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水果酱酱_ ... ·  昨天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财阿星 ... ·  昨天  
央视财经  ·  降息!近五年来首次!这一央行宣布→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七大城市争夺 谁是下一个国家中心城市?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3-19 22:47

正文

来源 米筐投资(mikuangtouzi); 作者 老船长


中国政界一年一度的两会大幕终于落下,期间热议话题不少。其中,争夺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言频频刷屏。


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建议:“ 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填补京津冀与长三角之间尚无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空白,构筑形成新的战略支点。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长蓝绍敏建议:“恳请国家在相关规划、政策和顶层设计方面给予南京支持, 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支持南京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进而在长三角区域形成全球城市(上海)+国家中心城市(南京)的世界级城市群格局。”



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市市长孟凡利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建议,进一步 明确青岛的国家中心城市地位 ,在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辽宁海帝升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宪建议,国家相关部门 支持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而这些建议,早在各地的地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有提及。除了济南、青岛、沈阳、南京之外,杭州、厦门、长沙也加入其中,国家中心城市的竞争越发激烈。


1

国家中心城市的由来


国家中心城市概念,最早出现在2005年。 当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10年)》过程中,首次提出了这个概念。


中规院提出这一概念的初衷,是在城镇体系的最高位置设立国家中心城市,让它们在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中心和枢纽作用,并在上述规划中把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确定为首批国家中心城市。


但这一提法并没有引起高层和地市的关注,4个中心城市也没有获批。


直到2010年,中规院编制的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中,再次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并在北上津广的基础上,增加了重庆。 随后,住建部公布这份规划,5大国家中心城市由此而来。


随着中国城镇化不断深入,城市之间的经济实力差距不断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愈发突出。2015年12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曾表示,“中国要解决北京这样特大城市存在的城市病,需要再有10个类似北京这样的中心城市才行。”


关于国家中心城市数量的传言,高层一直没有明确的表态。但在批复行动上,却在加速。


2016年4月、12月,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发改委上报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在这两份文件中, 提出支持成都、武汉和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2018年2月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其中提出“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宣布 西安正式成为全国第9个国家中心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武汉、郑州和西安的批复,都是在区域性的城市群规划中,而不是像此前的5个城市,被官方直接划入国家级规划中。


但不管最终是10个还是12个,入选国家中心城市的难度都在增加。这也是多个城市急于加入的原因之一。


2

七大城市,谁更胜一筹?


要想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一定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是最基本的门槛。而如今争夺下一个国家中心城市的7个城市,谁又在数据上更胜一筹?



先看 人口规模 ,除了厦门城市太小,人口只有400万之外,其他6个城市的人口都在800以上,杭州和青岛在900万以上,差距并不算不大。


这两年的抢人大战,对于这些二线城市来说,成果显著。尤其是杭州和南京,新增人口规模都不小,照此速度,杭州今年人口或许能突破千万。


而从 经济规模 上看,7个城市中有4个GDP突破万亿,在全国也排在TOP17。其中,杭州依然占据优势,7个城市中唯一在1.3万亿水平的。其次是南京、青岛和长沙,而济南合并莱芜之后,突破万亿规模也会马上到来。


经济增速 来看,南京和长沙都超过了8%,高于全国水平。其次是厦门的7.7%、青岛和济南的7.4%(若计算合并莱芜后的增速,则是9.4%)。而杭州基本与全国水平持平,沈阳虽只有5.4%,但较前几年的低增速,已有所反弹。


财政收入 看,与GDP排名基本一致。杭州依旧领跑,只是长沙反超到第二位,超过了南京和青岛,沈阳则排在济南和厦门后面,掉了队。


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 看,杭州、南京都超过了3万亿,杭州更是接近4万亿,从这点能看出包邮区经济的厚度。而长沙、沈阳和济南反超青岛,都超过了1.7万亿。青岛沉淀资金的能力,与经济规模有点不相符。


上市公司数量 看,杭州>南京>长沙>厦门>青岛>济南>沈阳。


总结来看, 杭州、南京整体的优势十分明显 ,无论是经济规模、财政收入、资金总量,还是上市公司数量,都处于领先地位。长沙整体优于青岛,沈阳看起来最不乐观。


3

谁是下一个?


一座城市一旦被确认为国家中心城市,意味着国家对该城市的认可,一些重大改革创新举、政策红利、资金倾斜都会优先被考虑,城市在一些重大项目比如机场扩容、高铁枢纽、地铁建设等方面的审批会更容易,在吸收集聚金融机构、资金、人才等各方面资源也会更容易。这也是各个城市挤破头竞争的原因。


但在国家层面看来, 一座城市能否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关键是能担负国家发展战略中的职能、能否带动周边区域协调发展。 经济数据是基本面,在设置国中城市时,区域格局是更重要的因素。


从这一点看, 沈阳被选中的概率最大。


在目前的9个国中城市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