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信人
共同学习生物信息学知识,共同探究生物奥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BioArt  ·  Nat Metab | ... ·  4 天前  
BioArt  ·  Nature | ... ·  4 天前  
生信宝典  ·  专家点评 Nature |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信人

炸药奖精彩投票,奖品丰厚,拿到手软~

生信人  · 公众号  · 生物  · 2017-09-29 16:47

正文

深宅科研狗Stem:

 我很希望抗病毒药能拿奖,医学奖或化学奖,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抗病毒药在病毒感染的治疗研究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乙肝,艾滋逐渐成为可控慢性病、丙肝能被完全治愈。而且抗病毒药完全是人类理性设计的成果,而非自然界原本存在的。不过抗病毒药的应用还是太少,只有少数疾病有抗病毒药,大部分病毒因为无利可图都没有人开发抗病毒药。同时我也看好CRISPR Cas9,如果获奖就颁给CRISPR领域科学家,比如Jennifer和张锋,ZFN、TALEN就算了。诺奖其实你也很难预测,因为评委们的心思不好揣摩,就好像当年诺奖给到LED领域只给了发明蓝光LED的中村修二,而发明红光LED的啥也没得到,反正我是想不起来他名字了。

资深延期专业户 赵博士:

路易莎霍维茨奖已经新鲜出炉,那是候选人的大热门。。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啊、盖尔德纳、阿尔伯尼奖什么的还是算了吧。

花痴生物专业应用工程师 小孙:

我就是喜欢张锋嘛,让他拿奖让他拿奖!颜宁也可以!嗯…我再想想,嗯,我觉得吴秀波也可以…诶你们干嘛干嘛我就是随便说说~






每个人心里都可以有他的诺奖排名,包括你。下面是小编呕(ao)心(le)沥(yi)血(xiu)为您整理的本次诺奖入围的热门领域和科学家组合,请过目!


然后,文末诺奖榜单竞猜等你御批有奖哦~还有那个啥~ 可以直接戳文末~

小伙伴手痒先预测了一下,在开始正文之前先晒给你看看




Group 1

Nuclear hormone receptors (核受体)



这些蛋白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们在调控关键性生理功能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Ronald M. Evans US(罗纳德·M·埃文斯 美国)



罗纳德·埃文斯是一位美国教授,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生物学家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核激素信号和代谢的功能。1989年,埃文斯入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他被授予March of Dimes发育生物学奖,2004年获得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



>>>>

Pierre Chambon France (皮埃尔·尚邦 法国)



皮埃尔·尚邦是法国斯特拉斯堡的遗传、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的创始人。他利用基因的克隆和测序技术的第一次破译真核生物基因的结构和它们的监管模式。他的主要科学贡献,包括RNA聚合酶II、转录控制元件的识别、核激素受体的克隆和解剖,揭示了它们的结构和它们如何促进人的生理运作。



>>>>

Robert Roeder US (罗伯特·罗德 美国)



罗伯特·罗德是美国生物学家。他被称为真核转录的先驱。他于2000年获盖尔德纳国际奖,2003年获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 2014年入选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成为诺贝尔奖的热门人选。



>>>>

Bert W. O'Malley



Bert W. O'Malley,MD是贝勒医学院分子与细胞生物学专家汤姆汤普森杰出服务教授。他是匹兹堡本地人,拥有匹兹堡大学(A&S 1959年)的学士学位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1963年)。他在杜克大学完成了他的驻地,在国立卫生研究所工作了四年,随后四年担任梵文教授,范德比尔特大学生殖生物学中心主任。然后他转到贝勒担任教授,分子与细胞生物学主席。


O'Malley博士的工作一直是类固醇激素和核受体的主要作用。已发表论文600余篇,拥有基因调控,分子内分泌学和类固醇受体和转录共激活因子等22项专利。他对类固醇受体共激活因子的分子机制的工作与遗传和生殖疾病,代谢紊乱和糖尿病,特别是癌症有很大的相关性。他被认为是“分子内分泌学之父”,在这一领域的科学成果获得了60多个奖项。

他于2008年9月29日被美国总统布什授予国家科学奖。



>>>>

James Edwin Darnell



James Edwin Darnell Jr.(生于1930年9月9日 - 密西西比州哥伦布市)是美国生物学家,对RNA加工和细胞因子信号作出了重大贡献,是细胞生物学教科书“ 分子细胞生物学”的作者。2004年,他被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外国成员。发现真核生物RNA加工过程,确定胞外蛋白(细胞因子)如何刺激核基因表达。


1999年迪克森,1999年癌症研究所William B. Coley奖,2002年国家科学勋章,2002年阿尔伯特·拉斯克特别成就奖,2010 年基础研究希望基金奖,2012年奥尔巴尼医学中心奖。



>>>>
Jr. Robert Tjian(罗伯特·蒂安 国籍:美国;祖籍:浙江绍兴;中文名:钱泽南)



亚裔美国生物化学家,以其真核生物转录工作而闻名。他目前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授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的研究员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

1978年,发现可以调节哺乳动物细胞基因表达的第一种蛋白质SV40大T抗原。他表明,以前已被证明在简单生物体中调控基因表达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的“活化剂”蛋白也存在于高等生物体中。他和他的同事们进一步发现了几种基因调控蛋白



Group 2

Epigenetics (表观遗传学)


 

生命科学热门领域之一,每年贡献海量的论文,花费大量的基金,两位以色列科学家和一位美国科学家组合起来或许是最好的人选。



>>>>

Howard Cedar Israel (霍华德·锡达 以色列)



霍华德·锡达是在美国出生的以色列分子生物学家、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遗传学家和名誉教授。锡达的主要工作是研究DNA甲基化在基因调控中的作用。



>>>
Aharon Razin Israel (阿哈龙·拉津 以色列)



以色列生物化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曾任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教授。拉津的主要工作是DNA甲基化在基因调控中的作用。拉津1962年获生物化学硕士学位,1967年在雅各布马杰指导下于希伯来大学获博士学位。他曾为罗伯特·辛色默做博士后研究员。1982年成为希伯来大学教授。 2003年退休。



>>>>

C. David Allis US (查尔斯·戴维·阿利斯 美国)



Allis以破坏染色质基本重复单元的调节机制而闻名。Allis不是第一个识别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活性的人(Cano,A.&Pestana,A. Purif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a 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 from Artemia salina,highly efficient with H1 histone.Eur.J.Biochem.97,65-72( 1979)),但他引起了对染色质功能的重新兴趣。组蛋白乙酰化以及其他修饰(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可能构成“组蛋白代码”或“表观遗传密码”。虽然DNA代码负责RNA和蛋白质的序列,组蛋白规则最终可能对遗传信息的表观遗传调控负责。Allis通过组蛋白乙酰转移酶的转录辅助因子发现靶向组蛋白乙酰化和基因特异性转录激活之间的关键环节。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他将组蛋白磷酸化事件与有丝分裂和丝裂原作用联系起来,建立了组蛋白磷酸化和乙酰化事件之间的协同作用,并阐述了组蛋白代码假说(及其扩展),这是最引人注目的表观遗传学理论之一。


最近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其中组蛋白突变(“oncohistones”)代表一种新的和以前未被认识的机制,通过抑制广泛的组蛋白甲基转移酶来改变多种病理学中的表观遗传状态。反过来,oncohistone突变通过重新编程细胞表观基因组和转录组发挥其致癌作用,从而破坏细胞特异性分化所需的高度协调的表观遗传程序。这项研究对人类生物学和人类疾病(特别是癌症)的影响是深远的,并且继续以显着的速度发展。



>>>>

Adrian P. Bird(阿德里安·彼得·伯德 英国)



英国遗传学家、爱丁堡大学教授。他被认为是表观遗传学科学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伯德为理解DNA甲基化在基因调控中的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证明了非甲基化CpG岛的存在,并揭示其重要性。他阐明了脱酰胺化的CpG二核苷酸在基因组中发展的作用。



>>>>

Michael Grunstein(迈克尔·格伦斯坦 美国)



美国生物化学家。格伦斯坦在麦吉尔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博士学位。他在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做了博士后研究。1975年成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员。 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后不久,格伦斯坦成为酵母组蛋白遗传分析的先驱者,率先解释了组织蛋白是活细胞基因活动的调节者。



>>>>

Stuart Schreiber(斯图亚特·L·施莱伯 美国)



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及哈佛名下的博大研究所。他引领化学生物学长达20余年。他的名字常在生物学和医学的小分子探针应用领域出现。小分子携带有大量动态信息流,会与大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流协同合作。



Group 3

Micro-RNA



每年贡献大量论文,已经不能用重要来形容这一成果,而应该是非常重要了。06年错失诺奖,是时候重新奖励这一重要发现了。



>>>>

Victor R. Ambros US (维克托·安布罗斯 美国)



发现microRNA:1993年,Ambros及其同事Rosalind Lee和Rhonda Feinbaum在Cell [2]杂志上报道说,他们在生物线虫中发现了单链非蛋白质编码的调控RNA分子。以前的研究,包括通过安布罗斯和霍维茨工作,[3] [4]已经发现,已知为基因的lin-4是用于正常幼虫发育重要线虫,线虫经常研究作为模式生物。具体来说,lin-4负责在蠕虫幼虫发育过程中蛋白质LIN-14的进一步镇压。lin-4缺陷突变体蠕虫功能持续高水平的LIN-14和显示发育时间缺陷。然而,LIN-14的控制机制仍然未知。


安布罗斯及其同事发现,lin-4意外地没有编码调节蛋白。相反,它引起了一些小的RNA分子,长度为22和61个核苷酸,Ambros称为lin-4S(短)和lin-4L(长)。序列分析表明,lin-4S是lin-4L的一部分:lin-4L被预测形成一个茎 - 环结构,其中一个臂(5'臂)中包含lin-4S。此外,Ambros与Gary Ruvkun(Harvard)一起发现,lin-4S与编码LIN-14蛋白的信使RNA的3'非翻译区的几个序列部分互补。[5] Ambros及其同事假设lin-4可以通过lin-4S与这些序列的结合来调节LIN-14lin-14转录物的一种反义RNA机制。

在2000年,另一种线虫小RNA调节分子let-7由Ruvkun实验室[6]表征,发现在包括脊椎动物在内的许多物种中是保守的。[7]这些发现证实,Ambros实际上已经发现了一类具有保守功能的小RNA。这些分子现在被称为微小RNA。安布罗斯于2007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他于2011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

Gary B. Ruvkun US (加里·鲁夫昆 美国)



发现了由Victor Ambros发现的第一个microRNA(miRNA)的lin-4通过不完全的碱基配对来调节目标信使RNA的翻译的机制,并发现了第二个miRNA,let-7,并且它在整个动物系统发育中保持,包括在人类中。这些miRNA发现以前所未有的小尺寸显示了RNA调控的新世界,以及该调节的机制。Ruvkun还发现胰岛素样信号传导在老化和代谢调节中的许多特征。



Group 4

Circadian rhythms (昼夜节律)  



纯理论,阐述了一个最为基本的生命科学现象的分子机制,这是非常容易受诺奖青睐的研究成果。




>>>>

Jeffrey C. Hall US (杰弗里·霍尔 美国)



美国遗传学家。于1971年获得西雅图华盛顿大学遗传学博士学位,于1974年成为布兰代斯大学教员。于2013年获得邵逸夫生命科学及医学奖。1984年他和迈克尔·罗斯巴什的研究小组克隆了果蝇的周期基因,这个基因能够调节果蝇的生物钟。



>>>>

Michael Rosbash US (迈克尔·罗斯巴什 美国)



美国遗传学家。罗斯巴什是布兰代斯大学教授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1984年他和杰弗里·霍尔的研究小组克隆了果蝇的周期基因,1990年提出了生物钟的转录翻译负反馈回路的概念。 1998年,在果蝇中,他们发现了周期基因、时钟基因。 2003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Michael W. Young US (迈克尔·扬 美国)



美国遗传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75年获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博士学位,1978年起任洛克菲勒大学教员,后成为该校副校长。2013年获得邵逸夫生命科学及医学奖。1984年他的团队克隆出果蝇的周期基因,这个基因能够调节果蝇的生物钟。



Group 5

Statin (他汀类药物)



远藤章今年3月刚得加拿大“小诺贝尔奖”,08年和屠呦呦一样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按照诺贝尔的遗嘱,他汀类化合物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这是因为有史以来,它们已成为最为畅销的药物。它可能也是一个好的机会作出一下改变而将诺贝尔奖既2015年以来再次授予药物发现。




>>>>

Akira Endo Japan (远藤章 日本)



日本生物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东京农工大学特别荣誉教授、东北大学特任教授、早稻田大学特命教授。文化功劳者。 远藤教授曾获得日本第一个华伦·阿波特奖、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也是首位名列全美发明家殿堂的日本人。2017年荣获盖尔德纳国际奖。




ABOUT

黑马组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未折叠蛋白反应


>>>>

Peter Walter(彼得·瓦尔特 )



生在柏林,德裔美国生物化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自1983年以来,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任教授,自1997年以来为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成员。 他的研究包括运输蛋白质的折叠和调节形成的细胞器和细胞膜的融合,他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德国利奥波第那科学院院士。



>>>>

Kazutoshi Mori



日本生物学家,专长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现任京都大学教授。紫绶褒章表彰。 森教授曾获得2009年盖尔德纳国际奖、2014年邵逸夫奖与拉斯克基础医学奖、2015年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

 

Optogenetics (光遗传学)



>>>>

Gero Miesenböck(格罗·米森伯克)



奥地利神经科学家,牛津大学韦恩弗利特生理学教授、神经回路和行为学中心主任,莫德林学院研究员。他从因斯布鲁克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并在詹姆斯·罗思曼指导下进行博士后研究。来牛津之前,他曾在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和耶鲁大学任职。 米森伯克开创了现在被称为光遗传学的领域。



>>>>

Georg Nagel



Nagel是通道视紫红质的发现者,这是一系列光激活的离子通道。这一发现为科学研究神经网络和光遗传学新领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进一步希望应用的成功在于通过深层脑刺激恢复失明的视力和治疗帕金森病和其他神经疾病。在这种情况下,Nagel特别关注该方法在植物中的应用。



>>>>

Karl Deisseroth



美国神经学家、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教授。Deisseroth的实验室,包括研究生Edward Boyden和Feng Zhang发表了第一次使用微生物视蛋白基因实现神经元的光遗传控制的实验,精确到以毫秒的精度可靠地控制动作电位。 Deisseroth在2006年将这个领域命名为“光遗传学”,随后进行光遗传技术开发工作,这项技术在多个领域获得了应用,包括精神病学和神经学。2010年,“自然方法”杂志评选“光年遗传学”。2013年,Deisseroth发表了一篇名为“CLARITY”的新技术文章,通过这项技术使哺乳动物脑组织透明化并能进行,可以进行分子探针实验。

 

Cancer immunotherapy (癌症免疫治疗)



>>>>

James P. Allison(詹姆斯·艾利森)



对T细胞发育和激活机制进行了阐明,肿瘤免疫治疗新策略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被认为是第一个分离T细胞抗原受体复合蛋白的人。发现CTLA-4作为抑制T细胞反应的抑制性分子。1996年,艾利森率先显示抗体阻断T细胞抑制性分子(称为CTLA-4))可能导致增强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和肿瘤排斥。阻断T细胞抑制途径作为释放抗肿瘤免疫应答和引发临床益处的方法为靶向T细胞抑制途径的其他药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药物已被标记为“免疫检查点治疗” 。[5]这项工作最终导致ipilimumab(Yervoy™)的临床开发,该药物于2011年被FDA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



>>>>

Tasuku Honjo(本庶佑)



日本免疫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日本学士院会员。现任京都大学高等研究院特别教授。文化勋章表彰。文化功劳者。亚洲百大科学家。 本庶教授因PD-1、活化诱导胞苷脱氨酶的有关研究举世闻名,曾获得首届唐奖生技医药奖、京都奖以及华伦·阿波特奖等重要荣誉。 维基百科

 

Molecular motors (分子马达)



>>>>

Michael Sheetz(迈克尔·希茨)



哥伦比亚大学的细胞生物学家。他是力学生物学和生物力学的先驱者之一。1968年在阿尔比恩学院获学士学位,1972年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1990 - 2000年任杜克大学细胞生物学教授。1990年起任哥伦比亚大学纪念小威廉·R·凯南细胞生物学教授。



>>>>

James Spudich(詹姆斯·斯普迪赫)



克罗地亚血统的美国生物化学家、斯坦福大学生物化学和心血管疾病教授。2012年与迈克尔·希茨和罗纳德·韦尔同获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他是美国文理科学院和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



>>>>

Ronald Vale(罗纳德·韦尔)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细胞与分子药理学教授。特别对驱动蛋白和动力蛋白分子马达研究。他在2012年与迈克尔·希茨和詹姆斯·斯普迪赫同获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他是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的院士和国家科学院的成员。自1995年以来,他一直是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CRISPR/Cas系统

Cas9是第一个发现的核酸酶,其次是Cpf1,其在新泽西弗朗西斯菌的CRISPR/Cpf1系统中被发现。其他这样的系统被认为存在。由于其对DNA干扰(DNAi)的特性(参见RNAi),目前被积极地应用于遗传工程中,作为基因体剪辑工具,与锌指核酸酶(ZFN)及类转录活化因子核酸酶(TALEN)同样利用非同源性末端接合(NHEJ)的机制,于基因体中产生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股断裂以利剪辑。二型CRISPR/Cas并经由遗传工程的改造应用于哺乳类细胞及斑马鱼的基因体剪辑。其设计简单以及操作容易的特性为最大的优点。未来将可应用在各种不同的模式生物当中。




>>>>

石野良纯



日本分子化学家,药学博士,专长分子生物学、遗传基因工程学、蛋白质工程学 、极限环境微生物学。现任九州大学大学院研究科・农学研究院教授。


石野教授于1987年首先发现CRISPR系统。



>>>>

张锋



生于中国石家庄市,美国籍神经生物学家,现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2016年盖尔德纳国际奖得主。2004年,在哈佛大学取得化学及物理学士。2009年,在斯坦福大学取得化学及生物工程博士。


2013年,他的实验室发展出CRISPR/Cas系统,可以用来编辑DNA,敲除指定的基因。


2014年,被《自然》杂志评选为2013年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之一。



>>>>

Emmanuelle Charpentier(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



生于法国的奥尔日河畔于维西。她是法国微生物学家,遗传学家,和生物化学家。


2002年,她在维也纳开办了自己的实验室,之后与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Jörg Vogel合作研究。2009年6月赴瑞典于默奥微生物研究中心继续研究,8月她的小组以实验探明了CRISPR系统的机制。2011年之后与杜德纳合作发展CRISPR技术。





 

做科研的人,多少都有理想。而诺奖,一定是科研人最瑰丽的梦想之一。


选择你心中最应该获奖的科学大神,投上你满含深情的一票


分享你心里最渴望得奖的关注领域,让我们给你个小小惊喜


慢慢征途、科研不易,我们并肩作伴,希望能给到你一丝鼓励!


上海生工易科学主办,测序中国募格学术联合主办,多家合作单位协办支持的“诺奖”谁将问鼎——2017诺贝尔奖有奖预测系列活动开始啦!还有缤纷好礼等你来拿!更有惊喜等你发现!

 




活动参与方式


(1)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

(2)扫码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