广场,蔡凤辉开始清扫广场东侧的国博区域,虽然他们配有电动的清扫车,只要开着电动车经过,地面就可以清扫干净。但是蔡凤辉每天都会手动把一根根栏杆下面扫一遍,不留任何一个卫生死角。一天下来,她至少要走三四万步。
中午十一点多,午饭都没顾得上吃,这些环卫工人们就拎着水桶到了金水桥区域。
北京环卫集团人工保洁作业班组组长 蔡凤辉:现在这个时间不能结冰,到上午九十点钟的时候有可能结冰。结冰的话就擦不干净了,就更脏了。
栏杆上最难擦的,就是游客们吐痰的痕迹。虽然在一定距离之外,很难发现这样的污痕,但是这在蔡凤辉看来特别扎眼,必须一点点清除干净,才能让栏杆重新闪闪发亮。
蔡凤辉:你看像这种就是痰迹,这个。干了,结冰了,抠才能抠掉。
蔡凤辉接了一百度的开水来洗抹布,即便戴着塑料手套去洗,也非常滚烫。但是为了不让水在栏杆和桥上结冰,他们只能用滚烫的开水来擦拭。蔡凤辉说,每当看着天安门广场,她好像总有着使不完的劲儿。擦拭、清扫、寻找垃圾、巡视广场区域,蔡大姐一直在室外的寒风中坚守着自己的职责。
直到接近降旗时分,她又回到了警戒区域。对于降旗时间的清扫,并没有像升旗那样的严格要求,但是作为班组长的蔡凤辉每次都要一丝不苟地再检查一遍每一块地砖。
北京环卫集团人工保洁作业班组组长 蔡凤辉:看看有什么碎渣子,有什么该扫的我们就扫它一下。现在也就成职业病了,平时走道也低着头。
此刻天安门广场华灯初上,在清晨的灯光中开始,在傍晚的灯光中结束,蔡大姐忙碌的一天终于接近尾声。就在离广场几公里的一个胡同里,蔡凤辉的丈夫孔国宇正在宿舍的院子里煮着晚饭。对于他来说,这一天,才刚刚开始。
孔国宇也是天安门广场的环卫工人,但他所在的班组是夜班组,也就是一年365天几乎每天都是夜里上班。热心的孔师傅总是为大家做好晚饭之后才出门,一大锅刚出锅的面条冒着热气,不过他却等不及到妻子和白班的同事回来,自己抓紧吃完这一碗面,就出门上班了,而且这一上岗,就是一整晚12个小时的夜班。
北京环卫集团人工保洁作业班组 环卫工人 孔国宇:每天就是交接班的时候能见一面,其他时间都见不着。
马上就要春节了,外面到处都是张灯结彩,但是这个小院却是静悄悄的,似乎没有任何过年的气氛。白班的环卫工人们还没有回来,夜班的孔师傅已经出发上班去了。
结束了今天白班的最后一圈巡视,在寒冷的户外呆了十多个小时的蔡凤辉终于回到了值班室,也见到了自己的丈夫。
蔡凤辉:头好点了吗?
孔国宇:好点。
蔡凤辉:商业街安检棚子现在不是在拆,拆了以后还在搭,就是晚上注意卫生……
每天,晚上和早上的这两个交班,是夫妻俩仅有短暂的相聚时间。在天安门工作几年来,孔国宇一直承担着夜班的任务,由于常年熬夜,最近头痛又犯了,可是孔国宇不愿向领导提起,蔡凤辉带着几分担心目送着丈夫消失在夜幕中。
这间八平米左右的平房,就是夫妻二人的宿舍,虽然有上下铺两张床,但是由于他们很少在宿舍里碰上面,上铺几乎从没有睡过。虽然蔡凤辉是班组长,管理着班组里的工作安排,但是她却没有给自己的丈夫安排到白班。她总觉得,他们夫妻二人可以相互照应,比起别的同事,还能多承担一些辛苦的职责。
蔡凤辉:可能其他的夫妻,爱人陪着走走,溜溜弯,可能聊聊天,像我这说白了我就是一个男人,就没有这种陪他聊聊天,照顾一下他。
马上就是大年三十了,夫妻俩已经习惯了在岗位上过年,来到北京十几年,他们从来没有回河南老家过过年。蔡凤辉家里有一对龙凤胎,今年十七岁了,两个孩子在廊坊市读高中,夫妻俩黑白交替的上班,几乎抽不出来时间去探望孩子,今年春节,两个孩子又要在学校宿舍度过。
蔡凤辉:他们也不会做太特殊的,也就会下个速冻饺子,然后让他买点火锅料,然后买点菜,自己涮个火锅,下个饺子,凑合吃吧。
十一假期之后,蔡凤辉又有好几个月没见到两个孩子了,想到孩子们平日里都是自己照顾自己,过年又只能吃速冻饺子,作为母亲的蔡凤辉心里十分不是滋味儿,总觉得当父母的没有做到父母这种责任。虽然感到非常亏欠孩子,但是对于自己的工作职责,蔡凤辉更是放心不下,春节期间,天安门广场又将迎来日均几十万的客流。迎接他们夫妻俩的,又将是一个忙碌的春节。
每天清运8吨粪便 胡同里公厕的干净全凭他们一丝不苟的工作
北京环卫集团京环大厦。距离2017年春节假期只有1天了,北京环卫集团固废物流公司清运三中心司机孙志宝和同事们早早地来到了停车场。孙师傅登上了一辆环卫车,这个正是北京环卫集团在2017年1月推出的纯电动环卫车,开上它,孙师傅开始了走街串巷的一天。
这台环卫车是一台抽粪车,北京的大小胡同里有着很多的公共厕所,依然要靠环卫工人们开着环卫车去一一抽取干净。孙师傅是一名替班司机,这意味着,只要有同事休息,他就要去替代休班的师傅清理对应的区域,对于北京城90%的胡同,孙师傅都是烂熟于心。
孙志宝:都是在胡同里边,有时候私家车,或者这个其他车辆,有时候停的不是特别靠边,对于我们来说难度就是很大。因为得保证厕所的清运任务,清运完了这个居民才能够正常上厕所。
东城区的板桥胡同是今天孙师傅的第一站。环卫车的体量并不小,装满可以运输2吨的粪便,这样宽的大车要进入停着汽车,堆着杂物,宽度仅有几米的胡同,难度可想而知。而且,路上的车辆和胡同里的居民们,也常常对环卫车辆的工作并不支持。记者看到私家车不让环卫车,孙师傅刚刚倒入胡同又开出来先让私家车通行。反复了几次终于可以把环卫车倒入胡同,开始作业了。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个胡同非得倒车?
北京环卫集团固废物流公司清运三中心 孙志宝:因为井在那边,杆在这边,要开进来,这有棚子,有房子,影响咱们转杆,不方便。
每抽满一车粪便,孙志宝就要回一趟位于南四环的清运站,把满载的抽粪车清空。这样几十公里的路程,他一天最少要跑四个来回。
孙志宝:这一天要清运四趟,都到这来卸,这是一个粪便消纳站,每车在两吨左右,基本在两吨,一天任务是八吨。
这一趟清空,孙师傅又匆忙赶去了下一个胡同,每一条胡同对于他来说,都有着不同的挑战。最长的时候,甚至会在胡同里等上两三个小时,才能把环卫车开到指定的公厕。但是无论等待多久,几点下班,也无论是否是节假日,他们都必须把每一间公用厕所清理干净,才能保证胡同里居民的正常生活。
再过一天就是春节了,但是孙志宝一直在忙着开车、穿梭胡同、清运粪便,似乎都忘记了这个一年最重要节日的到来。今年春节七天,他一天都不能休息。因为他是替班司机,休息的同事越多,他就会越忙碌。回想起在北京工作的23年时间,他仅仅回家过了三次年。
孙志宝:今年春节我在这就是在单位,跟同事一起。
春节假期即将到来,妻子和孩子已经赶回河北承德老家过年,只留下他一个人还坚守在北京。对于孙志宝来说,回家过年,是一种久违了的感觉。
今年春节,像蔡凤辉和孙志宝这样需要坚守在岗位的环卫工人,还有七万多名,为了守护这个大都市每一个角落的安全和整洁,也为了给大家一个干净的生活环境,7万多名环卫工人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2017年除夕夜。每年除夕夜,出门作业前,大家聚在单位包饺子,吃上一顿年夜饭,成了环卫工人们特殊的过年方式。这些环卫工人都和蔡凤辉和孙志宝一样,记不清回家过年的感觉了,他们习惯了和同事们一起迎接着新春的到来。
除夕夜零点的钟声敲响,爆竹的声音越来越密集,环卫工人们驾驶着作业车辆,前往各个地方开始工作。在北京市主要街道,环卫工们开着新能源清扫设备进行清理。不过,在烟花爆竹的燃放点,仍需人工清扫。环卫工人们将烟花纸盒,搬进收圾车,每搬一个,都要检查是不是还在燃烧和冒烟。
每天面对四五千吨垃圾 替班环卫工30多个春节在垃圾山度过
为了让大家过个干净年,北京有7万多名环卫工人春节没有回家。对他们而言,春节和平时没什么两样,不回家过年已经成了习惯。而春节假期结束后,随着人们陆陆续续返回北京,城市居民生活垃圾量还会激增,所以一过完年,环卫工人的工作更忙碌了。
2017年2月5日,阿苏卫填埋场。春节假期过去了,北京环卫集团阿苏卫垃圾填埋场又迎来了繁忙的一天。春节假期刚刚过去的北京城,垃圾又逐渐多了起来, 55岁的司机闫开文和几位同事,早早地就来到了填埋场开始处理已经堆成山的垃圾。
北京环卫集团固废处理公司阿苏卫垃圾填埋场调度 闫开文:丁庆亮,使这个推土机,把这个现场推平整了,看着点别有火星什么的。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阿苏卫垃圾填埋场,接收的是东城、西城、昌平、朝阳四个城区的垃圾,每天的处理量有四五千吨。春节假期,闫开文从初一到初五,值了好几天的班,刚刚休息了两天,他就又回到了忙碌的工作岗位上。在运来的垃圾中,还能依稀看到烟花爆竹燃放的残渣和爆竹皮。
闫开文:剩下的都填压底下了,我们压实了就看不出来。从初五到现在垃圾量就是多一点了,过了十五可能还多一点。
话还没说完,等待卸垃圾的车已经排了二十多辆,从早上6点开始,来自城区的垃圾车已经源源不断地进来。闫师傅赶快登上了作业车,准备开工。
闫开文:春节期间肯定要加班的,就是说北京的垃圾没地卸了只能往这走,肯定环卫就这样。
闫师傅登上的这辆车是垃圾压实车,这辆车自重就有几十吨,经过它碾压的垃圾,体积可以减少一半,但开着巨大的机械车辆,在坡度近四五十度的垃圾山上上下下,难度可想而知。不仅如此,垃圾山上,空气中弥漫着垃圾的味道,但是师傅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他们分秒不敢耽搁,因为每时每刻,都有运送垃圾的车辆不断地开进来。
闫开文:这就是推土机负责推平,这个负责压实,这翻铲就是负责坡这,推土机跟压实机咱不敢干,只能靠这个翻铲去干。把这坡整理出形,封闭式的,拿这个膜盖上,它不平盖住不好看。
闫开文在填埋场开各种车辆已经有三十多年了,各种高难度的驾驶对于他来说都不在话下。55岁的他,仍然要这样去高处和陡坡上操控各种机械。驾驶翻铲车,要一直登到高达十余米的垃圾山的顶端,把垃圾山的边缘修理码放成整齐的山坡。
每上完一班岗,车辆的轮带和履带李都缠满了塑料袋,塞满了各种泥土和废渣,师傅们都需要及时清理。仅仅干了一个上午,这些裹挟在车轮和履带里的垃圾,都能达到数十斤。
闫开文:每天都得清理,要不然它越塞越多,一个人清得清一个小时,就这推土机。
忙碌了一个上午,直到中午一点,闫师傅才停下了手中的工作,赶去食堂吃个午饭。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里,他上了四个白班,一个夜班。由于其他的师傅们有些家在外地回家了,家在北京的他每年都成了挑起春节重任的人。
闫开文:习惯了,30多年差不多春节都这样。肯定这活是脏的,但肯定得有人干,我不干有人也得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